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试题库
第一章试题
一、填空题。
1.公差主要分为尺寸公差、 公差、 公差和 公差。 2.互换性可分为 和 两大类。
3. 加工误差主要分为尺寸误差、 误差、 误差和 误差。 4. 技术测量对象主要是指: 、 、 和 。 二、名词解释。 1.加工误差 2.公差
3.技术测量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差的定义和分类。
2.什么是互换性?遵循互换性原则生产有什么优点?
3.互换性怎样分类?各有什么特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二章试题
一、填空题。
0.0251.孔Φ450.010的基本尺寸为 ,上偏差为 ,下偏差
为 ,公差值为 。
2.根据孔和轴公差带相对位置的不同,配合可分为 、 和 三大类。
3.孔的实际尺寸用符号 表示,轴的基本尺寸用符号 表示。 4.装配后孔是 面,装配后轴是 面。
5.合格零件的实际尺寸必须大于等于 尺寸,且小于等于 尺寸。
6.合格零件的 偏差应控制在 偏差范围以内。 7.间隙配合中,Xmax= ,Xmin= , 间隙配合公差Tf= ,平均间隙Xa= 。 8. 标准公差数值不仅与 有关,而且也与 有关。
9.偏差和公差的正负值规定为:公差值是 值,偏差值可以
为 。
10. 标准公差等级共分 级,01级最高, 级最低。基 本偏差代号孔轴各 个。
11. 轴在 段基本偏差是下偏差,孔在 段基本偏差是上偏差。 二、选择题。
1.最大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 ( )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等于或小于
2.确定两个基本尺寸的尺寸精确程度,是根据 (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A.两尺寸的公差大小 B.两尺寸的最大极限偏差 C.两尺寸的基本偏差 D.两尺寸的公差等级
3.对偏差与公差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际偏差越大,公差越大 B.上偏差越大,公差越大 C.上下偏差越大,公差越大
D.上下偏差之差的绝对值越大,公差越大
4.公差带的大小由 确定 ( ) A.基本偏差 B.标准公差 C.上偏差 D.下偏差
5. 尺寸合格的条件是 ( ) A.实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 B.实际偏差在公差范围内
C.实际偏差处于上、下偏差之间 D.实际尺寸小于或等于基本尺寸
0.0250.0506. 某对配合的孔和轴,测得孔为Φ500,轴为Φ500.034,则孔轴的配合性
质为 ( ) A.间隙配合 B.过盈配合 C.过渡配合 D.过盈或过渡配合 7. 极限偏差和实际偏差可以为 ( ) A.正值 B. 负值 C. 零 D. 正值、负值或零 8. 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轴的尺寸之差为正值的是 ( ) A.间隙配合 B.过盈配合 C.过渡配合 D.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 9. 公差带的位置由 确定 ( ) A.标准公差 B.实际偏差 C.基本偏差
D.极限偏差
10. 公差的大小等于 ( ) A.实际尺寸减基本尺寸 B.上偏差减下偏差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C.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 D.实际偏差减极限偏差 11. 下列公差带代号错误的是 ( ) A. Φ50B7 B. Φ50js6 C. Φ50q8 D. Φ50FG7 12. Φ70C6与Φ70F7相比,前者的标准公差值 ( ) A.大 B.小 C.多 D.少
13.最大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 (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等于或小于
14.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称为 ( ) A.基本尺寸
B.实际尺寸 C.极限尺寸 D.测量尺寸
15.公差带的大小由 确定。 ( )
A.标准公差 B.下偏差
C.基本偏差
D.上偏差
16. 某配合中的最大间隙为+0.079mm,最小间隙为+0.030mm,则其配合公差为
( )
A.0.060mm B.0.049mm C.0.109mm D.0.030mm
0.0250.05017. 某对配合的孔和轴,测得孔为Φ500,轴为Φ50则孔轴的配合性质0.034,
为 ( )
A.间隙配合 B.过盈配合 C.过渡配合 D.过盈或过渡配合 18.尺寸的合格条件是 ( )
A.实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 B.实际偏差在公差范围内 C.实际偏差处于上、下偏差之间 D.公差在加工误差范围内 19. 实际偏差是 ( )
A.设计时给定的 B. 直接测量得到的 C.通过计算求得的 D. 通过测量计算求得的
20. 相互配合的孔和轴,测得la=Φ60.02mm,La=Φ60mm,则孔轴的配合性质为 (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A.间隙配合 B.过盈配合C.过渡配合D.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 21. 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上方的是 ( )
