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循环肿瘤细胞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榕意旅游网
・366・ Modem Practical Medicine,April 2012,Vo1.24,No.4 入多粘菌素和氨基糖苷类;(3)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的 据,可以暂时不需要抗感染治疗。机械通气患者如 不动杆菌属,推荐应用碳青霉烯类或舒巴坦治疗,对 果病情允许应该尽早拔除气管插管,必要时可以用 碳青霉烯类耐药尤其是PER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另一方面,临床容易忽视的 推荐以舒巴坦或含舒巴坦合剂为基础的联合治疗, 是预防,要控制非发酵菌肺炎最重要的措施是良好 也可以选择以多粘菌素或替加环素为基础的联合治 的抗生素管理和防止非发酵菌在医疗机构中暴发流 疗;(4)根据抗生素FK/PD的原理,优化给药方案和 行。例如制定抗生素治疗指南和抗生素轮换使用策 途径,如B内酰胺类应增加给药频率和延长给药时间, 略;防止湿化器、吸引器和家具、血压袖带的污染,注 意医疗工作人员手部清洁,对易感染病人行床边隔 而且通常需要使用较大的剂量和较长的疗程。 4非发酵菌肺部感染的预防 离消毒,tZl腔清洁,医疗侵袭性操作时注意清洁等。 (参考文献略,读者需要可向编辑部索取) 收稿日期:2012..02.12 (本文编辑:王静)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仅仅是呼吸道分泌物非发 酵菌分离培养阳性而没有临床症状或者影像学依 循环肿瘤细胞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宋勇,陈芳芳 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2.C4.003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 1671—0800(2012)04.0366--02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也 转移、监测术后复发与转移、评估治疗方案疗效、制 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对 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及判断预后等方面作用已得到 于早期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可以明显延长生存期,然 大量研究证实。 而,众所周知,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出现肿瘤细胞全 身扩散。目前肿瘤转移理论认为,部分原发肿瘤细 1 CTC在肺癌患者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中作用 胞随着上皮.问质转化(EMT)等形态学变化,细胞会 在治疗前检测cTc基线水平及治疗期间动态 分泌胞外酶从而降解细胞外基质(ECM),造成细胞 检测CTC水平,可反映治疗效果及预后,对临床医  间及细胞与周围基质间相互附着能力下降,通过发 生对治疗手段疗效评估及更改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生一系列复杂细胞生物学事件,肿瘤细胞脱离并侵 研究表明,部分早期患者检出CTC,提示肺癌早期可 犯血管壁,进入循环系统,从而转移至远处组织及器 能就已出现微转移。Sienel等入选62例手术治疗的 官。所以,循环肿瘤细胞(CTC)与肿瘤血行转移有 肺癌早期患者(pT1—4,NO.-2,M0),开胸后取肺静脉 密切关系。因此,在外周血检测CTC具有重要临床 血10ml,用抗CK抗体(A45.E/B3)免疫细胞化学法 意义。1869年,自循环肿瘤细胞概念首次被Ashworth 检测CTC,11例患者静脉血标本中CTC阳性 提出,迄今有100多年发展历史。近年来,随着CTC (18%),CTC阳性与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性。同 富集及检测技术日益成熟,CTC在早期发现肿瘤微 时,在无纵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CTCs的检出与 生存期缩短密切相关,可见肺静脉血中检测出肿瘤 基金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1658) 细胞是影响预后独立因素。 作者单位: 210002南京,南方医科大学南京临床学院 通信作者: 宋勇,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 解放军医学会呼吸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军区呼吸内科委员会 主任委员。Email:yongsong6310@yahoo.com 肺癌晚期患者,化疗是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所以, 正确评估药物疗效在肿瘤治疗过程中起举足轻重作 用,目前评价晚期肺癌药物疗效主要依靠影像学检 丑1弋塞出医学2Ol2年4月第24卷第4期 ・367・ 查、放射性核素检查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根据 相对于有创操作,通过CTC来监测,可行性及可操 WHO或RECIST标准来评价药物疗效,但仍缺乏足 作性较强。