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教学中,七年级语⽂期中试卷分析教学容易被忽视,下⾯是店铺为⼤家精⼼推荐的七年级语⽂期中试卷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期中试卷分析范⽂⼀
2011-2012上学期语⽂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为今后更加扎实地开展语⽂教学,进⼀步树⽴质量第⼀的教学意识,作为七年级语⽂教师我在认真分析试卷的基础之上,以七年级的期中语⽂考试成绩,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个客观的分析,现分析如下:
⼀、数据分析
本次考试,我所带班级共有2个班级98名学⽣参加考试,考试的数据分析情况如下: 90分以上2⼈,80分以上14⼈72-80分共13⼈。及格率太低。 ⼆、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考查范围为七年级语⽂上册1-3单元课⽂与综实践活动,试卷由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古诗⽂阅读与记忆、课外阅读及写作⼏⼤板块组成,分别考查了学⽣知识积累、分析理解、语⾔运⽤等能⼒。同时,此套试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标原则,整个题⽬的设置科学有序,基础知识30分,古诗⽂阅读19分,课外阅读21分,写作50分,分值分配合理,能够从学⽣的得分来反馈学⽣的读写听说能⼒。这⼀思路既考查了⽼师平时教学的情况,⼜检测了学⽣的掌握程度,旨在检验⽼师在教学中是否⽤好例⼦、⽤活例⼦、⽤⾜例⼦。综上所述,本次调研考试的命题思路:以教材为蓝本,以课内为重点,强调双基,注重运⽤,突出考查能⼒。
三、考情分析
(⼀)积累与运⽤(满分30分)
本次考试,从学⽣的答题情况来看,做得好⼀点的是“基础知识积累与运⽤”部分,下设计七个⼩题,总分为30分。
1.【满分2分】本题是单纯的根据拼⾳写汉字和在括号内注⾳。
此题总体上得分情况不好,绝⼤多数学⽣失分,最令我吃惊的就是部分学⽣竟然连基本的拼⾳都不会,可见我们学⽣⼩学的基础很差,由此我也得到个感悟汉字教学应该成为⼀种经常化,要及时检查,经常巩固。
2.【满分2分】 本题是改正错别字的题型
此题得分情况不好,主要是不能准确发现错别字,并改正,对形近字的模棱两可是失分的主要原因,说明要加强形近字的辨析,和错别字改正的训练。并让学⽣形成⾃⼰的错字集,要让学⽣有意识的积累!
3. 【满分2分】 本题的对加点字意思解释的题型
此题得分情况也还是不太理想,可见这些基本功仍然没怎么打好,仍然需要对基本功的再次强调。 4. 【满分2分】 本题是填写恰当词语的题型句,但还有部分同学没能掌握课⽂,由此题可见学⽣平时还要把基本功放在“读”上。
5. 【满分2分】 本题是修改病句的题型
此题主要2个病句,都是平时最常见的病句,1题是“在···的过程中”和“使”字的重复使⽤的病句。2题也是最常见的“提⾼与⽔平”相搭配的题型。但是还是有些同学对这⽅⾯的知识掌握不太好,可见平时还是学⽣⾃我总结的太少,应教会学⽣如何学会⾃我总结。
6,【满分2分】 本题是⾃我发挥的题型,也是送分的题。本题得分率较⾼。 7. 【满分2分】 【满分6分】本题考查学⽣对课本诗⽂积累的掌握。
此题得分较平常单元考试的诗词题,有较⼤进步,主要原因是平常默写注重了落实,学⽣注意了错别字,这是以后应该坚持的!
