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习研究的社会视角分析
内容摘要:群体学习的独特性导致有人认为学习必然是社会性的。群体学习是组织中产生共同理解的一个关键过程。个体学习可以在不需要他人而进行,而群(集)体学习固有地产生于人们的相互交往过程中。本文分析总结了关于组织学习的社会维度的主要研究,并进一步对群体学习的社会过程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组织学习 社会视角 群体学习
组织学习研究文献综述
过去二十年人们进行了大量关于组织学习的研究,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视角。这些理论视角关于学习发生的过程轨迹及产生的结果方面有着不同的概念化。例如,有人把组织学习定义为通过试错、信息处理活动、社会化过程,组织学习产生的结果也有不同,有些强调组织行为的变化,有些则强调认知理解方面。然而,这些差别大体上可以分为基于行为和基于认知这两种不同的关注焦点。在不同的研究焦点内,研究可以在学习发生的过程和分析的单位水平(即个体、群体或组织)上产生差异。早期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个视角:
(一)行为视角
行为视角认为当人们反应发生变化时,便发生了学习。区分行为视角与认知视角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学习发生后所显现的变化。在认知视角下,认为学习发生后而导致认知理解的增加,而不一定在行为变化上有所显现。采用组织学习行为视角的主要代表者是Levitt & March(1998)的经验性学习,认为组织学习在以下情况发生:从经验中得到的教训被编码进入组织惯例中。因此一种显性的行为变化(例如惯例的变化)是组织学习的一个标志。例如Zhou(1993)将组织学习概念操作化为组织惯例的改变。
学习产生的改变被假定为是从经验而来的,这个领域的早期成果将学习视为是适应性的。Cyber & March(1963)表明组织在适应目标、思考惯例和搜寻惯例时学习。然而March(1991)强调组织在积累经验时会有分别,指他们是在深挖利用现有的能力或是去探索开发新的能力。当组织利用现有能力时,学习变得狭隘,容易形成能力陷阱。
(二)认知视角
认知视角认为当认知理解和知识发生变化时,学习便发生了。学习被看做是
形成新理解的过程。例如Duncan & Weiss (1979) 认为组织学习是发展关于行为—结果关系理解的过程。类似的,Argyris & Schoon(1978)认为学习是组织所正在应用的知识的变化。Cohen & Bacdayan(1994)也认为学习导致程序记忆的发展。根据以上这些认知视角的研究,学习导致因果、认知系统和记忆的发展并被组织成员所分享。由于认知视角经常强调共同的知识系统的形成,社会过程被认为是基于认知视角组织学习的中心。信息处理论指出,学习通过信息获取、分散和存储产生。文化论观点在解释共同社会化和共同经历中如何产生共同理解时也强调社会过程的作用。
行为视角和知识视角都将学习产生的变化视为一种学习的标志,即认为学习导致人们行为和认知集合的改变。这种变化一般被视为一种适应性,即学习产生改进。例如,经验学习导致组织改变惯例而更适应环境。信息处理论和文化论的学习理论也认为学习导致知识和理解的增加。但两种视角都聚焦于分析学习产生的不同的结果。而认知视角与行为视角不同,认知视角不需要像行为视角那样有可观察到的变化。然而尚需要对学习产生的认知和(或) 行为知识进行系统理论
化并进行测量。
关于组织学习研究的社会视角:关注群体水平的学习
日常生活中,我们从他人学习并与他人一起学习,在家里,我们学习父母的价值观和基本技能。在学校,我们从老师和同学习得科学和应用知识。在工作中我们与同事交换知识、解决问题并进行头脑风暴一起产生新办法。这样,群体学习的独特性导致有些人甚至认为学习必然是社会性的。
在组织中社会交往对知识的分享、整合和创造过程产生中介作用。因为组织知识是分散的,组织绩效依赖于相关知识元素之间的合作。因此成果绩效的关键在于把具有不同专门知识的员工加以联系起来。组织内的知识创造过程可以看出是一个螺旋过程,始于个体水平继而通过个体间的互动、交往而得到扩展。社会交往推动对组织成员间知识交换、整合,因而推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相互转换的动态循环过程。
