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第一组第1课 总计2课时 主备人:投放日期 2020年8月25日 一次备课 1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正确分辩: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教学重点: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难点: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具准备: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 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书:小蝌蚪 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板书:青蛙 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 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板书:找 齐读课题: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 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 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了乌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 (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故事。 随机板书:找鲤鱼乌龟变并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 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 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 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后,认读二类字。 灰黑色迎上去阿姨头顶披着鼓着 3、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板书:长出后退长出前腿尾巴变短 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那蝌蚪是什么样?学习第一段 帯动作表演读,突出小蝌蚪的特点,增加趣味性,加深对蝌蚪外形的认识。 2、青蛙什么样?学习第四段: 采用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认识。如
1
二次备课
—— 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阐述自己的特征) 3、跳课中操《小青蛙找家》 4、指导写“披”字 5、采用分角色朗读、帯头饰表演等形式分别学习二、三、五段。 (1)用情景模拟和看课件演练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词的意思;并板书:迎追游ww绿w色.ls中p小j学y教.c育o网m (2)指导朗读不同的语气:小蝌蚪的焦急和欣喜鲤鱼妈妈的温和乌龟的慢吞吞青蛙的慈祥和疼爱 (3)引导质疑:为什么把乌龟当成它们的妈妈呢?(因为乌龟也有个大嘴巴)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认错,是因为鲤鱼妈妈没有把青蛙的全部特征描写清楚,才造成这样的误会。以后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一定要描写全面和具体,把特征说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对,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 五、板书总结,回顾全文: 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课堂练习: 小蝌蚪先长出(),过了几天,又长出(),再过几天,()变短了,渐渐的,()已经不见了,变成了()。 六、资料汇报,知识拓展。 1、青蛙:两栖动物,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皮肤光滑,颜色因环境而不同,通常为绿色,有灰斑。趾间有薄膜相连,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幼体叫蝌蚪,主要吃田间的害虫,对农业有益。又称田鸡。 2、青蛙的本领可大啦!一天可以吃七十多只害虫,一年可以消灭一万五千多只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小朋友可要爱护关心它。 3、青蛙的家族可大啦。有成员三千多种。有绿衣青蛙,生活在水中,兄弟有很多,他们有的是穿红衣服,有的穿黑衣服,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树上…… 3、青蛙是人类的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农民伯伯亲切地称之为“护谷神”。为了让这位朋友生活得更舒适、安全些,我们作为他的朋友,应该用心去爱护关心他。同学们,你们能为他做点什么吗?(环保教育) 4、师总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青蛙。 5、填空后总结:老师明白了,原来啊,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是自己的身体都在发生变化。
2
活动4【练习】巩固练习,理解内容 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2.读最后一段。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3
第一组第2课 总计2课时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0年8月25日 一次备课 第2课 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冲、池、浮、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3.初步感受科学童话,作者写作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通过对比朗读,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其他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游戏开课,激趣入文 (一)聊天引出谜语。说说猜谜的方法。总结:要看完整个谜面。如果看到一半猜到答案,可以从下文去寻找证据,不急着说。 谜语一、我是一朵小白花,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无花叶,朵朵都从天上来 谜语二、我是一颗小硬球,握在手里冷飕飕,有大有小从天降,动物庄稼都害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一)出示整篇课文,迁移猜谜的方法。 1.今天学习的《我是什么》也是一则谜语,只不过它的谜面比较长。看到这么长谜面不用害怕,刚才我们是逐行猜,现在我们可以逐段猜测。 2.逐段出示课文,让学生逐步排除错误答案,最终得出“水”这个答案。 三、针对不足,精讲多练 (一)创设情境,快乐学习 1.我们已经猜出谜语了,水宝宝出现了。现在的水宝宝还在池子里,它很想去小溪里散步(出现小溪的画面),你们能帮帮它吗? 2.出示水宝宝接到的难题卡: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3.激发学生接受挑战的信心。 (二)词语练习: 1.老师检查预习的时候发现,同学们读词语的时候是唱读,谁能像老师一样领着大家把整个词连起来读? 老师示范一个词语“池子” 学生领读“池子、小溪、江河、海洋” 2.出示: 温和灌溉田地发动机器 暴躁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检查学生能否整个词连起来读。 3.联系上下文理解“温和”、“暴躁” 教师引述:水宝宝脾气温和的时候,它会……水宝宝脾气暴躁的时候,
4
二次备课
它会……
因为水宝宝会帮人们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所以人们说它脾气很……因为水宝宝会淹没庄稼、冲毁房屋,所以人们说它脾气很……
(三)句子练习:
1.出示长句子,学生齐读。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2.观察句子,水有什么变化?(从安静到喧闹从小到大) 3.教师出示形象的句子
师:孩子们,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水宝宝慢慢变大,速度慢慢变快?
