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瘙痒症辨证论治

来源:榕意旅游网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一.风寒血虚证

【辩治要点】口淡不渴,因受寒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浮。

【治则选方】疏散风寒,补血养血。桂枝汤与四物汤合方。

【处方用药】桂枝10g 炙甘草6g 生姜9g 大枣9g 当归10g 熟地黄10g 白芍10g 川芎10g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配伍技巧】若风寒甚者,加荆芥、防风以疏散风寒;若血虚甚者,加大当归、熟地黄用量以滋补阴血;若头晕目眩者,加枸杞子、桂枝以通阳益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风热阴虚证

【辩治要点】口干咽燥,因受热加重,舌红少苔,脉浮细或数。

【治则选方】疏散风热,滋补阴津。桑菊饮与百合地黄汤合方。

【处方用药】百合14g 生地黄80ml 桑叶15g 菊花6g 桔梗12g 杏仁9g 连翘10g 芦根12g 生甘草6g 薄荷5g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配伍技巧】若皮肤瘙痒者,加大桑叶菊花用量以疏风止痒;若皮肤干燥者,加玄参、麦冬以滋阴润燥;若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养心安神;若大便干结者,加麻仁、郁李仁以润肠通便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1 / 4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三.风热肝郁证

【辩治要点】口苦,因情绪异常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治则选方】疏散风热,疏肝解郁。银翘散与四逆散合方。

【处方用药】柴胡12g 芍药12g 枳实12g 炙甘草12g双花30g 连翘30g 竹叶12g 荆芥12g 薄荷18g 牛蒡子18g 淡豆豉15g 甘草15g 桔梗18g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配伍技巧】若胸闷者,加薤白、青皮以行气解郁;若口苦者,加栀子、黄连以清热降逆;若瘙痒者,加牛蒡子、薄荷以疏风止痒;若黄疸者,加茵陈、栀子以清热利湿退黄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四.肝胆湿热证

【辩治要点】口苦口腻,舌质红,苔黄腻,脉沉弦。

【治则选方】清利肝胆,疏风止痒。栀子柏皮汤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方。

【处方用药】麻黄6g 连翘6g 赤小豆24g 杏7g仁 生姜6g 生梓白皮24g栀子15g 黄柏6g 炙甘草12g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配伍技巧】若湿甚者,加车前子、滑石以清热利湿;若热甚者,加大连翘、黄柏用

2 / 4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量以清热泻火;若胸闷者,加柴胡、枳实以行气降逆;若瘙痒者,加苦参、黄芩以清热燥湿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五.阳虚血虚证

【辩治要点】因受凉加重,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治则选方】温补阳气,养血补血。桂枝人参汤与四物汤合方。

【处方用药】人参9g 炙甘草9g 白术9g 干姜9g 桂枝12g当归10g 熟地黄10g 白芍10g 川芎10g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配伍技巧】若阳虚甚者,加巴戟天、锁阳以温补阳气;若血虚甚者,加大当归、熟地黄用量以滋补阴血;若气虚者,加人参黄芪以健脾益气;若瘙痒者,加荆芥、防风、薄荷以辛散止痒。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六.卫气虚弱证

【辩治要点】口淡不渴、遇风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治则选方】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桂枝加黄芪汤与玉屏风散合方。

【处方用药】桂枝9g 白芍9g 炙甘草9g 生姜9g 大枣12枚 黄芪15g 白术30g 防风15g

3 / 4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配伍技巧】若卫虚甚者,加人参、山药以健脾益气;若汗多者,加大黄芪用量,再加牡蛎以益气敛阴止汗;若腰酸者,加杜仲、桑寄生以强健筋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七.热毒蕴结证

【辩治要点】口渴、身热、舌质红、苔黄、脉数。

【治则选方】清热解毒,透散止痒。茵陈蒿汤与升麻葛根汤合方。

【处方用药】升麻10g 葛根15g 白芍10g 甘草15g茵陈18g 大黄6g 栀子15g

【配伍技巧】若热甚者,加金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若口苦者,加黄连、苦参以清热燥湿;若大便干结者,加大大黄用量,再加芒硝以泻热通便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