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生命历程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必修 分子与细胞》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中的第一节“细胞增殖”中的一个实验。把本实验安排在“细胞”内容之前,目的在于先让学生通过探究,知道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明白了细胞的必要性,再来学习细胞,体现知识的系统性。本课时内容还与后续模块中微生物的代谢、细胞进化有着紧密联系。
2.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①重点: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依据:这是本实验要探究的主题,通过探究得出“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理。)
②难点:利用模型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理解细胞越小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物质交换的原理。(依据:由于客观条件的,只能进行模拟实验,要借助逻辑推理和想象、迁移才能得出合乎事实规律的认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细胞通过产生新细胞”“受精卵通过细胞和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等知识,也具有相应的化学知识,知道本实验中naoh与酚酞的显色原理。
2.能力基础
学生在本模块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进行过其他的探究活动,对探究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在操作技能上也有一定的基础。
3.心理基础
①有的学生比较喜欢动手操作,但不愿意深入思考;②有的学生习惯于老师说什么就记什么,缺乏探究精神;③学生普遍习惯于对直观事物的观察和描述,现用模型来代替细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运用联想迁移进行思考,存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以及细胞大小与物质进出的关系;②理解细胞越小表面积越大、越有有利于物质交换;③概述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能力目标
学会用数据、表格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
四、教法、学法
教法
1.情景唤起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和经验出发,将感性直观的认识上升为理论知识。
2.问题探究法:以问题(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每一阶段的学习都以问题引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体现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学法
联想迁移法:运用联想把模拟实验结果迁移至真实的细胞。
直观图表法:用数学的方法分析和处理数据,并以坐标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化繁为简,帮助理解、方便记忆。
例证归纳法:运用事例表征来学习,从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理解细胞增殖的必然性。
合作探究法:开展分组探实验活动,提高学习技能。
五、教学过程
操作程序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引出探究主题
1.用ppt演示:①大象与老鼠的外型图片;②不同物种的细胞图片。
2.设疑:①请推测大象与老鼠体内的细胞大小差异如何?②生物体的长大,是靠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靠细胞体积的增大?
3.设问: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
1.观察
2.讨论后回答:不同动(植)物个体体积大小有差异,但构成它们的细胞的大小并无明显差异,且都很小,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既要靠细胞生长增大体积,主要还是靠细胞增加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