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产业融合

来源:榕意旅游网
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产业融合

作者: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来源:《湖北政协》 2019年第5期

围绕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我们应把重点放在抓好政策举措的落实落地落细上,确保好政策取得好成效。同时,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产业是根本,企业是主力,创新是核心,人才是关键。为此,建议:

一、完善政策体系和制度机制。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推动各级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积极在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贸易投资、用地用电、交通运输等方面给予农产品加工企业更多优惠和支持。

二、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特色产业。做好全域规划,明确各地发展重点,因地制宜发展各地特色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对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扶持力度,优化园区布局,建设一批产业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品牌效益显著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园区集中,形成生产与加工、科研与产业、企业与农户衔接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格局,突出集群优势。扩大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优势资本和优质项目,扩大产业总量,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三、发展农村新型业态,更好推进产业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发展农业新型业态,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推动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因地制宜做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以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条,推进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形成产业倍增效应。推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与传统农产品加工业深度融合发展。

四、探索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自建、共建等方式,建设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特色农产品基地。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广先进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生物工程产业,开发休闲食品、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推进加工、物流、贸易一体化发展,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水平,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等协调发展。

五、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集中本地优势资源力量,培育一批规模大、品牌响、带动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带动中小企业规模化、集群化、专业化发展。打好品牌名片,整合农产品资源,推进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建立健全品牌运营管理机制,引导品牌企业、龙头企业提高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水平。开发好、利用好、保护好各地地理标志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

六、用好湖北科研优势,着力支持科技创新。引导产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支持企业加快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升级改造,鼓励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农产品加工科研基地,支持产业联盟建设,支持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农产品加工科技成果转化推广。

七、着力加强人才培养。加强政策引领,制定符合本地企业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人才培养规划,组织好现有涉农企业经营者、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行业人员素质能力。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高校面向农村招录优秀生源,鼓励校企联合培养“订单式”人才,开办新型职业农民、种养大户、涉农企业家培训班,培养农业实用型人才。通过产业扶持、财政补贴、社会保障等多种人才激励政策措施,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八、加快农村金融创新,破解融资瓶颈。拓宽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范围,推进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模式,探索设立以政府股权为主的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或农业贷款担保机构,

鼓励企业、社会资本等多种形式资金投入,放大财政补贴资金支农功能,提高金融信贷投放积极性。争取银担险等金融机构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涉农贷款投放,鼓励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加快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村基础设施产权等确权、评估、交易市场,降低办理抵押费用。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