第⼆部分的阅读理解第⼀篇选段是出⾃课内?《论语》⼗则。满分为19分,下设有8个⼩题。 第8题,【满分2分】是对作者相关的基本常识的填写,考察的是对孔⼦的基本了解,本题得分率达到99%。
9. 【满分2分】本题是对本⽂中通假字的总结和解释,本题得分率也达90%多,也有部分学⽣没看清题,忘记对该通假字进⾏解释。
10-15题。主要是对本⽂基本知识的考核,部分学⽣未能准确把握本课。仍需加强⽂⾔⽂的赏析提⾼。
第三部分的阅读理解的选了2篇课外阅读,其中有⼀篇是说明⽂的解析,该题总分21分,得分情况很不理想,得15分者不超过80⼈,均分在10分左右。最⾼得分18分,最低得分4分。此题共设8个⼩题,第1题⽤⾃⼰的话概括⽂章主要内容。由于七年级学⽣课外阅读练习较少,阅读能⼒有待提⾼,在做题中对⽂章的内容把握得不准,只是概括表⾯意思没有体会到本⽂的重点能够回答完全正确的极少。
第四部分就是作⽂,本次作⽂是以“⾯对----,我选择----”为题⽬的,要求在横线出补充完整题⽬,⽂体不限,600字左右。但本次作⽂整体情况不好,能得到优分的学⽣⽐较少。从写作实情分析,⼤部分学⽣写作能⼒较差,不能认真审题,没有写⾃⼰理想的⽣活或环境。⼤部分学⽣书写不太⼯整,语⾔表达空流畅,结构思路不很清晰。平均得分在34-36分。
四、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建议
综合本次考试,我们发现尽管有许多值得令⼈欣喜的地⽅,但同时也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意的地⽅。具体表现在以下⼏个⽅⾯:
1、对课⽂的例⼦作⽤重视不够,对阅读未过好“四关”
古诗⽂阅读和课内阅读选⾃课内,从答题的效果来看,部分学⽣对教材还不能熟练掌握,不能灵活地运⽤所学的知识,也许是⽼师没深钻教材,也许是教师没很好的把握教材的⽬标性、指向性。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充分的利⽤例⼦来举⼀反三,那么,这⼜从何谈起语⽂读写听说迁移能⼒的培养呢?因此,教师要在⽤好例⼦、⽤⾜例⼦、⽤活例⼦上下功夫,切忌在教读课⽂中蜻蜓点⽔,⾛马观花。要把知识点落到实处。将“字词关”、“课⽂关”、“背诵关”、“练习关”扎扎实实落实到位。
2、学⽣的语⾔运⽤能⼒差,要在多读、多听、多说、多写中提⾼语⾔运⽤能⼒
本次考试阅读理解部分共有40分,能够得到35分以上的学⽣不到总数的15%,⼤多数学⽣得分在30分左右。特别是语⾔概括能⼒、整体把握⽂章⼤意的能⼒尤为⽋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以教材为基础,并加⼤对学⽣的课外阅读训练,提⾼学⽣对语⾔材料的感知理解能⼒,培养学⽣独⽴思辨的习惯。
3、要进⼀步夯实语⽂基础,使学⽣形成良好的语⽂学习习惯
从本次考试的情况看学⽣的语⽂基础并不牢固。从书写的情况看学⽣的语⽂学习习惯还要进⼀步加强,学⽣在进⼊七年级之后,还没有从⼩学的贪玩,马马虎虎的学习习惯中改正过来。因此对学⽣语⽂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知道“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课⽂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
4、加强古诗⽂⾔⽂教学,让学⽣积累⼀定数量的⽂⾔实词、虚词。
新的课标对古诗词⽂⾔⽂的篇⽬增多,⼒度增⼤,⾜见对经典古诗名著的重视。特别是七年级要培养学⽣的对⽂⾔的兴趣,打好⽂⾔基础。从本次考试看,学⽣对⽂⾔的词句的掌握不是很牢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强化⽂⾔实词、虚词的教学,要引导学⽣理解、诵读,形成良好的⽂⾔语感。
