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师生交流沟通制度

来源:榕意旅游网


师生交流沟通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架起教师与大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促使学生在个人修养、学业发展上步入良性状态,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健全专业指导教师制度。

即给每班配备一位专业教师,与辅导员互相配合、互为补充,配合辅导员进行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上的指导。

二、各班指导教师的具体要求

1.关注联系班级的学风建设情况,通过课堂教学了解班级的学风状况,面向全班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解答学生关于专业学习方面的困惑与疑难问题,特别是考研、就业面向等。

2.指导联系班级学生学习状况,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巩固专业思想,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规划大学生活,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抓两头、带中间”,做好重点学生的专业学习方面的相关工作。

3.与本班辅导员经常性交流沟通,通报情况,互相配合,强化学生专业意识,提升学生专业能力;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业工作等,及时发现学业不良学生并进行预警,消除不稳定因素。

2

4.指导学生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活动,如指导班刊编写,参与学生专业性活动、专业技能竞赛、学术性活动等,担任指导教师。

5.及时向党支部反映所联系学生的思想学习状况,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6.关心经济困难的学生及学习困难的学生,加强与他们的沟通,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给予生活上的补助。同时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三、指导教师联系学生的方式与方法

1. 主动联系学生。各班指导教师应向学生告知自己的联系方式,通过手机、QQ、微信等方式积极联系学生,与学生进行互动。

2.主动了解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积极了解所带班级学生整体状况与个体状况,定期组织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等,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做好会议记录。

四、联系教师考核

1.指导教师的考核纳入本系教师学年度考核范畴。

2.考核内容以指导教师履行职责的情况为准,考核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3.考核步骤:指导教师进行工作总结;系考核工作组在综合学生、教工评议意见基础上,由系党总支提出考核意见,确定考核等级。并将考核结果报教务处,进入教师业务档案。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