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报第二期三版电子版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报第二期三版电子版

来源:榕意旅游网
快速入睡不妨试试“自我催眠”

时报讯 时报记者 俞茜茜

“我建议你减压或者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增强抗压能力就是学会糊涂。也可以找心理医生聊聊,严重的话需要药物治疗。”昨天中午11点,青年时报联合市七医院及腾讯微博推出的首期“院长微访谈”准时开讲。市七医院院长张永华、精神科主任谭忠林、心理科主任毛洪京,在电脑前认真回复博友提问。短短一小时,吸引了博友们热烈关注,网上讨论也很热烈,专家们在线回答了40多个关于“失眠”的问题。昨天,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多睡一小时”,昨天的微访谈,专家和博友聊得最多的是,如何才能提高睡眠质量、摆脱失眠。

早早上床却越睡越清醒

28岁的郑女士在微博上提问,她在企业做文案工作,平时工作节奏快,压力比较大。近段时间,晚上经常失眠,直到凌晨一两点才睡着。

“怕睡不着,有时候我晚上9点多就早早上床,可过了两三个小时,还是没有睡意,越躺越清醒。尤其遇到工作忙加班时,失眠就更严重,甚至到凌晨四点多才能睡着。即使睡着了,也是噩梦连连,特别疲惫。”

其实,生活中像郑女士这样受失眠困扰的人不在少数。前不久,“2011上班族亚健康大调查”公布调查数据,我国有7成白领深受“睡眠质量差”的困扰。其中,“多梦易醒”、“早晨不愿起,白天打盹”是最常见的问题。

失眠的人多敏感焦虑

张永华说,一般工作压力大,不会连续失眠超过一个月,70%的年轻人失眠由心理疾病导致,需找专业医生治疗。

“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心理疾病、工作和学习上的压力、过度认真或追求完美的性格,都会导致失眠。而年轻上班族失眠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导致的。”张永华说,一些繁忙的上班族,经常超负荷工作,精神长期处在紧张状态,睡眠质量当然要受影响。

“长期失眠的年轻人,性格一般较为敏感、多虑、做事过于认真、凡事追求完美。”这些人群,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性格特点,小事要糊涂、万事无完美、不宜求第一。但是,长期严重的失眠很难自我调节,一定要及时到精神卫生科治疗。

快速入睡可试试“自我催眠”

张永华说,如果工作压力大导致偶尔失眠,平时要注意别把工作压力和烦恼带到生活中来,尽量放松自己的情绪。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放松方式。 “如听喜欢的音乐、看喜欢的书籍或电影等,这样可以转移注意力,睡前数数也有同样作用。”

遇到失眠,可以让家人轻轻按摩头部、耳朵,持续十分钟,直到按摩的部位微微发热,这样能帮助快速入睡。睡前半小时还可以喝100毫升左右的牛奶。此外,慢跑也是缓解失眠的有效方法。慢跑时,人的大脑会跟着跑步的节奏慢慢放空,有助睡眠。

“轻度的失眠患者,可以试试‘自我催眠’。”张永华说,“自我催眠”就是在相对安静的空间里,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在脑海里回放自己美好的回忆或自己喜欢、向往的场景,这些意念会让人愉悦,并逐渐产生睡意。

“睡眠是有诀窍的,有些人睡不着,但又想保证睡眠时间,就提前两小时上床,或者早上赖床。这种打破生物钟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张永华说,失眠的人,不要在床上待太久,否则没有睡意东想西想,神经过度兴奋,更难入睡。还不如起来活动,等累了再睡。

年龄这么小就失眠,怎么办啊?

聪聪妈最近一直非常焦虑,为了儿子的失眠伤透了脑筋。聪聪今年十二岁,小学六年级,长的乖巧伶俐,可是近段时间老是失眠,经常在床上辗转反侧几个小时都无法入睡,有时到凌晨两、三点钟还睁着眼。还经常做噩梦,严重的时候会在半夜里突然喊叫,甚至会在喊叫中惊醒,称梦里有老虎、狮子在后面追着自己,到处跑都跑不掉,或者发现自己被困在一个迷宫里,怎么都跑不出来。爸妈非常担心,问他怎么回事,他自己也不知道,多问几句还会大发脾气。没办法家人只好带着他来儿童心理门诊咨询,在医生的仔细询问下才知道,聪聪最近因为要小学升初中,学习压力很大,家人希望他能进某私立重点初中,但该学校对学习成绩的要求很高,只有区三好学生和年级前几名才能保证入学,否则只能摇号碰运气。聪聪平时在班里排名前十,上学期非常努力,期末考进班级前六,但是离年级前几名的目标还差好多。这学期眼看快过去一半,还有几个月就要大考了,聪聪的压力可想而知,因此慢慢就出现了失眠、噩梦。

“年龄这么小就失眠,怎么办啊?”聪聪妈焦急地问医生,医生分析:“首先要明确失眠的原因,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对聪聪这样的孩子,失眠的主要原因是升学压力大并引发焦虑情绪。要缓减孩子的焦虑情绪,首先要在认知层面上缓减学习和升学的压力,要学会放松,家长也要学会放松,在自己放松的同时帮助孩子放松,而不是施加压力,更不要把自己的焦虑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其次是调整心态,