5、进⼀步加⼤语⽂与⽣活的联系,关注⽣活中的语⾔现象,提⾼学⽣的语⾔⽂字处理的实践能⼒。
从本次试卷来看,很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查,这对七年级学⽣来说是⼀种新的题型,学⽣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从做题情况来看,有部分学⽣的平时的语⾔现象积累不够,记忆不牢,运⽤不活,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参加综合活动,主动参与,增加积累。
6、写作⽔平急待加强,作⽂要“认认真真地写”,“多”出效果,“多”出成绩。
本次作⽂考试,⾮常明确的告诉学⽣写作内容,但学⽣不知道究竟怎样来紧扣题⽬的要求,在写作过程中没有考虑作⽂的⾏⽂思路,选词造句没有锤炼,写出来的⽂章没有表现⼒。因此在下⼀阶段要加
⼤写作的技巧与语⾔的表达训练,在练中提⾼写作⽔平。
七年级语⽂期中试卷分析范⽂⼆
⼀、基本情况分析
1、到考⼈数:38 到考率:100% 2、及格⼈数:25 及格率: 65.7% 3、达A⼈数: 11 达A率:28.9% 4、总 分:3785分 平均分:99.6
5、各分数段情况: 分数段 130以上 120-129 110-119 100-109 90-99 80- 70-79 69以下 ⼈ 数 3⼈ 8 ⼈ 11⼈ 0⼈ 3⼈ 2⼈ 3⼈ 8⼈
⼆、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六⼀⼆三单元的知识,命题紧扣教材,侧重点也符合课标的要求,同时试卷题型多样、题量适中、难易程度也适中,基本上既能考察优秀学⽣的学习⽔平,也兼顾了学困⽣的特殊情况。
试卷共有三⼤部分:⼀、语⽂知识积累与运⽤(30分)共4⼤题 ⼆、阅读(60分)共4⼤题(前三题为课内题,最后⼀题为课外题) 三、作⽂(60分)(此次为半命题作⽂) 试卷难易度⽐ 1:1:8 三、学⽣答题分析
本次考试,⼤部分学⽣基础知识掌握得相对扎实,但⼏个后进⽣的成绩还不能令⼈满意,甚⾄出现空⽩卷,平均成绩相对去年考试成绩有所退步。
(1)语⽂知识积累与运⽤(32分)
总得分919.5 平均得分24.5 得分率75.6%
最⾼得分 31(⽂涛、⽯满、阿浩、婷婷) 最低得分姚锋6分,志超9分冉阳4分
主要考查知识点:1、常⽤汉字字形与拼⾳ 2、词语解释3、现代⽂和古⽂的背诵与默写 4 综合性学习(有关追星的相关题⽬与名⾔名句)5、名著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相关题⽬)
存在问题:
1、未能正确给多⾳字“隽”注⾳,或者记错,如廖鑫
2、不能正确解释“粼粼”的意思,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师平时在授课中也要注意对字词的解析,加强学⽣的理解。
3、课⽂默写古诗词,错别字失分严重,满分12分,平均扣2分,失分率16.8%。
⼀个错别字0.5分,有部分同学会背诵,却不会正确书写,最⾼的扣了4分8个错别字。诗词填空出现错位,上下句填错及少字漏字。如“濯清涟”写成“濯青莲”“中通外植”写成“直”,“提携”写成“隽”,”天涯”写成“天崖”。
4、综合性学习满分7分,平均扣1.9分,失分率27%,得分率73%,相对以前来说做得⽐较好。学⽣能理解题意,说出⾃⼰的想法。有关“天才”的名⾔出错较多。
5、名著阅读中,鲁滨逊的“硬”主要表现在哪⾥?结合原著的⼀个⽚段具体说明。学⽣不能写出对“硬”的理解。⽚段的举例也⽐较浅显,语⾔较平铺直叙,内容不具体。有个别学⽣就放着空⽩,主要原因是没有阅读书籍。如炜彬,冉⿍,志超。
(2)阅读(58分)
(⼀)古⽂《⼝技》分析(17分)
总得分 366.5 平均得分9.6 得分率56.7% 失分率43.3% 最⾼得分 ⼩丽15分 最低得分志雄,冉阳0分,志超2.5分
