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教学要求
一、认真备课是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证。 无论新老 教师,都必须在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熟悉教案的情况下进行教学。
(一)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
全面深入地研究新课标, 掌握教学的总体要求和各年级的具体要求, 了解教 学内容的编排意图知识与能力系统的结构特征, 明确教学任务及重点、 难点、关 键。
2、通览教材
掌握全套教材体系, 熟悉所教年级全部教材, 根据年级教学要求, 科学地理 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技能体系,能力体系,合理编排训练序列,掌握教材重点, 统筹安排教学内容。
3 、准备资料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查阅有关教学理论书籍, 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 查阅有关教学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并将所获资料复制留存,或制成卡片,供教 学参考。搜集、绘制、制作具体的教学范画、范样、鉴赏作品,及电教音像资料 以备教学使用。
4 、了解学生
通过向前任教师了解情况, 与学生交流, 掌握学生的美术学习基础、 学习方 法、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接受能力、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情感 态度等,做到
心中有数,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进行教学
5 、根据课标、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将学期教学要求,内容、学生情况分析、时间、进度、措施等综合协调、科学安排、编制学期教学计划及进度计划,于开学初交教导处存档备查。
(二)编写教案
1 、深钻教材
深钻教材要把握有关教学内容的形体特征和色彩特征; 研究学生平面——立体——空间认识过程各种形式的感知时机与特点;明确作品造型艺术语言的要 求;挖掘教材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实施美育的重点与关键; 分析教材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关系及操作技法。 从而在沟通教材、 教师、学生三大因素的过程中准确理解教材的内容、意图、要求和特点,为设计课时教学计划奠定基础。
2 、明确目的
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教学操作的依据和衡量教学效果 的尺度。目的不明,甚至不够具体,盲目教学,随意指导,就难免失败。因此, 教师必须明确:讲什么,怎么讲;看什么;怎么看;练什么,怎么练;画什么, 怎么画;使用什么绘画工具,怎么使用;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为此, 教师应根据课标、教材的要求和学生情况,明确教学目的。准确把“四个领域” 的教学目标。 '
3 、把握重点、难点
美术教师应把各年级教学内容归入一定的画种, 从而比较出各画种在各年级 年占的比重, 把握各年段训练的要求及训练的重点。 同时,通过对学生基础和能 力的分析,确定各年段训练过程中的特点。 ;
在课时教学中,重点是教学与训练的主要问题和内容,一般来说:从观察、 想象到动手操作, 各创作环节均有训练内容与训练技法的重点, 教师应给予准确 的把握和适时、有效的指导。
在课时教学中, 难点是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与技法, 一般来说:学生 往往对内容感知材料的形体结构特征不能准确理解,从而形成创作思维的障碍, 也常常因为对创作技法掌握不准确, 而形成艺术表现的失误。 教师应通过示范操 作或利用范画手段及时启迪指点。
4 、完成范画
美术教师对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均须课前完成范画或制成范品, 以备教学指 导所用。完成范画或制成范品这是编写教案的重要准备工作, 也是教师亲自动手,提前研究教学内容操作特点的重要环节。 因此,范画及范品应认真完成, 充分表现教师艺术表现能力的最高水平。 教师的范画及范品向全校展出, 一方面展示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及工作成绩, 一方面优选部分范画或范品留存于学校教具室或荣誉室,并给教师以相应的奖励。
5 、选择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式或手段。 美术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的教学内容、课型、方法都有自身的特点。因而,应坚持依据内容和课型的不同选
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
⑴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在美术课一般理论性的讲、美术常识、欣赏教学以及技法练习前的讲解中,都可采用讲授法。讲授法缺乏感性认识,所以讲授法还需要借助其他教学手段来弥补弥补。
⑵演示法。此法是为了配合讲课, 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 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的具体步骤。这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应采用的主要方法。演示法可分为当堂演示、同步演示、局部演示等几种。
⑶谈话法。谈话法是通过师生互相交谈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它有利于遍思考,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教师学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弥补教学交流方面的不足。 谈话法一般用于复习巩固旧知识, 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 也可以用于知识的传授, 以调动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⑷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知识用于实际,以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⑸参观法。参观法是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 扩大视野、 使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并从中受到实际教育的一种方法。