A.间隙配合 B. 过盈配合 C. 过渡配合 D. 无法确定 22.极限偏差和实际偏差可以为 ( ) A.正值 B. 负值 C. 零 D. 正值、负值或零 23. 互换性的零件应是 ( )
A.相同规格的零件 B. 不同规格的零件 C. 相同配合的零件 D. 不同配合的零件 24. 实际尺寸是 ( ) A.设计时给定的 B. 通过测量获得的 C. 装配时给定的 D. 通过计算获得的 25.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 ( ) A.上偏差 B.下偏差 C. 基本偏差 D.极限偏差 26.未注公差尺寸是 ( ) A.没有公差的尺寸
B.非配合尺寸
C.有公差的尺寸,且公差相对较小 D.有公差的尺寸,随意定 27.60B8比70G8的基本偏差 ( )
A.大
B.小
C.相同
D.无法比较
28.40M5比50M5的标准公差 ( ) A.大
B.小
C.相同
D.无法比较
29. 孔公差带有 种。 ( )
A.543
精品文档
B.544 C.116 D.105
精品文档
30. 以下属于过渡配合的是 ( )
A.K6/h5 B.G6/h5
C.N6/h5
D.R6/h5
31.基本偏差代号为j~zc的轴,其基本偏差是 ( )
A.ES
0
B.es C.EI D.ei
32. 国家标准中规定了 个标准公差等级。 ( ) A.18
B.20
C.14
D.28
33. 基本偏差代号为A~H的孔,其基本偏差是 ( )
A.ES
0
B.es C.EI D.ei
0.09634. 500.05孔与500.046轴的配合属于 配合。 ( )
A.间隙 B.过渡 C.过盈 D.不确定
35.某孔的公差为40H7,IT7=0.025mm,则它的上偏差是( )
A.+0.025mm B.0
C.-0.025mm D.不确定
36. 滚动轴承与轴的配合应采用 ( ) A.基孔制 B.基轴制 C.非基准制 D.不确定
37. 下列孔、轴配合中,选用不当的是 ( )
A.H8/e8
B.H6/g5
C.G6/h7
D.H7/k6
38.相互配合的孔和轴,测得la=Φ50mm,La=Φ50.03mm,则孔轴的配合性质为 ( )
A.间隙配合 B.过盈配合C.过渡配合D.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 39. 基本偏差为a—h的轴与基本偏差为H的孔可构成 ( )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不确定
40. 滚动轴承端盖与箱体孔形成的配合为 ( )
A.基孔制的间隙配合 B. 基孔制的过渡配合 C. 基轴制的过盈配合 D. 基轴制的过渡配合
0.0250.05041.某对配合的孔Φ500和轴Φ500.034,则孔轴的配合性质为 (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A.基孔制的间隙配合 B. 基孔制的过盈配合 C. 基轴制的过盈配合 D. 基轴制的间隙配合 42.Φ70C6与Φ70F7相比,前者的标准公差值 ( ) A.大 B.小 C.相同 D.无法比较 43.基本偏差为m的轴的公差带与基准孔H的公差带形成 ( ) A.间隙配合 B.过盈配合
C.过渡配合 D.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 44.实际偏差是 ( ) A.设计时给定的 B. 直接测量得到的 C.通过计算求得的 D. 通过测量计算求得的
45.尺寸的合格条件是 ( ) A.实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 B.实际偏差在公差范围内 C.实际偏差处于上、下偏差之间 D.公差在加工误差范围内 三、判断题。
1.要使零件具有互换性,只要使零件的实际偏差在图纸上规定的两个极限偏差之内就行了。 ( )
2.实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的零件必定合格。 ( ) 3.基本尺寸相同的零件,公差值越小,加工越困难。 ( ) 4.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 ) 5.相互配合的轴和孔,其基本尺寸必相等。 ( ) 6. 尺寸公差大小可以为正、负或零。 ( )
7.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 )
8.加工过程中零件实体材料变小,轴的尺寸由大变小。( ) 9.加工误差用来限制公差。 ( ) 10.分组装配法具有的互换性属于不完全互换性。 (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1.不论基本尺寸如何,IT2的公差总是小于IT8的公差。( ) 12.公差等级相同时,基本尺寸越大,标准公差数值越大。( ) 13.未注公差的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 )
14.在基孔制或基轴制的间隙配合中,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 )
15.最小间隙为零与最大过盈为零的配合,二者实质相同。( ) 16.某一对孔、轴结合的实际间隙为+0.003mm,则此孔、轴组成的配合一定是间隙配合。 ( )
17.45f6与45f7的下偏差是相同的,只是它们的上偏差各不相同。 ( )
18.极限偏差可以为正、负或零。 ( ) 19.因为js为完全对称偏差,故其上、下偏差相等。 ( ) 20.公差限制加工误差。 ( ) 四、名词解释。 1.实际尺寸 2.配合
3.基本偏差
4.实际偏差
五、简答题
1.简述孔和轴的定义及特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 在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中,孔、轴的公差带相互位置怎样?
