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则
为了贯彻落实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学生作业管理,本学校制定了以下规定:
一、坚持作业管理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作业布置和批改应符合《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学情,以发挥促进和矫正作用。
2.适度性原则:作业量和难易度应适中,根据学生学业发展水平分层布置作业。
3.及时性原则:作业布置和批改应及时,反馈及时,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和培养能力。
4.激励性原则:作业布置和批改应激励学生研究兴趣,勤于思考、乐于实践,体验成功与快乐。
5.多样性原则:探索布置“菜单式”“个性化”家庭作业,调整作业形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二、明确作业管理基本规定
1.作业布置要做到“三不得”、“三杜绝”,即不得布置大量抄写、机械重复、难度过大的作业,杜绝惩罚性作业和通过手机微信和QQ群等方式布置作业,杜绝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
2.严控双休日及节假日学生作业负担,倡导适当布置户外观察、体育锻炼、实践活动、家务劳动等作业。
3.改变作业内容和完成方式,拓展学生研究空间,提供更多体验、操作、实践机会,加强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个性。
4.作业难易度适度,应相互补充,体现作业形式多元化。 为了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来布置作业。作业应该合理搭配,由易到难,难易适
度。同时,对作业规范、完成时间等应提出明确要求,并对作业难点和疑点进行必要提示。作业布置应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分层布置作业,既有必做题,又有选做题。对不同学生在作业数量、难易侧重、完成方法上应提出不同要求,对研究能力强的学生可布置适量补充题,对基础差的学生应进行适当辅导。
作业量要适当,以减轻学生负担。对各学科作业总量,同教学班科任教师之间应做好沟通与协调,对该班学生作业总量进行有效控制。课外作业应严格执行省教育厅规定: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英语学科除口语作业外,每周要有一次书写作业,教师必须批改。
教辅资料管理也应严格落实规定。每个学生每个学科只允许统一购买一本练册,学科教师可以有多本练册,教师应从一本或多本练册中精选题布置给学生。
作业批改也要严谨规范。作业收发、批改要及时。批改一律使用红笔;批改做到认真细致,每题一批或每行一批,防止误批、漏批;批改符号清楚明白(参照学校作业批改符号要
求),批改文字工整规范,多用勉励性评语,为学生起示范、激励作用。学生作业、考试评定公开客观,标准统一。学生作业有错均须在错题处恰当位置写上“订正”“补充”等字样,并要求学生订正在后面。学生订正对后,教师应及时复批。重视过程批改,坚决杜绝突击布置和批改,坚决杜绝带有歧视、侮辱学生性质的批改符号和评语,坚决杜绝学生到办公室批改作业或试卷的现象,坚决杜绝布置手机APP作业,坚决杜绝要求家长检查、签字及批改作业。
作业反馈也要及时有效。对一些共性问题、突出问题应及时做好作业批改记录,并及时讲评、辅导,纠正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面批与讲评。面批时要帮助学生指出错误之处,耐心辅导其明白正确的解答方法。学生抄袭作业或字迹潦草、不符合要求或少做、不做作业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并及时要求其重做或补做,严禁让学生进行过多的简单重复劳动和罚抄作业。
最后,要夯实学生作业管理评价。严实常规检查,确保作业管理评价的有效性。
学校教学服务中心(教导处)已经建立了学生作业常规检查制度,以加强对作业的常规检查。该制度主要关注作业内容、完成方式以及作业量的合理性,并将考评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作为评优选先、评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同时,如果发现任何问题,教师会及时反馈给年级备课组和任课教师,以便及时调整作业布置的质和量。通过检查,备课组和教师可以分享提高作业效能、减轻作业负担等方面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并及时推广。
为了更好地研究作业,学校出台了激励政策,鼓励和支持教师个人或以学科备课组、教研组、课题组为单位对学生作业内容设计、完成方式、批改方式、评价反馈方式、作业辅导方式进行专项实践研究。这些研究将有助于形成典型经验做法,学校也将予以推广。
除此之外,学校还强化了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作业情况,确保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同时,学校也会向家长提供有关作业的信息和建议,以便家长更好地帮助孩子完成作业。通过家校合作,学校和家长可以共同促进学生的研究和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