⑹音形结合法。 以符合主题的优美音乐伴随学生绘画或制作活动中, 表现出 高度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鲜明的个性及独创精神。
此外,还有情景教学法,欣赏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总之,教学有法,但 无定法,
不止一法,殊途同归,异曲同工。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主要的依据是 教学的内容。 目的与任务, 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 作为教师必须从实 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勇于改革,勇于创新。
6 、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⑴ 组织教学,记录缺席学生,查看准备作画用品情况。
⑵ 查阅作业,展示学生以往作品,评价分析学生作品。
⑶ 导入新课题目,进行教学示范,讲解新课内容。
⑷ 学生独立作画。
⑸ 教师巡回查看学生作画,并给予个别指导。
⑹ 用学生的优劣作品做总结,指出作品成败的原因,巩固新课。
7 、准备教具、学具
教具与学具的使用,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认知的难度,的教学效果。
教具、学具要力求实用、形象、直观、易于操作,而具有实效。
8 、编写教案
取得较好
在做好以上准备工作的基础上, 教师可着手写教案, 其内容一般包括:课题,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材特点简析, 学生情况简析,教学过程,教具,学具,电教设计,教学后记等。其中教学过程是主要部分,它 由导课、授新课、课堂练习、课堂评价总结、布置作业等几个一切组成。教案必须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过程完整,内容具体明确,易懂,便行操作。
二、授课
美术课主要有欣赏课、绘画课、手工艺课等。无论上哪一类课,教师要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努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审美能力,训练美术操作技艺。
(一)对各种课的要求
1 、欣赏课教学
欣赏课教学侧重于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水平,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 发展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 通过对名人名画, 精湛工艺作品的欣赏、 学习美术技 艺、发展优良个性,培养爱国主义思想。
2 、绘画课教学
绘画课教学侧重对学生技能上的训练。 其中临摹课是为学生创作活动积累形象素材。写生课则是培养学生整体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通过绘画课, 使学生可以初步了解绘画艺术的实质和情趣, 提高对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并获得一定的技能技巧。
3 、工艺美术课教学
工艺美术指工艺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工艺美术课主要侧重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启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及巧妙的构想, 同时还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勤奋上进的精神。
(二)授课要求
课堂教学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训练为主线,出教学重点,组织教学活动。
要求如下:
⑴ 教学目的明确具体,教学重点突出。
⑵ 教学内容难度适宜,重视“双基”训练和能力培养。
⑶ 教学步骤合理、紧凑,教学环节过渡自然。
⑷ 善于指导,教学操作淙正确、熟练。
⑸ 因课制宜,创设情景,合理运用电教手段。
⑹ 教态自然、大方,语言准确、清楚,板书规范。
⑺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讲究实效。
紧扣教学目的,突
⑻课堂教学:实景观察,直观指导;加强示范,点化启迪;操作练习,培养 技法;名画欣赏,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倡导创造。
(三)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利于教师随时总结教学体会, 积累教学经验, 提高教学水平。 其主要内容包括:
1、对教学内容的教后研究。
2、对教学方法运用中成功与失败的情况分析。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经验与教训。
4、学生学习情况及其原因剖析。
5、改进教学的设想,补救疏漏的措施。
三、作业设计
作业是巩固知识, 发展能力, 反馈教学信息的重要途径, 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美术作业一般有如下几种:
1、收集性作业。即围绕教学内容收集技法性习作和欣赏性作品等。
2、文字性作业。即记录学生自己作画时的情感体验和看画时的欣赏感受 等。
3、默写性作业。即可以是实物默写,也可是以平面默写,一人一物一场 景或其他记
忆、临摹、写生、想象等作品。
4、实用性作业。即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绘画与制作能力。 如:画贺年卡、生日贺卡、窗花、简单的小美术设计自制小挂历等。
5、课堂作业。即:教材明确要求课堂完成的作业,这类作业要在教师指 导下完成,并由教师进行认真评改,记录成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