因此,群体学习是组织中产生共同理解的一个关键过程。群体学习定义为:群(集)体学习是个体通过探索和谈判等互动过程产生、修改共同理解的过程。学习被置于公共的共同环境中,并产生于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群(集)体学习区别于个体学习,因为它强调与他人进行互动。个体学习可以在不需要他人进行,而群(集)体学习固有地产生于人们的相互交往过程中。表1总结了过去二三十年中强调社会互动作为学习机制的主要研究。贯穿这些研究的一个共同的主线就是新的理解和知识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即人际互动的结果。这些互动行为如讲故事、对话讨论、参与等可以作为重要的概念工具。
群体学习理论家不否认个体和组织在整个组织学习过程中所起到显著和特有的作用,而辅以强调群体学习在其中所起的联接作用。群体或团队多数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组织中绝大部分的学习发生在工作团队中。要了解群体或团队如何有效地跨接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而使之成为一个整合过程。以任务相互依赖,社会心理了悟和植根于社会当中为特点,群体或团队是个体单独的认知和行为—组织学习必要通过个体认知和行为才能发生—并同时会受到密切合作的同事的态度及行为影响的平台。群体学习为了解组织学习提供微观基础,因为许多发生在组织中的社会过程如协调、沟通和影响过程都也发生在群体中—仅仅是规模相对小一些。规模较小的群体使它更加容易抓取及了解这些过程。群体学习的研究已经在关于群体学习的主要作用上提供了严谨的理论模型和实验证据,包括群体如何分享知识、产生知识、解释知识和整合知识以致形成一个集体产出。
群体学习的社会过程
群体学习的过程定义通常抓住反思和行动、分享和处理知识、进行改进等方面。如表2所示,有些研究者描述了一些与这些概念相关的具体团队学习行为,如问问题、质疑挑战基本假设、评估其他选择、寻求反馈、实验、反思结果、发现、讨论并更正错误以及反思沟通。
未来的研究方向
对群体(集体)学习的具体社会过程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以往的研究主要从认知角度研究了群体学习发生的细节过程,以及影响这些过程的因素,研究群体怎样进行学习以及群体为什么没有发生学习的原因。但还需要考虑到情绪和动机的因素。
另外,在中国企业组织的环境下,群体学习的具体过程相对于在国外企业会受到哪些不同因素的干扰,如企业文化,员工激励等。
最后,其他一些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如:不同类型的群体的学习。对比传统的成员面对面工作、成员长时间固定不变的群体,由不同组织内成员组成的、在不同的工作地点工作的这样的短期群体,群体学习的社会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结论
总之, 关于组织学习的研究视角从认知和行为这两个视角逐渐转向了人际交往的社会视角。研究的层次从个体层次逐渐转向了人际及群体层次。群体学习产生在“个体之间”这个层次,将焦点放在企业内人们相互交往的模式上。群体学习代表学习的一种互动过程,它不同于其他的学习过程,因为它强调“互动”是“知识获取和创造”的关键机制。
作者认为,与群体学习相关的行为可能有:信息共享;承担风险;社会懈怠;政治行为。信息共享是指员工愿意与他人分享与工作有关的意见和信息的程度。承担风险是指可能存在不确定的、难以实现或激进的成果的那些行为 (Sitkin, S.B., & Pablo, A.L., 1992)。例如承担风险可能需要提供一些可能是极其难实施或如果他们失败将会对一个人的声誉产生不利影响的意见。社会懈怠是指个体作为团队成
员比单独工作时努力程度降低的情况 (George, J.M., 1992)。例如社会懈怠可能涉及员工在头脑风暴会议中付出较少的努力。政治行为或战术是指那些使用影响战术的非正式行为,特别是在就如何达到期望目标这个问题存在选择性或冲突性的情况下发生。政治行为也许包括使用一个或更多以下影响战术:逢迎、向上呼吁、自信与魄力、理论、联合和交换(Schriesheim, C.A., & Hinkin, T.R., 199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