要工资有诉讼时效,如果此时员工已经和公司解除劳动关系,那么需要在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如果没有解除劳动关系,那么申请期限没有限制。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争议处理中的期间计算作出了规定,具体内容是:
1、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仲裁委员会指定的期间。
2、期间以日、月、年计算。
3、期间开始之日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法定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天为期间届满的日期。法定节假日是指1949年政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的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
4、期间不包括在途中时间。仲裁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一、索要工资需要准备哪些证据
1、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
2、关于劳动仲裁委员会对起诉方裁决书送达日期的证明;
3、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其他关于雇佣关系的证明;
4、工作起止日期的证明;
5、出工人员名单;
6、出工人员劳动天数及应得工资额的证明;
7、拖欠劳动报酬具体数额的证据;
8、其他证据。
二、无故拖欠工资的后果是什么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1、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3、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4、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可以看出,无故拖欠职工工资,资方要支付拖欠工资、补偿金(25%拖欠工资额),必要时还要支付赔偿金(但要以造成实际损害为前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