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

来源:榕意旅游网
一、选择题

1、2012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七次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全党都要从应对新形势下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出发,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这体现了( )

A.物质决定意识 B.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C.物质依赖于意识 D.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下列说法是世界观的是( )

A.上帝创造宇宙万物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闻鸡起舞 D.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3、 每年临近高考,都有不少家长和考生“临急抱佛脚”,纷纷来到寺庙求神拜佛,购买一些寺庙推出的高考专用“护身符”、“聪明袋”等,希望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对于封建迷信,我们必须坚决予以抵制,这是因为( )

①世界观决定着方法论 ②错误的思想意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③具有封建迷信思想的人缺乏明确的世界观 ④世界观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选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决定强调,文化工作者要成为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做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相互决定的 C.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5、2011年11月17日(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哲学日”。设立“世界哲学日”( )

①是为了统一各民族的哲学思想 ②为不同民族哲学的融会贯通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③是为了总结和概括各门具体科学的最新成果 ④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哲学的交流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6、2011年11月29日,胡锦涛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讲话指出,要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形势和任务,全面部署《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贯彻落实工作。这里的形势、任务和纲要的关系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 )

A.是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B.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C.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D.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7、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8、凡是唯物主义都认为(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C.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9、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决定强调,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这体现了( )

A.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B.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精华 C.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哲学推动时代进步

10、2011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这体现了( )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C.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D.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1、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比如,人们高兴的时候,就觉得仿佛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移情”的说法( )

A.是唯物主义观点,因为它说明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B.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因为它认为物质世界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因为它强调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属于不可知论,因为它表明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

12、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决定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 )

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 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③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④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的过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下列与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存在即被感知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14、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它却是生长在结果实的、 活生生的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A.唯物主义的观点也不完全是科学的

B.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C.唯心主义是被无数实践证明了的空洞的学说 D.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没有实际意义 15、王阳明是明朝思想家。主张“心外无物”。有朋友质问他: “你说无心外

之物;这岩间花树在深山里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道: “你未看 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在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 花不在你心外。”王阳明的反驳形象地说明了他的观点是典型的( ) A.辩证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16、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7、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主要体现了( )

A.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C.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18、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19、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一事例说明了其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是( )

①唯物主义的态度 ②唯心主义的态度 ③客观的看待事物 ④以主观想象替代客观事实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0、甲说:“我在故我思。”乙则说:“我思故我在。”从甲乙两人的观点可以看出( )

①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甲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 ③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面对重大疾病或难以预计的自然灾害,有些人往往寄希望于神灵,求神参佛,以求避灾。 下列观点与之一致的是

A.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B.存在即被感知

C.物是观念的集合 D.形者神之者,神者形之用

二、材料分析题:

25、(26分)材料一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则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 我国东汉思想家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他指出天地之间充满元气,由元气产生万物。

材料三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强调,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9分)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如何评价这一观点?(8分)

(3)有人说: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此的看法。(9分)

【答案】(1)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3分)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3分)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都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3分)

(2)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元气”是万物之源,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4分)这一观点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也否定了世界是人的意识的产物,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2分)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2分)

(3)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概括和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3分)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真正的哲学,我们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3分)

③衡量是不是真正的哲学,要把哲学家们的思想与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联系起来,而不是用今天的眼光去作简单的评价,历史上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都是当时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真正的哲学。(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