主要考查知识点:《⼝技》的作者及出处,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翻译,重点句⼦的翻译,对课⽂内容的理解,课⽂正⾯描写和侧⾯烘托的写作⼿法。
存在问题:
1、⼤部分学⽣做错都是把作者和出处写了错别字“嗣”和“虞初新志”的“虞”。 2、实词翻译不准确,基础知识不牢固。 3、翻译句⼦不完整。
4、第六单元的古⽂是开学学习的,时间较长,学⽣缺少复习,遗忘较多。
5、选择题3分,有⼀定的难度,回答正确的屈指可数,选⽂的内容共写了三个声⾳场景,⽽B选项虽然本⾝没有问题,但概括并不全⾯,很多学⽣只从选项找⽑病,⾃然就容易犯晕,随便乱选。
(⼆)现代⽂《⽩鹅》阅读分析(18分)
总得分 355分 平均得分9.3分 得分率51.9% 失分率48.1%
最⾼得分 闽开、绮梦、婷婷17分 最低分志雄,志超,柏全,姚峰0分
主要考查知识点 对⽩鹅四个⽅⾯特点的概括, 课⽂当中作⽐较的写作⼿法及作⽤, 描写⽩鹅吃饭时的⽐拟句分析其形象性, 课⽂语⾔幽默诙谐的写作特点。
存在问题:
1、句⼦在结构中的作⽤,还有⼀部分学⽣不能理解题意,乱答。“更”针对什么⽽⾔,全班只有闽开和娄⾦龙回答正确,其余的不是没有联系上下⽂理解,就是空⽩。
3、学⽣综合阅读分析能⼒较差,平时没有认真听课笔记,下课⼜没认真复习。第12⼩题是练习卷上的题⽬。也是课⽂讲解的重点。有些学⽣表达能⼒较差,不能进⾏概括分析。
4、卷⾯涂抹,字迹潦草,没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课外阅读安宁的《⼀张难忘的取款单》阅读分析(23分) 总得分 571分 平均得分15分 得分率65% 失分率35%
最⾼得分阿浩、⽯现23分 最低分志雄,志超,柏全,姚峰、冉⿍0分
主要考查知识点 概括选⽂的主要内容 ,对课⽂重点语句的理解, 发挥想象补充句⼦, 对⼈物形象的概括和分析, 拓展我对⽗亲的祝福。
存在问题:
1、概括不简洁,有些同学就直接摘抄课⽂的原句。
2、没有读懂选⽂,理解错误。如秀川回答⽗亲是否真的忘记去取钱了?答成忘记了
3、课⽂如何刻画⽗亲的形象抓住了那些细节描写。有不少同学找不出来。不能从描写⼈物的动作、语⾔、外貌等⽅⾯来找答案。⽂涛就简单写“⽗亲是⼀个⼼细的⼈”。
4、祝福的⽅式和祝福语,有个别同学回答不完整。如闽开,丽雯等。 (3)作⽂(60分)
总得分 1558 平均得分41 得分率68%
最⾼得分 52分(娄⾦龙 ) 最低得分 2 (姚峰)(只写了个标题)
1、命题作⽂以“我收到了⼀份厚礼”为题,写⼀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
存在问题:
1、作⽂的审题、选材、⽴意、⾏⽂上都存在问题。此次作⽂选材⽐较宽松,贴近学⽣⽣活,学⽣应该感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但部分作⽂思路不清,所选内容低幼化倾向严重,⽆新颖感。整个班50分以上的优秀作⽂屈指可数,寥寥⽆⼏
2、学⽣在选材上落⼊窠⾅,不能想别⼈没想到,写别⼈没写的。⼤部分都是写⽣⽇时如何收到礼物,得到什么礼物。以致事件⽼套,内容不具体,事件的描写缺少必要的场景描写和⼈物形象的描写。表达内⼼的喜悦之情,不能把感情,⽴意进⾏升华。
3、再加上部分学⽣字迹潦草,卷⾯不整洁,段落层次不清晰,篇幅太少。如志超、春霞写三百多个字,张志雄、曾丽雯的字潦草糊涂,梁芬的作⽂错字连篇、张露完全就离题万⾥。
总体来看,这张试卷完成得不够好,拉班级平均分的是这些后进⽣,如志超、张露、黄炜彬、姚峰、柏全、冉⿍同学卷⾯放空较多,从前不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学习态度是消极,学习被动,遇到不会做就不愿思考,有畏难⼼理,加上平时上课不认真,对学习没有信⼼,没有兴趣,以⾄于成绩不理想。
四、在今后教学中采取的措施
1、引导学⽣⽴⾜教材,充分利⽤好教材资源,夯实语⽂基础,包括汉字书写、字词积累运⽤、⽂体知识、古诗⽂积累、名著阅读等⽅⾯内容。
