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369627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4.21
(21)申请号 201920759750.5(22)申请日 2019.05.24
(73)专利权人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056300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上洛阳
村北(72)发明人 李美强 郭森林 李瑞 张忠良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
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代理人 张建(51)Int.Cl.
E04F 10/04(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自动伸缩顶棚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伸缩顶棚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顶棚两侧的第二导轨和设置于第二导轨上前后移动的夹紧轮装置,夹紧轮装置在左、右两侧的第二导轨上均设置多个且每个位于左侧第二导轨上的夹紧轮装置和与之对应的右侧第二导轨上的夹紧轮装置之间均设置有钢丝绳,钢丝绳上可拆卸的安装有展开后覆盖整个顶棚的帆布且帆布能够随着钢丝绳的移动而展开和折叠,设置于顶棚前侧的钢丝绳与驱动机构相连且驱动机构带动钢丝绳前后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自动伸缩,节省空间,操作简单。CN 210369627 UCN 210369627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自动伸缩顶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于顶棚两侧的第二导轨(3)和设置于第二导轨(3)上前后移动的夹紧轮装置,夹紧轮装置在左、右两侧的第二导轨(3)上均设置多个且每个位于左侧第二导轨(3)上的夹紧轮装置和与之对应的右侧第二导轨(3)上的夹紧轮装置之间均设置有钢丝绳(1),钢丝绳(1)上可拆卸的安装有展开后覆盖整个顶棚的帆布且帆布能够随着钢丝绳(1)的移动而展开和折叠,设置于顶棚前侧的钢丝绳(1)连接有驱动机构(5)且驱动机构带动钢丝绳(1)前后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伸缩顶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3)设置有上凹槽和下凹槽且横截面为H型,所述夹紧轮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二导轨(3)上、下凹槽内通过支撑架(6)支撑防止脱离第二轨道(3)的从动轮(4),每个凹槽内的从动轮(4)均设置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伸缩顶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6)包括分别铰接于上、下凹槽内的两个从动轮(4)中心孔处的两个支撑轴和连接上、下支撑轴一端的支撑杆,支撑杆外侧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钢丝绳(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伸缩顶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6)包括分别铰接于上、下凹槽内的两个从动轮(4)中心孔处的两个支撑轴和连接上、下支撑轴两端的设置在第二导轨(3)两侧的两个支撑杆,其中一个支撑杆外侧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钢丝绳(1),另一个支撑杆内侧铰接有能够沿第二导轨(3)侧面滚动的辅助轮(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伸缩顶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轮(7)设置为两个且辅助轮(7)通过支架铰接在支撑杆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伸缩顶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高度为从动轮的直径与第二导轨(3)上、下凹槽之间的厚度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伸缩顶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两侧的第二导轨(3)内侧紧邻第二导轨(3)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2),所述驱动机构(5)设置两套且分别沿第一导轨(2)前后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伸缩顶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套驱动机构(5)均由一个遥控器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伸缩顶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2)的横截面设置为工字型,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设置于第一导轨(2)两侧凹槽内且沿第一导轨前后移动的主动轮(8),主动轮(8)远离第一导轨(2)的一侧设置有与主动轮(8)同步转动的从动齿轮(9),从动齿轮(9)的下方设置有与从动齿轮(9)相啮合的主动齿轮(10),主动齿轮(10)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11)相连,电动机(11)固定设置于支座(12)上,所述主动轮(8)和从动齿轮(9)均设置有两个且通过转动轴铰接于支座(12)上,所述主动齿轮(10)设置为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伸缩顶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帆布通过环扣可拆卸的安装在钢丝绳(1)上。