3.简述公差等级的选用原则。
4. 简述基准制的选用原则。
5.简述间隙配合的特点。
6.什么是基孔制?基孔制有什么特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六、计算题。
0.0451.已知Φ500的孔与Φ500判断配合性质,计算极限间隙0.025的轴相配合,
或极限过盈,求配合公差和平均值,并画出尺寸公差带图。
2.一过盈配合,最大过盈为-0.093mm,最小过盈为-0.036mm,已知轴为
900 0.002mm,试求孔的上、下偏差,平均过盈及配合公差;并画出配合公差带图。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三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以下属于位置公差的是 ( ) A.直线度 B.圆柱度 C.线轮廓度 D.同轴度 2.公差框格第二格内容是 ( ) A.基准符号 B.公差数值 C.公差特征符号 D.无内容 3.形状公差标注时,框格有 个。 ( ) A.2
B.3
C.4
D.5
4. 孔公差带优先选用的公差带有 种。 ( ) A.12
B.11 C.13
D.10
5、为了说明形位公差框格中所标注的形位公差的其他附加要求,或为了简化标注方法,可以在框格的其他位置附加文字说明,凡用文字说明属于被测要素数量的,应写在公差框格的 ( ) A.左方
B.下方 C.右方
D.上方
6. 在位置公差标注中, 用指引箭头确定,而 用基准符号表示。
( )
A.单一要素 基准要素 B.被侧要素 基准要素 关联要素 D.提取要素 拟合要素
C.被测要素
7. 公差带的实际方向是由 决定的 ( ) A.最大条件
B.最小条件
D.不确定
C.最大条件或最小条件
8.当被测要素为螺纹的中径轴线时 ( ) A.指引线箭头与螺纹尺寸线对齐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B.在公差框格下面标注“MD” C.在公差框格下面标注“LD” D.随意标注
9.当被测要素为 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到该要素的轮廓线或轮廓线的延长线上,并应与尺寸线明显错开。 ( ) A.轴线
B.直线 C.球心
D.中心平面
10. “ ” ” 表示 ( ) A.直线度
B.圆柱度
C.平面度 D.位置度
11. 对于孔和轴,最小实体尺寸分别是指 ( ) A.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B.孔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C.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D.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12.当某孔标注为45H7 时,表明其对应要素遵守 要求。 ( )A.最
C.独立
D.包容
大实体 B.最小实体 13. 符号“ A.直线度
”表示 ( )
B.圆柱度
C.同轴度 D.位置度
14. 形位公差附加要求中,(+)含义 ( ) A.只许中间向材料内凹下 B.只许中间向材料外凸起 C.只许从左向右减小 D.只许从右向左减小
15. 下列不属于固定位置公差带的是 ( ) A.同轴度
B.对称度
C.部分位置度
D.直线度 ( )
16.径向全跳动的被测要素为 A.轴心线
B.垂直轴线的任一正截面 D.轴心线或圆
C.整个圆柱面
17.公差原则是指 (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A.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 B. 确定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原则 C.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关系 D.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
18.零件的几何误差是指被测要素相对 的变动量。 ( ) A.理想要素 B. 实际要素 C. 基准要素 D. 关联要素
19.在图样上标注形位公差要求,当形位公差前面加注时,则被测要素的公差带形状应为 ( ) A.两同心圆
B.圆形或球形
D.圆形或圆柱形
C.两同轴线圆柱面
20.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尺寸28.65mm,活动套管边缘位于固定套管 mm后面。 ( ) A.28 二、判断题。
1.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相互有关的公差要求称为相关要求。 ( ) 2.形位公差带的方向是公差带的延伸方向,它与测量方向垂直。 ( )
3.国标规定:图样上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基准要素与公差框格一端相连,指引线
的箭头应垂直地指向基准要素。 ( ) 4.测得的要素状况是提取要素的真实情况。 ( ) 5.在形位公差中,属于固定位置公差带的有同轴度、对称度等项目。
( )
6.关联被测要素就是有位置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 ( ) 7.有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是单一要素。 ( ) 8.面轮廓度属于位置公差。 ( ) 9.测量跳动原则适用于测量形状复杂的表面形位误差。 ( ) 10.在包容要求下,理想的形状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 ( ) 三、名词解释。
B.28.5
C.29
D.3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独立原则
2.提取要素
3.被测要素 4.关联要素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形位公差带?形位公差带有哪几个要素?
2.形位公差符号包括哪几项内容?