2、引导学⽣加强语⾔表达(⼝头语、书⾯语)基本功的训练,⿎励学⽣把话说完整,能准确、顺畅、有创意地表情达意
3、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学⽣阅读的兴趣,课堂上留给学⽣充分的时间读书,引导学⽣⾛上⾃主学习的道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要强化作⽂基本功训练。作⽂要有指导,有多种形式的练笔,要及时批改及时讲评反馈。坚持办好班级魔法营周报,时常搞⼀些激励活动,调动更多的学⽣的创造积极性。
5、阅读和写作本来就是语⽂教学难以突破的瓶颈和顽⽯。阅读教学要充分利⽤好教材这个“例⼦”,进⽽向课外阅读延伸,尽量训练到位。教学中要夯实基础与培养能⼒并重,强调学习过程与⽅法,重视对话过程(既和⽂本对话⼜和学⽣对话),少灌输多点拨,少讲解多训练,少责备多激励。
6、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促进学⽣的发展,培养学⽣语⽂素养为⽬标,扎扎实实,创造性地开展⼯作。
7、⽼师讲解古⽂应多注意讲究教学⽅法,多总结归纳和介绍学习⽅法技巧。
七年级语⽂期中试卷分析范⽂三
紧张⽽忙碌的半学期已过去了,成绩也已揭晓。有苦有乐,有付出才有收获,现把本次考试卷⾯分析如下:
⼀、试题分析
本次语⽂测试的内容⼗分丰富,从⾳节的拼读和书写到根据拼⾳填写词语,从近、反义词到成语,从课⽂默写到修改句⼦,从阅读到写作的练习,涵盖的知识⾯⾮常⼴,⽽且有⼀定的深度。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注重对学⽣能⼒的培养。从答题情况来看,虽然学⽣对半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较理想,但从中也暴露出⼀些问题,现将本班教学上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简要分析如下:
1、既紧紧依纲扣本,⼜注重知识拓展与能⼒的考核。此次试题,紧扣教材,从“知识与积累”到“理解与感悟”,⽆⼀不考查学⽣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但⼜不唯“教材”,依托教材内容向外延伸,体现语⽂⼈⽂性与⼯具性的统⼀。
2、衔接⽣活,激发学⽣表达欲望
这次写作,选择了“⼆⼗年后回故乡”这⼀话题,⼀⽅⾯运⽤启发性的语⾔,开阔学⽣的思路,极⼤地激发了学⽣的表达欲望,⼜给了学⽣⼴阔的想象空间,避免了学⽣写作的模仿、抄袭,真正考查了学⽣作⽂的真实⽔平。加强了语⽂“⽣活化”的引导。
3、注重知识的积累与运⽤。
4、注重对学⽣各种综合能⼒的培养。本试卷就注重了对学⽣综合能⼒的培养,紧紧靠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向听、说、读、写靠拢,培养了学⽣听、说、读、写的综合能⼒,有利于学⽣综合素质的提⾼。
⼆、优点主要表现在:
1、基础知识⽐较扎实牢固,应⽤灵活
拼⾳:⾸先学⽣能根据拼⾳将⼀类字、词规范地书写出来,并且做到了笔画清楚,结构端正,正合率达到95%。其次,学⽣对课⽂中出现的⼆类字词能够做到认读准确,因此能很正确地将⾳节与词语连接起来,正答率为94%。
2、字词:、
在本次字的测试中,主要考察了学⽣对⽣字的掌握和词语的积累。本次测试对于词的考点主要体现在:近义词、反义词、成语的补充等。其中,掌握⽐较好的是成语的补充,只有个别学⽣因为汉字书写错误被扣分。其次,反义词和填上合适的词也不错,能够认真的分析词语,并且根据要求做答。
3、写作逐渐有所提⾼
在写作⽂的时候,⼤部分学⽣能够⽤⽐较完整的句⼦来表达⾃⼰的想法,并且可以熟练的使⽤常⽤的标点符号,有的学⽣还能加上⼀定的修辞⼿法,让⾃⼰的作⽂更精彩。
三,存在问题:
1、 基础没打好,个别学⽣拼⾳不过关。
2、 ⽣字掌握不扎实。看拼⾳写汉字,有学⽣个别字不会写或写错。
3,学⽣做题粗⼼,不够认真由于学⽣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逻辑思维训练,考查学⽣对短⽂内容准确理解能⼒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还测查了学⽣对⽣活中的语⽂知识是否掌握的牢固。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分析能⼒,失分较多。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看,学⽣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5、学⽣学得太“规范”。
透过整张试卷,不难看到我们学⽣学得太“规范”化,以⾄于对⼀些开放性题⽆所适从,没能真正读通、读懂、领会。更有甚者,部分学⽣不愿读题,凭⾃⼰的感觉,想当然地回答。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语⽂教学:⽼师捧着教科书、教参费⼒宣讲,学⽣⼼不在焉地似听⾮听,似答⾮答,似练⾮练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教学⽬标落实不够,训练⼒度不够。难怪课堂上教师讲得累,学⽣学得累,收效⼜甚微。这种⾼投⼊低产出的语⽂教学是不是应该彻底加以改⾰了。
四、努⼒⽅向:
依据此次考试的命题导向,结合我校学⽣实际,在今后的语⽂教学中,要做好以下⼏个⽅⾯的教学⼯作:
1、依纲扣本,深⼊挖掘丰富的语⽂课程资源,继续将学⽣引⼊更⼴阔的语⽂学习空间。重视学⽣能⼒的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学⽣智⼒和培养学⽣能⼒贯穿在整个⼩学语⽂教学的始终。
2、紧扣训练重点,以教材为主,教给学⽣⽅法,多提供阅读材料,培养学⽣独⽴阅读能⼒。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汉语拼⾳、字、词、句、阅读、习作、⼝语交际是最基础的知识,这些知识是进⼀步学习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必须切实学好。引导学⽣去探索,正确理解,多积累。在教学中,既要使学⽣学到知识,⼜要重视学⽣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3、正确处理因材施教的关系。⼩学语⽂教育是母语教育,更是基础教育。因此,⼩学语⽂教学必须⾯向全体学⽣,根据学⽣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继续扎实基础知识教学,严格把关,绝不放弃⼀个差⽣。
4、注重知识的积累与运⽤,重视学⽣的理解感悟能⼒的培养。 5、教育学⽣认真读题,冷静分析,养成认真的答题习惯。
6、加强课堂教学的⾃我反思。要把“知识教学”变为“发展教学”,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为师⽣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让学⽣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真正实现师⽣互动,从⽽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总之,要教好语⽂,让学⽣真正学好语⽂,我们语⽂教师必须本着⼀颗积极探索、努⼒钻研的⼼去不断努⼒、不断提⾼⾃⾝素质,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