2
CN 210369627 U
说 明 书一种自动伸缩顶棚装置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伸缩顶棚装置,用于空间有限、必须有顶棚且顶棚需伸缩的场地。
背景技术
[0002]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场合需要用到顶棚,在生活中,需要增加顶棚防晒防雨,或者在生产环保中,需要增加顶棚进行封闭防止扬尘,但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空间有限,固定顶棚或者一般的移动顶棚占用空间太大,无法使用,因此,亟需一种既节省空间,又方便操作的伸缩顶棚来满足实际生产和生活。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伸缩顶棚装置,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自动伸缩实现需要时打开顶棚、不需要时折叠顶棚来节省空间,同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一种自动伸缩顶棚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顶棚两侧的第二导轨和设置于第二导轨上前后移动的夹紧轮装置,夹紧轮装置在左、右两侧的第二导轨上均设置多个且每个位于左侧第二导轨上的夹紧轮装置和与之对应的右侧第二导轨上的夹紧轮装置之间均设置有钢丝绳,钢丝绳上可拆卸的安装有展开后覆盖整个顶棚的帆布且帆布能够随着钢丝绳的移动而展开和折叠,设置于顶棚前侧的钢丝绳连接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带动钢丝绳前后移动。
[000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导轨设置有上凹槽和下凹槽且横截面为H型,所述夹紧轮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二导轨上、下凹槽内通过支撑架支撑防止脱离第二轨道的从动轮,每个凹槽内的从动轮均设置有两个。[000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分别铰接于上、下凹槽内的两个从动轮中心孔处的两个支撑轴和连接上、下支撑轴一端的支撑杆,支撑杆外侧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钢丝绳。
[000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分别铰接于上、下凹槽内的两个从动轮中心孔处的两个支撑轴和连接上、下支撑轴两端的设置在第二导轨两侧的两个支撑杆,其中一个支撑杆外侧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钢丝绳,另一个支撑杆内侧铰接有能够沿第二导轨侧面滚动的辅助轮。
[000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辅助轮设置为两个且辅助轮通过支架铰接在支撑杆内侧。
[00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杆的高度为从动轮的直径与第二导轨上、下凹槽之间的厚度之和。
[00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左、右两侧的第二导轨内侧紧邻第
3
CN 210369627 U
说 明 书
2/3页
二导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两套且分别沿第一导轨前后移动。[00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两套驱动机构均由一个遥控器控制。
[00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导轨的横截面设置为工字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导轨两侧凹槽内且沿第一导轨前后移动的主动轮,主动轮远离第一导轨的一侧设置有与主动轮同步转动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下方设置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相连,电动机固定设置于支座上,所述主动轮和从动齿轮均设置有两个且通过转动轴铰接于支座上,所述主动齿轮设置为一个。[00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帆布通过环扣可拆卸的安装在钢丝绳上。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001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顶棚前侧的钢丝绳上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能够在第一导轨上前后移动同时带动钢丝绳移动,帆布可拆卸的安装在钢丝绳上,继而带动帆布折叠和打开实现需要时打开顶棚、不需要时折叠顶棚的自动伸缩功能,能够节省空间,同时帆布的可拆卸安装使得帆布破损后能够很方便的拆卸和更换。
