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分中药的双向作用

部分中药的双向作用

来源:榕意旅游网
部分中药的双向作用

部分中药的双向作用

1、桑叶:小剂量(10g)发汗,“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大剂量(20~30g)止汗。

2、枳实:小剂量(10g)降气;大剂量(20g)升气(补中益气汤中常加此药,可以增强升提之效)

3、鹿茸:小剂量有增强心肌收缩作用;大剂量反而抑制心肌的收缩。

4、黄精:升高血压剂量要大(稳压汤用到30~40g)。 5、玉竹:强心剂量要小(10~20g),过大反而引起期外收缩。 6、川芎:小剂量(5~8g)有活瘀止血作用;大剂量(15~20g)作用相反,可使子宫平滑肌麻痹,停止收缩。

7、黄芪:利尿作用15g左右;10g以下无利尿作用,30g反而使尿量减少;补益作用20~40g左右,但只限于配对复方(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之类),其它处方12~15g足够。

8、桂枝:3~5g有补血作用(升高血色素);10g有通阳化饮作用(常配茯苓);15g以上有温经通络作用(常配制川乌)。

9、益母草:用作养血,6g左右(童子益母草最好);用作止血,10g左右;用作活血,15g左右;用作抗肾炎、利尿、降压、消肿、消除蛋白尿,鲜品180~240g,干品50~120g左右。

10、三七粉:小剂量(3~5g)止血(云南白药);中剂量(8~10g)活血(三七片);大剂量(10~15g)破血(扩张血管而影响凝血)。

11、鸡血藤:用作补血,10g左右;用作活血,15g左右;用作化瘀、定痛、通经、达痹30g左右(这点大家可能深有体会)。

12、附片:用作温补行经,6g左右,用作温阳涤饮,12g左右;用作祛寒定痛,15g左右。 (注:南方有一名医用作回阳救逆100~200g1日量,非一般剂量,不可轻试)。

13、大黄:健胃助纳5g;凉血止血10g;清热通便12~15g;逐痰降火15~20~30g。若打粉外用,另当别论。

14石菖蒲:量轻(6~8g)宁心通脉(养心);量大(12g以上)反导心气(伤正,因是芳香之品)。

以上是根据临床观察和应用心得以及参考实验所得,请同行们验证及指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