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为人类的需求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由低级需求开始逐级向上发展到高级需求、这种观点源于双因素理论。b
2关于工长对工人的管理,泰罗提出一种“职能工长制”。a 3控制是计划、组织、领导工作有效开展的必要保证。a
4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大卫迈可兰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b 5所谓系统是指由一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要素而构成的统一的整体。a
6现在我们已懂得,只要人们参与团体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管理就起着关键的作用。 7职能型组织结构的缺点在于这种组织形式容易出现多头领导、政出多门。 8计划的内容包括:what,where,when,who,which,how.
9现场控制指主管人员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进行制定和监督,以保证组织的各项活动按计划
进行。
10下属缺乏工作技能但有较高工作积极性,应采用说服式领导行为。 11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管理层次。
12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工时研究与标准化,差别计件工资制,职能原理和例外原理等
13基层第一线管理人员大部分时间是在对工人进行直接的监督管理。 14对决策事件未来的各种自然状态未知时的决策称为风险型决策。 15法约尔认为每个雇员只能听命于一个上司,否则无法把事情搞好。
16按决策者获得信息量的充分程度可把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17人的行为是由由动机决定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 18韦伯提出的行政组织体系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形态。
19组织中向外界发布信息的管理角色称为组织发言人。
20管理既要追求效果,也要追求效率。前者是说做正确的事情,后者是正确的去做事情。 21企业不仅应只追求经济利益,还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22梅奥通过“霍桑试验”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人们的相互关系。
23人们希望和别人交往,避免孤独,与同事和睦相处、关系融洽的欲望属于尊重需要。 24管理中人性假设理论的演进过程是:经济人、自我实现人、社会人、复杂人。
25扁平式组织结构的缺点是信息传递速度慢。
管理人员的下一步工作就是通过领导职能,激励和管理员工。26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之后,
27对于那些消极的、与组织目标偏离的行为进行惩罚,使这种行为减弱或消失,这就是“强化
理论”中的“正强化”。
28法约尔被誉为“科学管理法之父”。
29需要、性格相反的人之间,由于双方各有优缺点,彼此取长补短,满足了对方的需要,因而结成较好的人际关系。这在协调人际关系中称作需要的互补性。
30管理的基本活动对任何组织都有着普遍性,但盈利性组织比非盈利性组织更需要加强管理。 31反馈控制虽然获取信息时损失已经造成了,但由于它对员工工作绩效进行了评价,因而有利于强化和激励员工的行为。
32事实上最简单常常也是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亲自观察。
33决策本质上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而非“瞬间”的“拍板定案”。
34在整个组织规模给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之间是反比例关系。 35权变理论广泛地运用了古典理论、管理科学和系统观念来解决问题。 36马斯洛、赫兹伯格、麦格雷戈、德鲁克等都是行为学派的代表人物。 37董事会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是企业中的决策机构。
38管理者的职权有两种类型,即直线职权和参谋职权。
39在组织规模一定的前提下,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
40管理就是对一个组织所拥有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去实现组织目标。
41领导工作常用的手段是指挥、激励和沟通。
42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属于权利机构。
43管理者既不太关心工作,也不太关心关系时被称为授权式管理。
44大多数人都有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而不仅仅管理者才具备这一能力。这是X理论的主张。 45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领导研究的重点开始从领导者应当如何行为转向领导者可能具有哪些特质。
46目标管理的基本哲学可用四句话加以概括,即鼓励参与决策,注重自我控制,促进权力下放,强调成果第一。
47集权的限度是不以挫伤下属员工的积极性为限度。
48泰罗认为,管理人员不必同工人一样,服从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劳动过程。 49管理的对象是组织的全体成员。
50当被管理者的成熟度比较高而管理者又非常重视工作时,领导经常采用的领导方式是说服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