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描写纤悉周备,充满了生活的原汁原味。如文中对我们的对话描写,不避琐细,娓娓道来,细腻真切的笔法感人至深。“臭啊瑶,你富婆唷。你怎么不说香奈儿啊!”这一句简单朴实的话,表现出了文中几位主人公的关系亲近。 作者对周围环境的描写也是充满诗情:“淡淡的霞光把老房的白墙红瓦染成诡谲的橙黄。”...“阳光吻上了小秋千,如此轻柔,如此爱恋,仿佛倾尽毕生的情感”两句幽然的话语,便将美丽的环境展现于读者面前。表现出我们此刻轻松愉快的心情。 再如:“黄昏仍然在游走,一群群暮鸦驮着日色归巢。朱红的瓦片闪烁着的细碎的阳光,像被揉皱了的红缎。”...“冬天的夜总是来得特别快。余辉斜照,黄昏之中偶有微妙的暗紫色渐渐从天际中渲染开来。”这句则体现了我们对于这样放松的下午即将结束的不舍之情。 全文行文连贯,情感鲜明,似信手拈来却又娓娓动听,别有风味。书信表达情感的方式,让人轻松融入其中,在“看信”的过程中,容易就品出了我对陈小诺的深厚友情。文章辞藻华美,令人赏心悦目。
从情感的角度来看: 文中第三段,”柔和阳光、古厝、阴影、地板、庭院、榕树、蓝天、秋千“......这些景象构成了一幅午后温暖闲适却又略带伤感的情景,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从文中5--9这几段中可以略微看出几位女生在性格方面的一些特点:晓玲,气质优雅,处事淡定;瑶瑶,性格慵懒如猫,有宅女的倾向;“我”,外冷内热,经常表面风轻云淡,实则内心汹涌澎湃;小舍,做事有分寸,考虑周到,但有点不够冷静耐心,这从“小舍条件反射似的放下手里的小叉子,抗议道”中可以看出。(但个人认为,文中对小舍的描写体现不出她的睿智)
如果仅看到第十段,我们似乎不能理解,为什么“我”此刻心头感到一阵寒冷?但联系下文就不难发现这其中的缘由。在“我”心中,友情是容不得半点市侩来玷污的。我们几个好朋友之间的友谊,在岁月的风雨中,不知不觉带上了成人世界中的我们所不愿有的铜臭庸俗、拜金主义。在整个买礼物的讨论过程中,更多的好朋友想到的是要买“体面的”、“上得了台面的”、有升值空间的礼物,却忘了最重要的是祝福的心意。于是,“我“才会有“溺水的我在挣扎,拼尽全力地争执,却发现浑身无力”“寒气以排山倒海之势从我的脚趾头蹿了上来”“只能不由自主把双手捂着咖啡杯上,贪婪地紧拥着这星点儿的温存”等等这些心寒的感觉。文章以一种娓娓道来的语气,却诉说着“我”内心强烈的伤感之情,二者在感情色彩上的对比更加凸显了这种成长、功利社会所带来的失落之情。
在物质欲横流的经济社会下,外界的诱惑常常会使我们的感情变味,失去最初的纯真。文章通过描写陈小诺的朋友们讨论买礼物的过程,表达了“我”对这种变味了的友谊的失望
痛心之情,对利益至上的社会常态的批判,以及对唯美纯真友谊的渴望之情。
在《送礼》这封书信中,文章开头以书信的基本格式开头,表达对朋友的问候。以“我很不好”这样一句简短的话语展开下文对切身“送礼”经历的叙述。
在书信内容的第二段,作者略有侧重的简单概括了“送礼”整件事的起因和结果,交代与朋友发生了“分歧”。下文开始就“送礼”一事展开了叙述。文章从“‘啪’的一声,方糖掉入咖啡里”开始进入“送礼”这整件事情的高潮。也开始由“我”的心理和周遭环境所给“我”的感觉给读者以带入感。从我的“无语”“吃惊”“慌神”等等,来表现“我”对于大家给好友送礼的观念的失望,感觉大家越长大越无法抵挡社会世故、圆滑、现实的洪流,都在不知不觉中被其吞没,与之为伍。
后文写到“我“不知所措,以去厕所为由结束了”送礼”这个讨论的过程。其后,“我”回想起自己十五岁生日那天,陈小诺带给自己的珍贵回忆。用当时场景的描写,很细致的反映出陈小诺的细心和体贴,用最朴实无华、浪漫的方式为自己庆生,营造出那种只属于过去青春年少时的单纯与美好的氛围。
在文章倒数第三段,作者直接表达出对陈小诺的想念和喜欢,使整篇文章没有脱离书信的基本格式。下一段又以议论作为书信内容主旨的总结,表达了对很多曾青春年少的人失去原有的生活价值关的失落,也更深刻的表达对朋友的想念和祝愿。
《送礼》采取了书信的形式,以第一人称对第二人称叙述的口吻将送即将结婚的室友的结婚礼物这件事加以自己的想法进行叙述,在众多作品,作品形式比较有创意。并且,这样的叙述形式有利于作者直接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感,情感流露能够较为自然。而第二人称的运用容易将读者代入到“陈小诺”这一倾听对象中,和读者能够产生交流。
通读全篇,我们看到文章中不乏一些欧美式的华丽语句,也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字的驾驭功力。午后柔和的阳光,烙印着历史痕迹的闽南古厝,淡淡的霞光,优雅喝着下午茶的友人,这便是作者在文章之初呈现给我们的画面,文艺的笔调,小资的氛围,脑海里就像出现里电脑里的场景。继续看下去,文中的现在,是对要送朋友结婚礼物的讨论,文中提到的过去,是作者对自己曾收到的礼物,那种单纯的怀念,两者是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是入世与涉世未深的对比,最后是作者深深的感慨。
较之后面的内容与文章的主旨,文章开篇那大段对喝下午茶这一事件过于华丽的描写倒有喧宾夺主之感。而文中为了突显现在的朋友送礼讲究名牌,体面而点出的一系列类似于周大福,迪奥,香奈儿之类的大牌虽然使文中的事件更为真实,但在整体语言风格中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同时,尽管作者在环境描写上尽显其文学功底,但在人物描写上以对话为主,语言生活化,所提到的店铺等又过于具体,于整篇文章来看虽然增加了可信度,却也破坏了文章的些许美感。
当下社会,送礼讲究名牌,体面而不是心意的现象的确很常见。作者以这样的一个方式来讲述自己的观点,有别于普通的记叙文,议论文,还是值得称赞的,有可取之处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