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性质。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十二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理解比例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是解比例的基础,也是利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先决条件。
教材分三步引导学生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第一步,观察书上的比例,初步发现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是相等的。第二通过学生自己写比例去计算让学生再去验证同样的规律。第三步,引导学生练习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最后,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积也是相等的。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学难点: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法:学生之前已经掌握了比例的意义,通过课前复习,在此,采取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基本流程分为四个环节:(一)复习铺垫,初步感知。(二)小组合作探究,合作验证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四)回顾总结,深化理解。 本课具体操作
(一)复习铺垫,初步感知。
1.提问:什么是比例? 2.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怎样的数才能组成比例? 4.引出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自主探究,验证规律
1.阅读41页第一自然段引出比例各部分名称并逐一板书,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师出示卡片,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4.小组合作,写出两个比例,并标出内外项。 5..比例的基本性质。
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吗?
(1) 学生以自己小组写出的比例为例,探索其中的规律。 (2) 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3) 汇报你的发现,全班交流。 (4) 举例说明,检验发现。
(5) 算算下面比例的外项积和内项积。 4.5:2.7=10:6 6:10=9:15 (6) 归纳。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4.完成41页做一做的3.4题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1.试一试。(让学生完成几个式子填空)2.智慧城堡(填一填) (四)回顾总结
(1)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
(2)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五)布置作业。 四、说板书设计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比例的项、内项、外项、比例的基本性质这几个概念,并用具体的式子进行说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