4.学生自己试读、个别展示读、全班齐读。 我
在池子里睡觉, 在小溪里散步, 在江河里奔跑,
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四)段落练习
1.出示第四自然段,请学生朗读。
2.指出不足:能读通顺,但是没有读出水性格的对比。 3.出示改变后的第四段 有时候我很温和, 有时候我很暴躁。
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 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 让我
光做好事, 不做坏事。
4.说说发现(温和和暴躁一一对应起来写,字数一一对应,很有节奏感)
5.学生读温和的部分,教师读暴躁的部分。
6.教师小结:朗读的时候,如果能把事物的变化,把事物完全不同的特点,用声音表现出来,你就是出色的朗读家啦! 四、整体感知形态变化
(一)继续营造如童话般的学习环境:
1.通过同学们的努力,现在水宝宝已经从池子里跳到小溪里了,这都是小朋友的功劳啊!掌声表扬一下自己吧!
2.还愿意送水宝宝去江河吗?(出示:江河的图片) 3.出示水宝宝接到的“一级难题卡”要求: 读读一、二自然段,圈一圈水变成了哪些事物?
4.小结:小朋友真厉害,用这两种句式清楚地告诉大家水变成了
5
什么。 5.看看水宝宝有没有变化。(动画出示水宝宝从小溪进入江河的画面) 五、简单学习一二两段 (一)营造氛围 1.水宝宝即将到达大海啦,孩子们我们一起帮助水宝宝解决最后的困难好吗? 2.出示水宝宝接到的“超级难题卡”要求:水是怎么变成云的? 云碰到冷风会变成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段 六、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一)出示“冲、池、浮、黑”四个字 (二)发现水宝宝在不同的偏旁里。 (三)出示教师事先拍下的学生练习的字 1.今天老师发现每一个同学都把“冲”字写得很好,老师就不教了。 2.比较学生写的“黑”字和范字。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横斜了。教师指导“四点底”写的时候的注意点“一左加三右两大包两小” 3.比较学生写的“浮”字和范字。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弯钩倾斜了。 4.比较学生写的“池”字和范字。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竖弯钩不够圆润。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体指导。 师:如果能够把老师今天指出来的三个地方写好,就得优秀。如果还能观察到其他细节,老师会打两个优秀。 教学反思: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6
第一组第 3课 总计2课时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0年8月25日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会写4个生字,认识多音字“为、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请你边听边想,想想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妈妈送孩子出去旅行,用“——”标出。 按提示回答:(1)课文中讲了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植物。 (2)课文中讲了三种植物,有______、______和 ______。 2、自由读课文 三、随文检查生字: 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wéi)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旅 lǚ 组词:旅行 2、出示:蒲、降、娃、纷 (认读出示拼音) 蒲:图片、组词蒲公英。 降落伞:图片组词。 娃:音节、组词。 纷:音节、组词。 出示句子: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四、小小书法家,书写要规范。 1、今天老师要教大家4个生字,是哪四个字呢? 2、指名读,组词。
7
五、总结: 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等着大家去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课后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蓝天、白云,去了解更多了不起的植物妈妈。 六、课后检测: 完成小状元p5:1、4、6 板书设计: 3、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苍耳 豌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解释指定词语,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出示字词卡片,读准字音 蒲公英 旅行 娃娃 纷纷 苍耳 山洼 炸开 蹦跳 观察 降落伞 就得 知识 乘着 带刺 铠甲 豌豆 不信 豆荚 已经 如果 准备 好办法 啪的一声 四海为家 许许多多 2、导入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1节。 2、学习课文第2节。 (1)自由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 (2)学生质疑,全班讨论释疑。 蒲公英的种子是怎样的?为什么离开妈妈? 3、学习课文第3节。 4、运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4节。 (1)自学后做填空练习。 8
