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语文句型练习

小学语文句型练习

来源:榕意旅游网
小学语文句型练习

一、句式变换

(一)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

(二)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把肯定句改为否定句非常简单,直接在表示肯定的词语前加否定词即可。如果说肯定句是数学中的正数,否定句是负数,那么双重否定句就是肯定句。

(三)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把陈述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 2、加上语气助词“呢”、“吗”。 3、将原句中的句号改为问号。

4、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其改法与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正相反,需要把反问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并去掉语气助词“呢”、“吗”等,再将问号改为句号。

(四)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变换:把某个人的话直接描写出来,叫直接叙述,把某人说的话改为第三者的转述,叫间接转述。 一般的说来,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变化: 1、标点变化。要将表示直接叙述的冒号改为逗号。

2、人称变化。要将直接叙述句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即“我”改为“他” “我们”改为“他们”)第二人称一般改为人名。 3、文字变化。可以改动少量文字。

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原则:第一,不改变原句的意思;第二,句子通顺,无语病。如果想把说话人的语气、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写得有声有色,就用直接叙述;如果只需要表达说话的内容,就用间接叙述。

(五)修辞手法的变换。所谓修辞,就是要使说的话或写的文章生动、有力,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和反问等。

比喻和夸张的区别:比喻句中的被比喻物和比喻本身没有关系。夸张句中被夸张的和本身有某些相同之处,或形状、或声音、或颜色等有相同的地方。

二、仿写句子

仿写,就是将已有的生动优美、含义深刻的语段为例句,要求学生仿照已

有的句子的句式、修辞方式、情感等,用指定的(也有不指定的)词语或造出新的独立的句子来。 仿写的基本要求:

1、内容要协调一致仿句和例句的内容要能够互相搭配,互相衔接;感**彩、正反对立关系、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性等方面要匹配。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仿句与例句不能雷同,要有创新。

2、句式要统一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形式。句式要统一,是指仿句与例句的结构要一致。但要注意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共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例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3、修辞要相同修辞要相同。是指仿句和例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要基本相同。仿写前要仔细审视,看例句用了哪种或哪几种修辞方法。

三、修改病句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修改病句是为了进一步练习把话说完整,把词语用得准确,把意思说得明白合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小学语言基本功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病句种类 1、成分残缺 2、用词不当 3、搭配不当 4、词序混乱 5、重复累赘 6、前后矛盾 7、指代不明 8、归类不当 (二)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

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动得要巧,尽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务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错改错。

1、有针对性。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方法来改。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

2、保持句子的原意。改正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造当的修改、调整。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

3、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每一个病句,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4、改动最少。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

(三)修改病句的方法 1、首先要读懂句子;

2、然后在原句上查找,是什么毛病影响了句子的意思表达;

3、按照句子的意思“对症下药”的修改: 增(成分残缺的) 删(多余的) 换(用词不当) 简(修改应简要) 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四、扩句和缩句

(一)扩句就是给句子添枝加叶,即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扩句的基本步骤: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填加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干词语,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扩句的注意事项:

1、扩句不能另加主干,如:主语“我”不能变成“我们”或“我和某某”。 2、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3、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二)缩句就是给句子去掉枝叶,即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持句子最基本的成分。 缩句的基本步骤: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

3、找到“的、地、得”,去除“的、地”以及前面的词语,去除“得”以及后面的词语。

4、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缩句的注意事项:

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子要完整,句型不变。 2、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时要一次去完。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疑问句中表示疑问的词语要保留,缩句后的句子不能保留“的、地、得”,但可以保留“着、了、过”。

4、句子中的专用词不能去掉。如:“启 蒙 老师们”,“第五大贡献”等。

五、关联词语运用

(一)关联词语在句子的表达中起关联的作用,它使前后意思联系更加密切,层次更清楚明了,表达更有逻辑性。

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认识和学会使用以下几种关系的关联词语。

1、并列关系常见的关联词:既„„也(又);又„„又;一方面„„一方面;

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是„不是。

2、递进关系常见的关联词:不但„„而且;不仅„„也;不但不(不仅不)„„反而(反倒)。

3、选择关系常见的关联词:或者(或是)„„或者(或是);是„„还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宁肯)„„也不。

4、转折关系常见的关联词:虽然(虽、尽管)„„但是(可是、却)。 5、因果关系常见的关联词:因为„„所以;由于;因为;因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6、假设关系常见的关联词:如果(假如、假话、假若、要是、倘若)„„就(那么、那、那就);即使(就是、就算、哪怕、纵然)„„也(还、总、仍然)。 7、条件关系常见的关联词: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总、还、也) (二)考试时常见的题型有:

1、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 即使„„也„„ 不但„„还„„ 只有„„才„„

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每组中的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3、把一句话,用不同关系的关联词语写出来。 (三)关联词语注意事项:

1、关联词语一般都对出现,只有少数单独使用。(如“可是”、“而”、“因此”等)

2、关联词语大都有一定的搭配习惯,不能任意组合。 3、关联词语起连接作用,可以把两句话并为一句。

六、连词成句

所谓“连词成句”就是将杂乱无章的词语排列成通顺的一句话。 连词成句的方法:先通读词语,并分析词性,连词成句,最后检查句子。 连词成句注意事项:

1、读懂词的意思,不能增减词语。

2、语句通顺,结构完整,句末打标点符号。 3、将词语放在不同的位置,可表达不同的意思。 4、改变词序时,句子的意思不能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