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课外访万家

课外访万家

来源:榕意旅游网
“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是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它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重要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它是联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保证学校“两条腿”平衡走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这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2011年11月我参与了访万家活动,一路走访下来感触颇多。

这使我很揪心----监护人不懂得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有一位家长----祖父:误认为孙子很聪明,因为小学回家不怎么学习也有好成绩,上中学后满以为也能这样;当看到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认为是孩子不适应老师,也许是老师的教学存在问题,也许是老师没有关心孩子。我说:“你对您的孙子并不了解,您的孙子周日到校很早却进了网吧、您每周给的小用钱不少却没有派上正当用场。您只关心他的吃穿,关照他不干坏事,却忽视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这几乎是所有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人所犯的通病。当我在家访中谈起这个问题时,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下子又进入另一个误区:希望有好的方法一下子能解决问题,企图一劳永逸。这些孩子在家里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不帮家里干一点儿活,整天坐在电视机前或者进了网吧。祖父母宁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干一点儿活。对孙子的错误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说教,没有督促改正。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良的习惯。祖父母的溺爱导致很多天赋好的孩子没有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这就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这使我很痛心----对孩子关心不够

李胜----一位非常内向的男生,一家四口人,父母亲外出打工,孩子完全缺乏监管,此刻我深深自责,感到我们的工作做得很不够,对孩子关心也很不够。 这使我很舒心----学生们茁壮成长 当我来到童新竹家时,我站在窗户下看了很大一会,发现她正在钻研的数学,一会儿冥思苦想,一会儿奋笔疾书,这么勤奋的孩子何愁不出成绩。我问他父亲:子归帮不帮家里干活?“学习累了,就帮我们干活-掰棉花,锄草,喂猪等等。”他的父亲高兴地说。我说:“子归,这次期中考试成绩很好,有没有信心让你父亲更高兴,明年中考考取一中火箭班?”“老师,我有信心!”“从现在起,你就特别要把弱科英语突击上来,优势学科数理化要发扬光大。”“老师,我正在努力。”

当我来到李胜家时,老远就看见他和母亲在地里捡棉花。我问她母亲:李胜白天帮你们干活,什么时候做家庭作业?他母亲自豪地告诉我:“她每天晚上学习到很晚。”“李胜,你知道这次期中考试是第几名吗?”“不知道。”“全校第七十三名。”“呀!”她高兴得几乎跳起来了。这是她进学校来的最好成绩,也是她不断勤奋努力的结果。我说:“李胜只要你上课注意力还集中一点,你的进步会更大。”李胜明白我说的什么不住的点头说:“老师,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这让我感到自豪——责任重大

当我来到孩子们家时,他们和家人一起热情迎接;当我离开孩子们家时,他们和家人又热情挽留,真诚相送,送了很远很远。从他们的行动中、从他们的话语里、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到的是一种信任,一份放心,一份期待。这种信任让我感觉到受人尊重,心里充满了自豪;这份放心对我而言又是一种鞭策;一份期待----学生家长对知识的渴求多么强烈,这又使我感到责任重大,对我而言更是一种动力,我要无愧于家长和孩子们。它促使我在讲台上、在走访中为教育事业倾心奉献。

冯明

“课外访万家”家访手记

近期,我校开展了“教师课外访万家”的活动,为了响应这次活动,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提升自己工作服务水平,我和华老师分别对艾小康同学、余聪同学、郭木齐同学进行了家访。通过对这些同学的家访,使我获得了对同学各方面现况的更加深入了解,体会到了家长与教师沟通的重要性,发现了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优点和不足,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现将本人进行家访的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本次家访第一站郑帅威同学家,该生是一位成绩很好的学生,在校成绩、品德等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他家住在金台街。家访过程中,得到了其爷爷的热烈欢迎和积极配合。我们了解到,她家里有五口人,每年的经济收入还比较稳定。据家长反映,该学生很聪明,爱学习,性格比较开朗,也有很强的自信心,每次都是完成了学习任务,才会去玩。但有时比较马虎,喜欢意气用事。交谈过程中,家长一再希望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希望学校对学生更加严格的管理,希望学校能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或者竞赛,能让他们相互竞争,相互学习。

家访的第二站是周凡杰同学家,该生成绩不算好,但是学习态度不错,家住金台村。但其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是一位留守学生,据其外公反映,余聪同学学习兴趣较大,在家能尊敬长辈老人。性格很内向,不愿意和别说话总喜欢把什么事都埋在心里。希望老师多和孩子交流谈心,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在学习上能给予更多的帮助。但家庭比较贫困,父亲身体长年不好,希望学校在各方面照顾余聪同学。

第三站我到了叶创业同学家。他的家在金台村北街201号。住在一个很旧的平房里,家里很简陋。该生的家庭情况很特殊,她家里有四口人,同学在学校对学习没什么兴趣。很贪玩,有时也不听讲,喜欢做小动作。了解他的情况后,我们的内心都很沉重,感到心酸。我们想得很多,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老师应给予她更多的关爱,更多的鼓励。

通过此次“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的开展,我得到了如下的体会。 第一,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在家访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家长对老师有很多的话要说,但是平时却难以有机会坐在一起来交流。家长们的很多想法对教师学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教师一些建议对家长知道子弟学习也很有帮助,所以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加强家校联系的重要性。

第二,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在家访中,我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管理。很多家长说:“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管得严一点没事的。”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必须以十分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此次家访,我得到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更好的搞好自己的教学工作而不断探索!

冯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