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护理2014年lO月第12卷第3O期(总第339期) ・ 2859 ・ 本科护生无菌技术操作考核中常见问题的分析。 张小丽,李冰。汪凤兰,邢凤梅 摘要:从本科护生无菌技术操作考核现状出发,分析今后本科护生在校基础护理实验学习阶段存在的问题,评估专业教育的结果, 以进行护理教学的改进,提高护理实验教学质量,加强本科护生・临床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本科护生;无菌技术;考核;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doi:lO.3969/j.issn.1674—4748.2014.30.044 文章编号:1674—4748(2014)30—2859—02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 2.2.1铺无菌盘时治疗巾污染在考核中有17名打 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 开治疗包时污染,主要是打包时手污染包裹无菌面,或 技术。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 者是将包裹从手中滑落,以及包带放置不正确,从包内 技术l1],它贯穿于各项日常的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如 取出无菌巾后,没有及时按原折痕包好,松垮透气。铺 外科手术、注射、输液过程中需防止细菌进入伤口,导 无菌盘时有25名护生的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无 尿过程中也涉及无菌技术的应用,以防止发生泌尿系 菌治疗巾的内、外面来向外折叠,从而使内面被污染。 统逆行感染,保证病人的安全。为了进一步规范无菌 未注明开包时间。 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形成无菌观念,通过对 2.2.2戴脱无菌手套污染考核中有49名护生出现 我院2011级91名在校本科护生在无菌操作考核中存 手套污染。包括取出手套时未戴手套的手插人手套反 在的问题进行整体评估,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 折处取第一只手套;戴上手套的手将另一只手套上端 出应对策略,进一步规范护生的护理操作流程。 反折处,往衣袖上套时出现拇指接触手套内面或衣服 1 资料与方法 衣袖而造成污染;手指不能正确对准手指套而造成手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级护理专业已完成基 指在手套内调整困难,动弹不得;脱手套时手接触污染 础护理实验无菌技术课堂教学和经过开放实验室反复 的手套外面等。 练习初步掌握该项目流程的91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 2.2.3操作后处理不当体现在用物分类处理不当, 象,其中女85名,男6名,年龄21.36岁±1.20岁。 清理物品不符合要求。 1.2考核方法 实验员在模拟操作台准备好相应操 2.2.4无菌观念不强 ①跨越无菌区。在考核中有 作物品,教师参照《护理学基础技术操作常规(中英文 22名护生使用持物钳时跨越无菌区,无菌区与非无菌 版)》 和《河北省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基本技能操作标 区界限不明确、持钳方法不正确,无菌持物钳倒转,并 准及评分方法(2013版)》手册中的无菌操作评分标准 触及容器的边缘和外部。②无菌物品低于台面。在考 制定的考核单对护生进行考核。将考核内容设计成表 核中17名护生无菌物品低于台面。主要是缺乏无菌 格,考核内容包括准备、实施、评价质量标准3部分,准 意识,在操作过程中将手套及手中的无菌物品低于操 备质量标准15分,包括评估、操作者准备、物品准备和 作台或是操作时超出无菌范围。 布局。实施质量标准75分,包括铺无菌盘、取无菌溶 2.3其他方面的不足 ①心理素质较差。部分护生 液、戴脱无菌手套、操作后处理。评价质量标准1O分, 在考核时较紧张,如使用无菌持物钳时手颤抖致使无 包括熟练度、意外事故、时间要求和理论问答。满分 菌物品掉落,不能以平常心应对考核。②应变能力较 100分,每项定出得分与扣分标准,根据护生操作情况 差。部分护生在考核中出现自己已发现的错误时(如 逐项扣分。 未铺好无菌治疗巾就准备放治疗碗)不能及时应对 2存在的问题 处理。 正确掌握无菌技术是预防院内感染和保证病人安 3应对策略 全的关键,护生必须理解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在本次 3.1加强无菌观念 良好的无菌观念和无菌技术操 无菌操作考核中,91名护生在5个方面共出现157人 作是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只有 次不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错误,其中部分护生发生2次 具备很强的无菌意识,护生才可能随时提高警惕,避免 或3次错误。因此在计算时按人次数确定比例。 污染的发生。护生作为初学者还未接触临床,无菌观 2.1 操作前准备不足 准备工作不充分,有21名 念薄弱,无菌物品的污染难以通过肉眼分辨,模拟操作 (23.0 )护生在进行操作前未洗手或未按七步洗手法 即使违反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也不会出现严重后果,导 来洗手,有3名(3.29 )护生未戴口罩就准备物品并 致护生的认知只停留在对无菌技术理论概念的理解。 开始操作。 所以要让护生充分认识到无菌技术在治疗护理工作中 2.2实施中的不足 的重要性,做到自觉、牢固地树立无菌观念,并不断把 1)为河北省教育厅课题,编号:2012GJJG082;河北联合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课题,编号:2013HLQ04。 CHINESE GENERAI PRACTICE NURSING October 20l4 Vo1.12 No.30 无菌技术内化为自己的职业素质_4j。 3.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操作能力 就护生而 言,操作需要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反复的训练过 程。