[0017]夹紧轮装置的从动轮通过支撑架的铰接使得从动轮能够沿着上下凹槽滚动,使得钢丝绳的前后移动更顺滑、阻力小;支撑架包括铰接于从动轮中心处的支撑轴和连接支撑轴的支撑杆,支撑架可以呈“工”字型也可以呈“口”字型,支撑杆的高度为从动轮的直径与第二导轨上、下凹槽之间厚度的加和,使得从动轮铰接于第二导轨的上、下凹槽处沿第二导轨前后移动,不会脱离第二导轨;同时铰接于支撑杆内侧的辅助轮能够沿第二导轨的侧面前后移动,能够防止支撑架在钢丝绳的拉力作用下偏移磨损支撑架和第二导轨。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夹紧轮装置一种结构示意图;[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紧轮装置另一种结构示意图;[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0022]其中,1、钢丝绳,2、第一导轨,3、第二导轨,4、从动轮,5、驱动机构,6、支撑架,7、辅助轮,8、主动轮,9、从动齿轮,10、主动齿轮,11、电动机,12、支座。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0024]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伸缩顶棚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顶棚两侧的第二导轨3和设置于第二导轨3上前后移动的夹紧轮装置,第二导轨3设置有上凹槽和下凹槽且横截面为H型,夹紧轮装置分别在左、右两侧的第二导轨3上设置多个且左、右两侧的夹紧轮装置一一对应,每个位于左侧第二导轨3上的夹紧轮装置和与之对应的右侧第二导轨3上的夹紧轮装置之间均设置有钢丝绳1,钢丝绳1上可拆卸的安装有展开后覆盖整个顶棚的帆布且帆布能够随着钢丝绳1的移动而展开和折叠,帆布通过环扣等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钢丝绳1上。设置于顶棚前侧的钢丝绳1连接有驱动机构5且驱动机构带动钢丝绳1前后移动。左、右两侧的
4
CN 210369627 U
说 明 书
3/3页
第二导轨3内侧紧邻第二导轨3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2,所述驱动机构5设置两套且分别沿第一导轨2前后移动,两套驱动机构5均由一个遥控器控制。
[0025]驱动机构5为市面上能够买到的任意一种可以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可以为电动葫芦的动力机构。驱动机构5能够在第一导轨2上前后移动同时带动钢丝绳1移动,帆布可拆卸的安装在钢丝绳1上,继而带动帆布折叠和打开实现需要时打开顶棚、不需要时折叠顶棚的自动伸缩功能,能够节省空间,同时帆布的可拆卸安装使得帆布破损后能够很方便的拆卸和更换。[0026]实施例1:[0027]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夹紧轮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二导轨3上、下凹槽内通过支撑架6支撑的从动轮4,每个凹槽内的从动轮4均设置有两个,夹紧轮装置的从动轮4通过支撑架6的铰接使得从动轮4能够沿着上、下凹槽滚动,使得钢丝绳1的前后移动更顺滑、阻力小。支撑架6包括分别铰接于上、下凹槽内的两个从动轮4中心孔处的两个支撑轴和连接上、下支撑轴一端的支撑杆,支撑杆外侧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钢丝绳1,使得支撑架呈“工”字型。支撑杆的高度为从动轮4的直径与第二导轨上、下凹槽之间厚度的加和,使得从动轮4铰接于第二导轨3的上、下凹槽处沿第二导轨3前后移动,不会脱离第二导轨3。[0028]实施例2:[0029]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夹紧轮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二导轨3上、下凹槽内通过支撑架6支撑的从动轮4,每个凹槽内的从动轮4均设置有两个,夹紧轮装置的从动轮4通过支撑架6的铰接使得从动轮4能够沿着上、下凹槽滚动,使得钢丝绳1的前后移动更顺滑、阻力小。支撑架6包括分别铰接于上、下凹槽内的两个从动轮4中心孔处的两个支撑轴和连接上、下支撑轴两端的支撑杆,使得支撑架呈“口”字型。支撑杆的高度为从动轮4的直径与第二导轨上、下凹槽之间厚度的加和,使得从动轮4铰接于第二导轨3的上、下凹槽处沿第二导轨3前后移动,不会脱离第二导轨3。其中一个支撑杆外侧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钢丝绳1,另一个支撑杆内侧铰接有能够沿第二导轨3侧面滚动的辅助轮7,辅助轮7设置为两个且辅助轮7通过支架铰接在支撑杆内侧。铰接于支撑杆内侧的辅助轮7能够沿第二导轨3的侧面前后移动,能够防止支撑架6在钢丝绳1的拉力作用下偏移磨损支撑架6和第二导轨2。[0030]实施例3:[0031]如图4所示,第一导轨2的横截面设置为工字型,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凹槽,本实施例的驱动机构5包括设置于第一导轨2两侧凹槽内且沿第一导轨前后移动的主动轮8,主动轮8远离第一导轨2的一侧设置有与主动轮8同步转动的从动齿轮9,从动齿轮9的下方设置有与从动齿轮9相啮合的主动齿轮10,主动齿轮10设置为一个。主动齿轮10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11相连,另一端铰接于配重块上,电动机11和配重块均固定设置于支座12上,所述主动轮8和从动齿轮9均设置有两个且通过转动轴铰接于支座12上。[0032]使用方法:
[0033]当需要顶棚覆盖时,使用遥控器通过操纵两套驱动机构5沿着第一轨道2向前运动,驱动机构5与顶棚前侧的钢丝绳1连接带动钢丝绳1向前运动,钢丝绳1的两侧连接夹紧轮装置,使得钢丝绳1的运动更顺滑,帆布可拆卸的安装在钢丝绳1上,能够随着钢丝绳1的前进而展开,起到覆盖作用;当不需要顶棚覆盖时,使用遥控器通过操纵两套驱动机构5沿着第一轨道2向后运动,继而带动帆布折叠收回,节省空间。
5
CN 210369627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6
CN 210369627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7
CN 210369627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3
图4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