Fehm等通过CTC检测77例原发肿瘤 够敏感性及特异性。目前发现CTC检测可有效预 HER-2阴性或不详的复发乳腺癌患者的HER.2突 测肺癌药物治疗疗效,为临床方案选择提供有力证 变状态,发现l5例检测出HER.2阳性。并且在 据。Matthew G.Krebs等对101例III期或IV期 HER一2常规检测阴性而CTC检测阳性患者中,使用 NSCLC患者在标准化疗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抽取 针对该基因过度表达药物 曲妥珠单抗治疗仍有一 血标本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结果发现IV NSCLC外 定疗效。可见通过CTC检测基因水平有一定临床 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个数明显高于IIIB或IIIA期患 意义。目Georges Francois Leclerc中心已开展一项 者,治疗前CTCs≥5个/7.5 m1患者中位PFS及OS 通过CTC来检测肺癌患者中EGFR及KRAS突变 较CTCs<5个/7.5 ml短,提示预后不良。如果1个 水平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通过CTC来监测 周期化疗方案后CTCs仍≥5个/7.5m1,提示此化疗 肺癌基因突变水平,从而指导临床用药。 方案不敏感。同样,CTC在小细胞肺癌研究中也出 现类似研究结果,Naito等对51例确诊为SCLC患 3问题与展望 者,分别于化疗或同步放化疗治疗前、治疗后以及复 已有大量临床实验表明,肿瘤细胞脱落、侵袭并 发检测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研究表明相比较于CTCs 进入血液循环是实现肿瘤转移的最初阶段,外周血 <8个/7.5 ml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或复发时CTCs CTC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目前CTC检测的临床 ≥8个/7.5ml,生存期均有缩短。多因素分析不管治 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部分学者认为,失巢凋 疗前、治疗后,CTC都是强烈而独立的预后因子。 亡现象的存在,导致绝大多数检测出CTC均是细胞 2009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转移性乳腺癌中, 当 凋亡后剩下的“杂物”,缺乏转移潜力,临床意义有限; CTC计数低于5个时,FDG—PET/CT具有一定预后 其次,目前CTC检测方法及分析尚没有金标准,虽 价值。CTC检测达到5个或更多对于MBC的治疗 然FDA已经批准CellSearch进入临床应用,但是这 监控优于FDG—PET/CT检查。2010年在一项关于 种阳性捕获法使用是基于上皮源的EpCAM抗体, 转移性乳腺癌CTC与骨转移关系研究中,大量数据 利用磁微粒直接在血液中抓取EpCAM抗原表达的 可见CTCs≥21个/7.5 m1患者中96%有骨转移,且 肿瘤细胞,部分EPCAM抗体表达低下或下调的肿 全部为多处骨转移。CTC计数越高,越与多处骨转 瘤细胞可能未被检测到,目前尚未发现特异性特别 移或多器官转移相关。由此可见,CTC的检测可作 高的肿瘤标志物,所以CTC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为独立因素来评价药物疗效及判断预后。动态检测 有待提高并且CTC采集时间可能对检测结果也会 CTC不仅可以评价药物疗效,避免因多度用药导致 有影响;最后,原发肿瘤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后,是 不良反应增大,或治疗不足而病情进展,并且,相对 否基因表型与原发肿瘤完全一致仍需进一步研究来 于影像学或核医学,CTC可以更早的反映病情变化。 论证。 2 CTC与个体化治疗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CTC检测存在一系列问题, 但CTC作为新的检测手段,其在肿瘤早期诊断、评 个体化治疗的实现主要基于通过对肿瘤组织基 估放、化疗疗效、判断预后及监测复发等方面发挥重 因检测,通过基因检测结果选择治疗方案。然而,目 要作用已得到大量研究证实,并且CTC检测具有无 前肿瘤组织的获取,主要通过手术、经皮肺穿刺及气 创,便于动态检测等优点,随着检测技术的改进,笔 管镜等有创操作,临床上部分患者无法获取肿瘤组 者认为,CTC检测将会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织或获取肿瘤组织过少导致无法检测,从而导致个 (参考文献略,读者需要可向编辑部索取) 体化治疗无法进行,这是个体化治疗本身存在的不 收稿日期:2012-02-12 足。此外,用药过程中,基因表达或突变可发生变化, (本文编辑:王静) 导致继发耐药。所以,需要定期监测监测基因表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