需要严格地遵守操作规程,在教学中可以用图片、 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手段向护生展示临床上真实的案 对,出现手忙脚乱、重复操作、污染无菌物品的现象。 因此,老师应增加平时考核次数,督促护生相互考核, 提高护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给予学生反复练习的机会, 以提高护生应考时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O12 1 90. 例,提高操作时的警觉性。手套卷边、污染多数是由于 操作手法不熟练、缺乏方法技巧,即使非常小心也无法 避免污染的发生。分步骤示教,动作规范[5],及时纠正 训练过程中的错误,使学生掌握操作技巧。部分学生 眼高手低、心浮气躁、操作时流于形式,应加强护生基 本功的训练,适当增加训练课时[6],增加开放性练习时 间,鼓励护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操作训练,相互学 习和考核,使护生达到心到手到的熟练境界。无菌观 念不是很快就能养成,无菌原则的应用也不是短期的 课堂教学能完成的,课后大量的练习是掌握无菌技术 必备的途径之一_3 。 [2]李建民,邢凤梅.护理学基础技术操作常规(中英文版)[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7—91. [3]苏琳,张杰.五步课堂三步课后教学在无菌技术操作中的应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6):635—637. [4]李欣.强化护生无菌观念的教学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 (3A):92—93. [5]曹蕾.在无菌操作技术教学中示教次数与教学效果关系的探讨 [J].护理研究,2005(1lC):2530—2531. [6] 彭吟春.常见护生无菌技术操作错误及分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09,8(1):135—136. 作者简介 张小丽,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单位:063000,河北联合大学 护理与康复学院;李冰、汪凤兰、邢凤梅单位:063000,河北联合大学护 理与康复学院。 (收稿日期:2014—03一) 3.3锻炼心理素质 护生在考核过程中有不少人出 现了或大或小的紧张的现象,有的甚至出现手发颤导 致物品掉落的现象。当出现差错时又不能及时正确应 (本文编辑郭海瑞)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风险分析与对策 吴美华,彭风云,陈安华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风险,分析风险护理方法对心血管内科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 2O13 年12月作为临床实验阶段,每阶段随机抽取30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阶段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实验阶段(观察组)给予风 险护理,对比观察两阶段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护理风险发生率(5.OO )更低,其焦虑程度更低(40.25分±5.58分), 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低(46.36分±7.85分),与对照阶段病人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病 人临床护理风险较多,使用风险护理方法有助于降低临床护理风险,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风险护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4.30.045 文章编号:1674—4748(2014)30—2860—02 护理风险是指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影响病情 好转的一切不安全事件。由于心血管疾病病情变化快 且复杂,加之住院病人多为老年病人,其在生理与心理 方面均存在着特殊性,外界环境与疾病本身的改变,都 会影响病人治疗的安全性 ]。为了更好地提高心血管 内科病人的住院安全,本院采用了风险护理措施,现报 告如F。 1 资料与方法 例;年龄42岁~81岁(58.53岁±10.77岁);疾病种 类:高血压75例,冠心病75例,心律失常36例,扩张 性心肌病34例,肺源性心脏病24例,风湿性心脏病 28例,其他28例;合并有糖尿病33例,合并肝肾功能 疾病22例,合并肺部感染13例。两组病人性别、年 龄、疾病类型和合并症等差异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一2013年12月作 为本次实验的临床实验阶段。每阶段随机抽取300例 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照阶段(对照组)300例病人, 男160例,女140例;年龄41岁~82岁(58.62岁± 1O.24岁);病人的疾病种类:高血压76例,冠心病74 例,心律失常38例,扩张性心肌病32例,肺源性心脏 病27例,风湿性心脏病23例,其他30例;合并有糖尿 病38例,合并肝肾功能疾病26例,合并肺部感染11 例。实验阶段(观察组)300例病人,男167例,女133 1.2.1 对照组 病人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方法,包括观 察病情的变化、遵医嘱给予病人各项治疗性操作、提供 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工作。通过对照阶段本科护理风 险案例的分析,制定相应的,以预防为主的风险护理, 主要措施如下:①根据病人的疾病情况、健康状况及年 龄等进行综合评估。将病人按高、中、低危进行分层管 理,如急性心梗病人、年龄大于80岁的病人、合并行动 障碍等潜在风险的病人纳入高危组,增加护理力量,重 点做好防坠床、防摔、防意外措施。②加强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