豌豆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让孩子( ),豆荚炸开,孩子( )离开妈妈。 (2)提问板书:豌豆种子传播需哪两个条件?板书(豆荚、太阳晒)。 (3)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2、3、4节内容。 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种子传播的方法,知道种子传播一要利用自身的条件、二要利用自然界的条件,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 6、背诵课文。(1)指导背诵的方法。 (2)择段背诵。 (3)同桌比背。 7.学习第5节。 三、总结: 学了《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大家有什么新的收获?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等着大家去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课后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蓝天、白云,去了解更多了不起的植物妈妈。 四、课后检测:完成小状元P5:2、3、7 板书设计: 3、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风 苍耳──动物 豌豆──太阳 教学反思: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9
第一组口语交际 总计2课时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0年8月25日 一次备课 口语交际一:有趣的动物 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你们知道吗?动物王国,那可是一个充满奥秘,有趣的王国。比如:鹦鹉会说话;萤火虫会发光;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今天,让我们走进动物世界,去了解、探究、发现动物们那些绝技和有趣的地方。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有趣的动物。 思维爆破 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绝技和有趣的地方。 交际魔方 模仿一: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发现动物的特点。 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动物(实物、视频),发现动物的某特殊本领与奥秘,以及有趣的地方。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再说说它有趣的地方。 二、说说动物的外形+有趣的地方。 三、观察、发现、小组讨论,说说动物外形+有趣的地方。 有趣的猫 大家好!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我觉得猫最有趣啦! 传说猫还是()的师傅呢!你知道吗?猫的胡须可以(),猫的瞳孔(),猫的脚掌下面还有(),走起路来(),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抓老鼠。哈哈!黑猫警长够神吧!有趣吗? 资料袋袋库:奇趣动物王国 世界动物之最 最大的动物:蓝鲸。(最大的亚种南蓝鲸雌性的平均长26米,重达120吨,其中最大的个体长33.58米,重239吨。) 最大的陆上动物:非洲象(平均重达8吨) 最高的陆上动物:长颈鹿(平均高5米) 现在最原始的哺乳卵生动物:鸭嘴兽 皮毛最保暖的动物:北极熊 现在陆地最大的食肉动物:北极熊 现在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西伯利亚虎 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美洲拟狮(又名残暴狮) 嘴巴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河马 最聪明的动物:海豚(人除外,海豚的脑子甚至比人还大) 最大的鸟纲类动物:鸵鸟(平均高2.5米,最重可达155千克) 体积最大的飞鸟:柯利鸟(体长1米多,体重约18千克,生活在非洲东南部) 翅膀最长的鸟类:信天翁(翅展2~3米) 最早的鸟:孔子鸟、辽宁鸟(距今2~3亿年前,两者属同一时代,皆比始祖鸟早上几千万年。) 二次备课 10
嘴巴最大的鸟:巨嘴鸟(嘴长24厘米,宽9厘米) 形体最小的鸟:蜂鸟 飞得最高的鸟:天鹅(最高能达17000米) 最耐寒的鸟:企鹅 产蛋最大的鸟:鸵鸟(宽8公分,重量可达1.5公斤。蛋壳纵径长约15~16厘米,横径长约11~13厘米) 教学反思:
11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第一组语文园地一 主备人: 投放日期2020年8月25日
一次备课 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开火车”。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迎上去 穿衣裳 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 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4、句子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12
二次备课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来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第三课时 一、我爱阅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二、 读一读。 三、小组内赛一赛:看谁能最先读下来。 教学反思:
13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第一组快乐读书吧 主备人: 投放日期2020年8月25日
一次备课 快乐读书吧 一、快乐读书吧。 1、读读材料。 2、给孩子一本书,让孩子找找书名和作者。 3、小组同学交流读书的好处。 4、小组同学交流书从哪里来。 5、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二、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14
二次备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