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欢庆”两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诗中所表达的喜庆、欢乐。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预案:
一、导入:
1、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日,我们的祖国妈妈也有生日,你们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是那一天吗?十月一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十一就成了祖国妈妈的生日。(观看视频——开国大典)
2、回忆这庄严的场面,真是叫人激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欢庆国庆的小诗,板书课题:欢庆 (读准“庆”的后鼻音)
3、就让我们带着满怀激动的心情大声的齐读课题:欢庆
4、老师田字格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十月一日,举国上下,都以不同的方式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课文里都有谁在庆祝呢?赶紧读读小诗吧!
2、请出小诗中的生字, “献、帜、洁、奏、曲、亿”(先看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
指出本诗中的多音字:乐 :欢乐乐曲 曲:弯曲 乐曲
3、生字都认识了,那读对小诗一定很容易吧,再次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想想:这首小诗共有几句话?每一句都在讲什么呢?
4、学生反馈:
第一句主要写出了欢庆国庆时,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第二句主要写全国人民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
a、这一幅欢庆图,共画了几处地方?你能把它划一划吗?你最喜欢哪一幅图?请读一读
b、交流,学生说一行,课件展示,看美丽的图片并及时点评学生的朗读
预设:◆听了他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田野里满是丰收的景象!
◆你听见大海会对我们高唱一首什么歌曲?(《生日快乐》《国歌》《爱我中华》…)
◆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旗帜是什么?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你听到小鸽子说什么呢?它在说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5、同学们都爱祖国,看谁能和老师一样,把自己对祖国的爱通过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6、小朋友们读得都很棒,只要我们用心去读,去体会,做到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就一 定可以读得更好。
7、新中国成立以后,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万丈高楼平地起,天空亮起五彩的礼花、2008年,中国最大的喜事就是第29届奥运会举办成功了,你们自豪吗,骄傲吗?我们真心地祝愿祖国妈妈越来越美丽,越来越文明、越来越成功,那我们带着这种自豪骄傲的语气来读最后一句。十三亿孩子指的是什么?(全国人民)指导朗读:突出“十三亿”
三、指导背诵课文
是啊,十月一日,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无论田野枫林还是蓝天大海,都异常的美丽、全国各族人民更是沉浸在欢乐和喜悦当中。这么美的诗句,如果能把它积累下来就更好了!用你喜欢的方式快速的记一记,看看谁背得最有感情。 (生自由背诵——抽生背)
四、拓展训练
1、祖国妈妈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为她祝寿,看看我们周围的一切又是怎样为祖国妈妈过的生日呢?迁移写小诗
小朋友(唱起动听的歌)(画出美丽的天安门)
奥运冠军(捧出金灿灿的奖杯)
妈妈(绣出雄壮的万里长城)
山野(画出美丽的图画)
高粱(举起火红的火把)
柿子(挂起红红的灯笼)
2、歌曲结束课文
让我们一起再次聆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童声合唱《歌唱祖国》。
教学反思: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一幅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领略课文所描写的画面,感悟诗中所表达的那份喜庆,我想对于二年级学生,相对来说有点难。那怎么办?我的做法一:“构建开放的课堂”,它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之一。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社会,来自大自然的活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本课我实现了两个 “开放”:向课内开放,在课堂上引进 1949年开国典礼的视频,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了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利用cai课件展现了诗歌中出现的自然景象图片,诸如此类,大大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向课外开放,十月一日,我们身边所有的人和物都在祝福着祖国妈妈,课文中写了田野,写到了枫林,写到了蓝天,写到了大海,那我们还看到了什么呢?通过我的提示,小朋友们( );奥运冠军( );妈妈( );山野( );一句句的展现,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观察能力,更让孩子们感受了人或物对祖国妈妈的那一份诚挚的爱,同时促进了学生对课文诗歌的语言感受和内化。我的另一做法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学习第一句诗时,我让学生先来想像喜庆的画面,最喜欢哪一幅画面?再美美地读读这一句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的图片和诗句来理解诗歌内容,得到情感的升华。譬如:在学习“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一句时,通过画面展示出丰收的景象,正如我们学习的“金秋十月,果实累累”;再如“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一句时,让学生看那火红火红的枫树,这让他们又回忆起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让学生明白了这“火红的旗帜”指的就是“火红的枫叶”,这火红的颜色给祖国妈妈的生日增添了喜庆色彩。
本诗的朗读教学重在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朗读,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有朗读的兴趣,产生朗读的激情呢?在教学时,除了让孩子们看生动的影音资料外,学生的示范朗读,竞赛诵读都吸引着学生。但因这节课是上午第四节课,上课时间只有35分钟,所以,朗读时间还远远不够,指导还欠到位。希望自己以后能改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