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偶尔一两次考试成绩不如意或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也不要过于紧张甚至丧失信心;最后可以通过一些行为治疗的方法,如运用刺激控制疗法、肌肉松弛疗法、自律训练疗法、森田疗法等,来缓解孩子的紧张、焦虑情绪,情绪改善了,睡眠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如果短期内服用些帮助改善睡眠的药物,效果将更好。

儿童青少年失眠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如儿童期精神病、抑郁症、焦虑症等,一般表现为长期严重的失眠。2、儿童个性特质为敏感多虑、谨慎认真、追求完美,这样的性格遇事很容易失眠。3、孩子所处的环境因素、学习压力过大、情绪不佳等引起。这些因素到最后都会导致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等)失调引起睡眠信号传递受阻而引起失眠。

正确的睡眠卫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失眠患者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良睡眠卫生,会导致睡眠模式的紊乱,引起失眠。帮助患者分析与寻找不良睡眠卫生产生的原因,并用科学依据进行纠正,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

儿童心理科 周国岭

什么是失眠

失眠的主要症状表现是上床难以入睡,或早醒或中间间断多醒;或多梦、噩梦,似睡非睡;或通宵难眠或容易被一点点声音惊醒。这样的睡眠状况,如果发生的时间不长,且白天其他不适症状不明显,也不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能力,可称失眠,但不能认为就是失眠症。

什么是失眠症?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失眠症的定义是:A.有入睡困难、保持睡眠障碍或睡眠后没有恢复感;B.至少每周3次并持续至少1个月;C.睡眠障碍导致明显的不适影响了日常生活;D.没有神经系统疾病、使用精神药物或其他药物等因素导致失眠。

失眠症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的状况,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并且对工作、生活、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具体表现:

1.入睡困难 是最主要的表现。一般来说,如果上床后久久不能够入睡,往往上床30分钟还不能入睡,持续了一段时间就会被认为存在入睡困难。患者常躺在床上前思后虑、不能入睡、辗转不安,时不时的看时间,虽然采用多种措施也无济于事。

2.睡得不实 睡得不实是失眠的第二大特点。主要表现为入睡后睡得浅。患者似乎处在一种惊恐不安的情绪状态中,一些细小的干扰,如声响或活动等足以将患者从睡眠中唤醒,醒来之后再次睡眠则十分困难。

3.早醒 清晨早醒是指患者入睡困难不明显,但睡眠持续时间不长,其早上醒来的时间较平常提前2小时以上,常在凌晨2~3点钟就醒来,之后再无睡意而嘘叹夜长,或只能放任自流进入一种不安定与不满意的睡眠状态。这与老年人的早起习惯不同。另外,抑郁症患者存在早醒的生物性特点也应注意鉴别。

4.担心失眠 患者因长期失眠的痛苦,逐渐形成具有极度关注失眠的优势观念,表现害怕天黑,害怕看到卧室的床,害怕躺在床上没有任何睡意,从而使入睡变得更加困难。

5.躯体症状 头痛、头晕、头胀、精神疲惫、健忘、乏力、心悸、心慌、易激动、情绪急躁、忧虑、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等症状。

6.情绪状态 自己常常会因为睡眠问题而感到痛苦,焦虑不安,长期失眠会出现一些消极、不开心的情绪。

7.生活状态 感觉工作效率低下,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做精细工作容易出差错,常常工作不长的时间就感到疲劳。

心理科 毛洪京

笑话看出人的心理

1、一辆载满乘客的公共汽车沿着下坡路快速前进着,有一个人在后面紧紧追赶着这辆车子。一个乘客从车窗中伸出头来对追车子的人说:“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我必须追上它,”这人气喘吁吁地说:“我是这辆车的司机!”

有些人必须非常认真努力,因为不这样的话,后果就十分悲惨了!然而也正因为必须全力以赴,潜在的本能和不为人知的特质终将充分展现出来。

2、张三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悠哉悠哉地欣赏美丽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的货车司机摇下窗户大喊一声:“猪!”张三越想越气,也摇下车窗大骂:“你才是猪!”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不要错误地诠释别人的好意,那只会让自己吃亏,并且使别人受辱。

3、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当然啦!”“电灯是谁发明的?”“爱迪生。”“那爱迪生的爸爸怎么没有发明电灯?”

权威往往只是一个经不起考验的空壳子,尤其在现今这个多元开放的时代。

4、小明洗澡时不小心吞下一小块肥皂,他的妈妈慌慌张张地打电话给家庭医生求助。医生说:“我现在还有几个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时后才能赶过去。”小明妈妈说:“在你来之前,我该做什么?”医生说:“给小明喝一杯白开水,然后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让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时间了。”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何不坦然自在地面对。担心不如宽心,穷紧张不如穷开心。

5、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惟有关怀,才能把自己变成一把细腻的钥匙,进入别人的心中。

摘自《心理医生》

喜马拉雅山猴子的故事

有一位法师,自称能传授点石成金的技术。山下某个村子的村民集中所有的财富,请这位法师来村子给村民传授点石成金的技术,法师也很卖力地讲解了此技术的全过程,村民也现场学会。最后,法师交代大家说:切记,在操作此技术时,千万不要想起喜马拉雅山的那

只猴子。

事后,村民回家照样操作,但没有一位村民能成功,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神奇的暗示!

倪煜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