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三化学有关“离子”的一类化学题解析

来源:榕意旅游网
初三化学有关“离子”的一类化学题解析

毕研成

分析最近几年各地中考的化学试题,不难发现有一类有关“离子”的题,但由于此类题出现的频率也不是很大,容易被老师、同学们在教和学中忽视,在应试中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建议同学们应重视此类习题。现举例分析如下。 考点一:有关“离子”溶液的颜色 例1、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成棕黄色。你猜测其原因可能是( )

A、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 B、苹果汁中含有Cu2 C、苹果汁中含有OH D、苹果汁中含有Na

解析:初中化学所涉及到的带色“离子”有Fe2、Fe3和Cu2等,含有以上三种离子溶液的颜色分别是淡绿色、黄色和蓝色。含有其他离子溶液的颜色大多为无色。

答案:A

考点二:有关“离子”个数的计算

322例2、某溶液中含Fe3、Mg2、SO24、NO3,其中Fe、Mg、SO4的个数比为3:

3:1,可推知溶液中Fe3、SO2。 4、NO3的个数比是( )

A、3:2:1 B、1:2:1 C、3:1:15 D、3:1:13

解析:解此类题的关键就是要明确一点“溶液对外不显电性的原因是阴阳离子所带的正

负电荷总数相等”。即该题中阳离子Fe3和Mg2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SO24和NO3所带的

负电荷总数相等。设Fe3、Mg2、SO24的个数分别为3n、3n、n;NO3的个数为m。则

33n23n2nm1,解得m13n。

答案:D

考点三:有关“离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3、某Al2(SO4)3溶液中,SO24离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50,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这是一道电荷守恒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综合题。题目求的是Al2(SO4)3溶液中

Al2(SO4)3的质量分数,就应分别求出Al2(SO4)3溶液的质量和Al2(SO4)3的质量。利用

SO2个数:H2O个数=1:50=3:150,及Al2(SO4)3的电离方程式4Al2(SO4)32Al33SO2可得Al2(SO4)3的个数:H2O的个数=1:150,则Al2(SO4)34,

的质量:H2O的质量=342×1:18×150=342:2700,所以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42100%11.2%。

3422700

考点四:有关“离子”在溶液中的共存

例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Na、Cl A、Ag、NO32、SO2B、Ba2、H、CO34 2、Ca2、Mg2 C、Cl、NO3D、Cu2、Fe3、OH、SO24

解析:“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的判断依据就是看阴阳离子相互组合的产物,若组合成气体、沉淀(包括微溶物)、水中的一种,则该两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共存。还应注意,若题目判断离子在碱性或酸性溶液中能否共存,则还需在原有离子的基础上再相应增加OH或H。该题选项A中Ag和Cl可以组合成AgCl沉淀,故不能共存;选项B中H2和CO3可以组合成H2O和CO2,Ba2和SO24组合成BaSO4沉淀,故不能共存;选项D

中Fe3和OH可以组合成Fe(OH)3沉淀,Cu2和OH可以组合成Cu(OH)2沉淀,故不能共存。

答案:C

考点五:有关常见“离子”的检验 例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

B、某无色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

C、某溶液中滴加了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SO24

D、验证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AgNO3,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有Cl

2解析:选项A产生的无色气体也可能是H2,如要证明是否含有CO3,需将放出的气

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故A错;

选项B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证明溶液中有OH,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并不一定是碱。故B对;

选项C中BaCl2是我们常用来检验硫酸根离子的试剂。当向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时沉淀不能溶解,有人便断定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然而,不知是否注意到了氯化钡在溶液中在电离出Ba2的同时,也电离出Cl,其中的Ba2能跟SO2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Cl还能跟Ag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两种沉淀均不溶于

稀硝酸。因此,该溶液中应含有大量的Ag或SO2还需引起注意的是含有大量的Ag4离子。和SO2因为Ag和SO2由于生成了大量微溶性的硫酸4离子的选项是错误的,4大量存在时,

银而使溶液变浑浊;

选项D加稀盐酸虽可以除去OH,但引入了Cl,因而最终不能证明原溶液中是否含

Cl。故D错。

答案: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