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简析我国河流健康现状及维护对策

来源:榕意旅游网
第11卷2011年第11期11月中国水运ChinaWaterTransportVol.11

NovemberNo.11

2011

简析我国河流健康现状及维护对策

陈家悦,章

(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0098)

要:国内近年来逐渐从河流健康视角关注河流生态系统,在河流健康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学、河流可持续管理

等方面展开了一定的工作。本文首先谈了对河流健康的一点认识,接着分析了我国河流目前整体的健康状况,最后提出了一些河流健康管理的建议。关键词:河流健康;认识;现状;建议中图分类号:X52一、对河流健康的认识

河流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从自然的角度看,河流随自然环境变迁而经历的产生、发育、衰老和消亡过程以及丰枯变化、河道变迁、周期性的洪水泛滥都是其生命活动不同的表现形式,都是健康的。但是,考虑到河流的社会性,

许多又是不健康的,比如周期性的洪水泛滥等,而且对于“社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1)11-0150-02掠夺式开发是主要原因。

3.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河道淤积

据有关部门调查,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km2,其中水蚀面积165万m3,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t,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泥沙淤积在水库、湖泊和中下游河道

[4]

。河道淤积、水流不畅、河势不稳,是河道缺乏生命活力的具

会河流”来说,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不同的人类要求使得其健康标准也难以统一。综合分析河流这两方面的属性,以及现在绝大多数河流已受到人类不同程度的干预而考虑水工程对河流的调控,健康的河流应该是:①产流条件良好,水量丰沛;②河流动力充足,有足够的落差和适宜的河道比降;③径流分布均衡,年际变化小,年内季节变化均匀(包括通过水库调节径流作用);④水质符合要求;⑤生态系统良好,具有与当地自然条件及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的植被、湿地、水生生物和河口生态系统[1]。总的来说,河流健康的研究已经从早期以鱼类或水生生物为主的单因子评价方法发展到综合考虑河流动力、河流形态、河流水文、河流水环境、河流生态系统、河流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

二、我国河流健康状况概述

结合我国现状来看,从河流健康的内涵与普遍的评价方面来看,我国大部分河流处于不健康或严重不健康状态。

1.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

根据《2003年全国水资源质量公报》,在评价的河长134593km中,Ⅰ类水占5.7%,Ⅱ类水占30.7%,Ⅲ类水占26.2%,Ⅳ类水占10.9%,Ⅴ类水占5.8%,劣Ⅴ类水占20.7%。江河水体污染主要是有机污染,主要超标项目是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挥发酚等。工农业及生活废水污染是河流健康的最大威胁[2]。

2.水量问题

最近几十年,河流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了河流年径流量持续下降[3]。北方许多中小河流已变成了“季节河”、“时令河”,有的甚至常年无水。河流水源枯竭和频繁发生断流,是河流生命力衰败的征兆,是比洪涝灾害频发更严重的不健康态。在这一方面,虽有气候变化的原因,但人类对河流的

收稿日期:2011-08-25

体表现。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滥伐森林、破坏植被和大量开垦坡耕地,以及工程建设中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

4.洪涝灾害严重

中国的降水受季风气候控制,年降变化大,年内分布极其不均,由此造成河川径流量的年降和年内分布不均,一般6~9月径流量可占全年60%~80%。山区集水面积大,坡度陡,径流汇集迅速,而河流下游水势平缓,且河床淤积严重,泄流能力十分有限,因而经常造成大面积的洪涝灾害。在我国受洪水威胁的总面积超过80万km2[1]。

5.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在我国,许多河流的水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湖泊、湿地萎缩甚至干涸,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在内陆地区,由于降雨稀少,天然植被由于干旱和河道断流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而大面积衰败、死亡,生物物种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三、关于加强河流健康管理的建议

河流健康管理的原则是协调好河流的生态环境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之间的矛盾,以协调促发展,从而维持河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尽管目前对于河流健康的内涵及其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国内河流健康研究无论在概念、内涵还是方法体系上均处于起步阶段[6]。因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

1.进一步加强河流健康理论的基础研究

目前河流健康概念仍较为模糊、理解仍不全面。这不仅限制了河流健康评价及其方法体系的发展,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方法在河流管理等实际应用领域的发展。同时,关于水质参数、水文特征、形态结构等生境因子与生物群落结构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河流健康表征因子对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响应的反馈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在评价方法方面,目前尚未能建

作者简介:陈家悦(1989-)女,河南平顶山人,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为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旭(1989-)男,安徽蚌埠人,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为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第11期陈家悦等:简析我国河流健康现状及维护对策151

立针对不同尺度、功能定位、城市化影响下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在这些方面,需要国际间加强交流,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河流健康理论体系,建立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评价体系,并将河流健康理论更好地引入河流管理中[6]。

