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积极推进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成果支撑。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立,为思想政治 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一、加强课程建设 学院同绕学校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目标, 在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将我校坚 持走“大别山道路”的安农精神融入课堂, 引导大学生学农、敬农、爱农,努力构建贴 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揭牌 近校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学体系,成功将科学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有效的教学体系 合 20l0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人选教育部高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门课”并顺利结项;2015年,“马克思 主义哲学史”课程人选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T程 重点教材“精彩一课”;“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 1年)、“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毛 : :…………=:=I:一●■E一避 I■一●一_ :……… …●…■墨叠埘 ■■~■■● 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l 3年)分别 人选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_丁程“精彩一课”。 目前,专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有省级教坛新秀2人,省级 竭_幽豳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入选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2位教师 教育部“精彩一门课” 在2014年、2015年长i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中分别获 二、L二等奖。2位教师在2016年安徽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说课比赛中分获二、二 等奖. l 位辅导员在2016年安徽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展示中获一等奖。 二、深化教学改革 学院积极探索同基础、强能力、重效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维立体教学改革。不断加强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坚定中围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持访谈式教学特色与传统,将辐射 学院教师参加长三角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比赛并获奖 学院教师参加2O16-#-安徽省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说课比赛并获奖 、届友 、1 验 万’/丢础八教字, : 教罕、 贼教亡1、 网络教学有机结合,相互贯通:学院积极建立和拓展思想政治 理沦课实践教学基地,if:理沦课堂充分延伸.促进课堂寅}Jf:与 实践感悟相结合。20l6年四门课程全面完成首轮实践教学. 通 =,c: ̄oo oo ̄ 过访谈、演讲、辩论、竞赛等形式,辐射、影响更多学生,实 现实践教学的全覆盖?2016年四门课程全部实行无纸化在线考 试,考核和评价方式进一步公平、公正和科学 2016年秋季学期, 学院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进行网络教学改革(试点)。 网络教学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问、空间上的局限性,教学信息量 2o1 6#-,学院启动“"-3- ̄ ̄ 更大、学生学习自主性更强。2016年,学院还在“思想道德修 经济与政治”课程网络教学 三、巩固教学成果 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探索微课辅助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基本 理概论”课程探索艺术模式辅助教学,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学院在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 司时,也成功获批了一系列省级教学研究项 _j并取得相关成果。2013年,成功获批安徽 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1_程“高校思政理论 果教学‘手拉手’共建基地” 该基地联合安 数警官职业学院、安徽T商职业学院等八所 职院校建立“手扎手”联动机制,带动了 职院校思想政治理沦课建设的不断进步, 生教学方法、实践育人、主题教育、教师队 2016-5,秋季学院在安徽博物院开展实践教学 五等方而产生一定的影响和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2014—20l5年,成功获批安徽省高等教育 辰兴计划4个“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T作室” 其巾,“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 师] 作室”经过两年建设,已经形成具有本校特色并在省内高校具有一定影响的“依据《要 》、分级培洲、编制教材、研定选题、集体备课、组织教学、团队参与、集分授课、综合考 发”的“形势与政策”课全校联动教育教学模式。不久前,陔名师]_作室已经通过 家论证 顷利验收=20l5年,学院教师还成功申报了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1个“大学生思想政 台教育实践基地”项目、1个“校园网络义化中心”项目。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手拉手’共建基地”研讨会 学院省级“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挂牌 (安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