3.解释形位公差数值标注的含义。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五、综合题 1.根据下列技术要求,将代号标注在下图中。 (1)孔40H7内表面圆度公差值为0.007mm;
(2)孔40H7中心线对孔20H7中心线的同轴度公差值为0.02 mm; (3)圆锥面对孔20H7中心线的斜向圆跳动公差值为0.02 mm;
2. 将下面的形位公差标注在图上。
(1)Φ22h6轴线对Φ23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5mm; (2)Φ41m7轴线对右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为0.04 mm; (3)Φ41m7圆柱任一正截面的圆度公差为0.01 mm。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解释下图中形位公差代号和表面粗糙度代号的含义。
4.如图4所示,根据题目要求,在图4中标注相应的技术要求。
(1)外圆锥面b的圆度公差值为0.007mm;(3分)
(2)Φ44相对于Φ30的同轴度公差值为Φ0.02mm;(4分) (3)端面c相对于a面的平行度公差值为0.025mm;(4分)
(4)Φ44的最大极限尺寸Φ43.975,最小极限尺寸Φ43.959,按极限偏差形式标出其公差要求。(4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四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中,应优先选用 ( ) A.Ra
B.Rz
C.Rb
D.Ry
2.用比较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属于 ( ) A.比较法
B.光切法
C.触针法
D.干涉法
3.在下列描述中, 不属于表面粗糙度对零件性能的影响。 A.配合性 B.韧性 C.抗腐蚀性 D.耐磨性 4.加工后粗糙度值能达到Ra1.6的加工方法是 (A.砂型铸造 B.钻
C.气炬切割
D.铣
5.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在图样上标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见轮廓线上
B.尺寸界线上
精品文档
))
)
( 精品文档
C.虚线上 D.符号尖端从材料外指向被标注表面
6.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时,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
A.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应比非工作表面参数值大 B.摩擦表面应比非摩擦表面的参数值大 C.配合质量要求高,参数值应大 D.受交变载荷的表面,参数值应小
二、判断题。
1.两接触表面作相对运动时,表面越粗糙,摩擦阻力越大,使零件磨损速度越快,
耗能越多,且影响相对活动的灵活性。因此表面越光洁越好。 ( )
2.表面粗糙度对零部件的耐磨性有影响。 ( ) 3.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粗糙度数值应比非工作表面大。 ( )
4.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Ra表示轮廓最大高度,值越大,表面越粗糙。( ) 5.一般公差分为精密、半精密、中等、粗糙、最粗共五个公差等级。( ) 三、名词解释。 1.表面粗糙度
2.取样长度
3.评定长度
四、简答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表面粗糙度轮廓对零件使用有哪些影响?
2.解释下列表面粗糙度代号的含义。
五、综合题。
根据下列技术要求,将代号标注在下图中。
零件所有表面都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45h6外圆柱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6.3m,Rz的上限值为12.5m;20H7内孔表面R轮廓粗糙度的最大高度为3.2m。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五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尺寸28.65mm,活动套管边缘位于固定套管 mm后面。 ( ) A.28
B.28.5
C.29
D.30
2.下列计量器具中,测量精度最高的是 ( ) A.钢直尺
B.游标卡尺
C.米尺
D.千分尺
3.0.02 mm游标卡尺的游标刻线间距是 ( ) A.0.02 mm B.0.98mm C.1mm D.2mm
4.用来测量批量大、精密度较高的中小型零件的是 ( )
A.尖头千分尺 B.数显千分尺 C.内测千分尺 D.杠杆千分尺 5.下列属于螺旋测微量具的是 ( ) A.量块 B.游标卡尺 C.钢直尺 D.千分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6.对0.05mm游标卡尺,当游标零线对齐主尺上第8mm刻线,游标上第5条刻线与主尺上某条刻线对齐,此时,卡尺所示尺寸为 ( )
A.8mm
B.8.55mm
C.8.05mm
D.8.25mm
7.百分表校正后,若移动测量杆,长指针逆时针转过20格,则测量杆( )
A.伸出0.2mm C.缩进0.8mm
B.缩进0.2mm D.伸出0.8mm
8.下列测量中属于间接测量的是 ( )
A.用千分尺测外径
B.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
C.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孔中心距 D.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
.0257--09.测量一轴30f(,选择测量量具 ( ) 0.046)A.游标卡尺 B.卡钳 C.量块 D.千分尺
10.可用来测量外螺纹中径的测量工具是 ( ) A.外径千分尺 B.游标卡尺 C.螺纹千分尺 二、判断题。
D.螺纹游标卡尺
1.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主尺刻线间距与游标刻线间距的差是0.02mm。
( ) 2.卡钳是一种间接测量的简单量具,不能直接测量出长度数值。
( )
3.用千分尺可以测量正在旋转的零件。 ( )
4.万能角度尺在使用时,只装直尺可测量的角度范围为50°—140°。
( ) 5.游标卡尺精度不高,所以可以用来测量毛坯件。 ( ) 三、名词解释。 1.测量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检验
四、简答题
1.以精度为0.10mm的游标卡尺为例,简述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2.写出下图游标卡尺和外经千分尺显示的尺寸数值。
游标卡尺读数为 外经千分尺读数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简述外径千分尺的刻线原理。
4.简述游标卡尺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内容。
精品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