2.从维持河流健康的角度全面审视水工程

规划时应以科学发展观和治水新思路为指导,以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全面审视水工程规划建设及运行调度对河流健康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尽力减小反面的影响;对已建工程,要尽快改变有害于河流健康的运行调度方式。对于水库可以采用生态调度模式,可减小和消除水库对下游和库区水环境的不利影响[5]。对于为改善生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更要持慎重态度[2]。

3.秉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治污是我国当前维护河流健康工作的一个重点。进一步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措施,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在治理策略方面,强化末端治理同时加强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提倡清洁生产和探索循环经济的实践。

4.大力防治水土流失

加强水土保持,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水土保持意识,统筹规划,严格实施,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防治,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还要健全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加强领导,严格管理,并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开发与保护并举,合理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4]。

5.合理开发利用河流资源,并恢复行洪空间

强调维护河流的健康结构和生态环境功能的健康。对水资源利用应统一调度,不过度引水、耗水。从而使河流资源在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还能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状态[5]。应尽量停止农业发展和城市化对河滩地的开发,(上接第149页)

(1)对施工对象和关键施工工序必需及时跟踪和监控,保证安全生产在施工中尤为重要的是对关键施工对象和关键施工工序应作为安全管理重点,关键施工对象(包括高危部位)如高空部位施工、导流洞引水洞衬砌封堵施工、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土石方爆破开挖施工等,关键施工工序如大体积浇筑、钢筋焊接加工、大型构件吊装运输、脚手架工程等,对以上部位实施安全检查制度及专人安全盯岗制度,真正做到制度落实、检查落实、责任落实,保证施工安全。

(2)严格标准化管理,实行全方位安全生产管理坚持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全方位按标准化和规范化施工是安全生产最强有力的保证,项目施工中应确保规范施工人员施工地点明确、施工对象明确、工作要求明确、安全注意内容明确,杜绝了因情况不清、职责不明、盲目施工导致的安全隐患,保证了“三全”安全系数控制的要求。

(3)作业现场抓安全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现场是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最终发生的地点,必须严格把握作业现场的安全作业,安全施工。一是建立和健全各类现场作业管理制度,如责任制、抽查制、安全交底、防火及安全用电制;机具和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

度、安全纪律等,设专职安全检查员监督实施,发现任何安

返还河流应有的空间。疏浚和整治中下游河道,提高安全泄洪能力,同时提高重点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标准。通过这些措施来维持河势稳定,保障防洪安全。

6.将维持河流健康变成一种全民行动,并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河流健康影响因素的广泛性使得仅仅依靠管理部门的努力很难奏效,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进行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长效管理,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先进理念,使人们自觉合理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共同创建节水型社会。

四、结语

河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维护河流健康,就是维护可持续发展的根基。针对我国河流的健康状况,应分别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损害,修复生态破坏,并在此基础上长期维护。

参考文献

[1]王浩.中国水资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275-277,286.

[2]董哲仁.维护河流健康与流域一体化管理[J].中国水利,

2006(11):22-25.

[3]杨朝晖,鲍卫锋,杨琳.对河流健康的认识与思考[J].北京

水务,2006(6):37-39.

[4]薛选世.水土保持与河流健康探讨[C].节能环保和谐发

展—中国科协年会文集(三),2007.

[5]杨文慧.河流健康的理论构架和诊断体系的研究[D].南

京:河海大学,2007.

[6]吴阿娜.河流健康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D].上海:华

东师范大学,2008.

全事故隐患和苗头以及违章操作,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严肃查处。二是严格各类人员无证上岗,严禁非专业人员从事专业工种,严禁非电气人员安装维修电器电路,严禁闲杂人员进入高空悬垂、危险作业场地和易燃易爆品堆场,避免发生各类意外伤害。三是各工序交替、工种更换、作业面交付等环节,应包括安全交接;特别要交代安全隐患的关键部位,防止因情况不明或情况陌生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四是赶工作业特别容易发生事故,深夜班作业及连班作业极度易引起因施工人员的疲倦、深夜瞌睡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一般应尽量予以避免,注意劳逸结合。五是水利工程往往工程规模较大,施工作业点广,易爆易燃材料使用量多,容易发生火灾,所以要做好主患措施,做到有备无患。六是每天完工后各施工作业班组认真清理现场,并经安全检查人员验收,方可离场,防止留下各类安全隐患。

四、结束语

鉴于水利工程施工的特殊性,点多面广,人员分散,管理难度大,薄弱环节多,所以各施工单位定要以人为本,按照国家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制订适合本单位、本工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全体员工能时时刻刻树立“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

的水利工程建设的纳入正规的受理轨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