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国30年经济方面的成就

建国30年经济方面的成就

来源:榕意旅游网


建国30年经济方面的成就

一、国民经济总量的大幅度增长

国民经济生产总量的价值指标,依核算方法的不同可以有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等。其中,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本国国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国土为界来确定的全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在1.社会总产值的大幅度增长。我国过去国民经济统计一直沿用以国民经济平衡为目的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即MPS。按照MPS的核算方法,社会总产值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五大部门所生产的产品价值。其中商业部门虽然属于流通领域,但由于包括有创造价值的仓储、运输等环节,实际又很难计算其价值,所以为便于统计,把商业部门的收入都纳入社会总产值之中。在这一含义下,以人民币计算(下同),我国从1949年到1978年的社会总产值从557亿元增加到6846亿元,即29年间增长11.29倍,年均增长9%。若以可比价格计算,社会总产值的指数以1952年为100,到1978年则为725.8,即由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26年之间,增长了6.26倍,年均增长7.3%。其中1958~1962年的“二五”时期,前两年是,后三年是困难时期,生产一度下滑,以致年均负增长0.4%,除此之外,其余各个时期每年平均都保持了很高的增长速度。在1953~1957年开始大规模经济建没的“一五”时期,年均增长11.3%;1963~1965年在克服严重困难之后的恢复时期,年均增长15.5%,达到了最快的速度;在“”前期,即1966-1970年的“三五”时期,年均增长9.3%;“”后期即1971-1975年的“四五”时期,也达到了年均增长7.3%的水平。在社会总产值快速增长中,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尤为迅速。工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466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56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82倍,年均增长9.5%。

2.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幅度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国民经济

核算体系即SNA核算方法中的重要指标。我国改革开放后,为便于进行国际比较也使用这一指标,对过去的GDP则从国民生产净值中推算出来。根据张风波主编的《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与》一书推算的结果,我国的GDPl952年为680.9亿元,到1978年增加为3488.6亿元,增长4.12倍,年均增长6.5%。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在我国是史无前例的,而且在世界上也十分罕见,远远超出了战后世界GDP每年平均增长的速度。

二、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

前,我国工业非常落后,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机器制造业,连一个螺丝钉也要从外国进口。建国后,经过30年的努力,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这种成就的取得,主要应归功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带基础上,全国工业建设获得了快速发展。1952—1980年,工业投资累计达395519亿元,工业新增固定资产达到2734.5亿元,年均新增94.29亿元。随着工业建设的发展,工业生产也得到迅速发展。1952年工业生产总值为343.3亿元,1980年增至49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在28年间增长17.9倍,年均增长11%。从各个时期的工业生产总指数来看,以1952年为100,到1957年为228.6,年均增长18%;到1965年为452.6,年均增长12.3%;到1978年为1598.6,年均增长11.2%。

三、农业生产的巨大成就

农业生产的发展是通过土改和互助合作运动,不断调整改善农业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来推动的。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的领导与推动下,全国农民经过3年在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的基础上,趁热打铁,随即走上了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道路。到1957年,全国已有97.5%的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其中有高级农业合作社75万个,入社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