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桩基检测问题的相关探讨
摘 要:桩基在现代工程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几种常见桩基检测方法的相关探讨,从而进行桩身质量的评定,以确保工程的质量。主要介绍的检测方法有:静载试验法、成孔检测法、高低应变动测法。
关键词:工程桩基检测应用
前言
桩基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素,并且桩基这一影响因素还是隐性的影响因素。作为地面建筑的一种支撑,好的桩基会让结构的基础更加的稳定,而质量劣质的桩基,会对结构的安全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对于基础施工,桩基的检测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技术环节,并且随着现代工程的进步,对于质量和安全系数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特殊的结构群体,诸如高层建筑以及铁路建筑的建设中桩基技术不断的发展,建设工程单位所面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这个时候桩基的检测技术就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桩基的检测技术分析
1、成孔的质量检测
在对成孔的质量进行检测时,主要的检测部位有桩孔的位置检测,孔径以及孔深的监测、底沉渣的厚度监测和垂直度的监测等等。成孔的质量直接决定桩基的柱体的成桩质量,如果桩孔在孔径上的直径偏小,那么整个桩的承载力就会有所下降;而若是孔径扩大,那么整个桩在上部的侧阻力优惠随之增大,下部就不能发挥侧阻力应有的作用;另外,桩孔的垂直程度也会对承载力造成影响,偏斜的基桩会阻碍桩基的作用发挥;最后若是底部的沉渣太多就会令桩体的有效长度减少且桩身受力后可能产生较大沉降,那么也会对桩体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这些检测内容都极为重要。
2、承载力检测分析
2.1静荷载试验法
这种方式在对于桩基的检测上主要是检测承载力,桩基在水平上的承载力以及在竖直方向上的承载力是桩基质量的衡量标准,同时也是对建筑的影响最大的因素,这里就需要用到静荷载实验的方式。一般的工程检测中大多都是对竖直方向上的承载力较为重视。这种检测方式的优点就是利用了桩基实际会承受的力来模拟实验其受力的状态。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桩和试桩的检测上,并且精
度较高,误差小。
2.2高应变法
这种方式是通过对桩体在接近极限承载力的时候的状态分析,这就需要利用到重锤这一机械方式的瞬间冲击力,令桩体周围的土产生变形;在结合其实际测量力度以及速度时,通过数据的曲线分析,结合应力波的理论以及桩体的有关参数,对桩体的极限工作能力进行分析。
3、完整性的检测分析
3.1低应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波动理论以及机械阻抗理论进行试验分析,在桩顶施加一个较低振幅的激振能量。通过这种能量对土体的周围进行环境改变,引起桩身以及土体在桩身周围的微幅振动;同时使用仪表对加速度以及振动的速度进行记录以及分析,并通过分析检测桩身的完整性,对桩基的质量进行评定。
3.2声波透射检测法
这是一种对超声波的利用,通过声波的变化产生的升学参数对混凝土的状态进行检测。通过不同的声速、频率以及振幅的变化,以此对桩身的混凝土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可能有连续断层以及夹沙和蜂窝缺陷的位置以及大小进行判断。
二、桩基的检测技术的应用
某工程为十五层办公楼,地上十四层,地下有一层。整座建筑采用了整体式的框架结构、桩基采用500*500的预制方桩采用的桩基检测方法如下:
1、成孔质量检测
基桩成孔质量测试采用的仪器设备主要有 JJC-1A型孔径仪、JNC-1 型沉渣测定仪、JJX-3A型井斜仪、深度记录仪(充电脉冲发生器)电动绞车、孔口轮等组成。分别对成孔的孔深、孔径、孔斜及沉渣厚度进行了检测。
2、静载试验检测
根据设计要求,对试桩检测过程中的3根试桩分别进行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本次检测使用的主要设备有: 武汉生产的静载试验成套设备RS-JYB,主要包括主机、中继器、控载箱、5000kN千斤顶、位移传感器等。另外还有钢梁、压板等。检测方法如下:本次竖向静载试验,采用锚桩反力装置与配重联合加载法,即在试验桩桩顶放置千斤顶,再放主梁 次梁,次梁连接 4 根锚桩,同时在次梁之上堆放预制桩作为配重、对桩的加载方式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即逐级加荷,加荷后隔15min读一次数,每级加荷时间为2h 预计加荷为8级,每级荷载增量
均为500kN 如果中间出现破坏荷载,则停止加荷。检测结果3根桩的极限承载力平均值为4000kN,最大极差为0,不大于平均值的30%,故单桩承载力的特征值 (标准值)为4000/2.0=2000kN,符合设计要求。
3、低应变动力检测
根据《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规定,低应变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断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并要求根据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给出每根桩的桩身完整性类别。共对工程桩中的30根桩进行了低应变动力测试。检测仪器由采用FDP204PDA型动测分析系统,加速度传感器,力棒组成。检测方法是:在桩顶放置一只加速度传感器,接受锤击过程中产生的加速度信号,通过FDP204PDA型桩基动测系统放大和A/D转换,变成数字信号传给微机,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显示实测波形,每根桩布采集点一个,每点采集5~6锤信号。将存储在磁盘上的测试信号在时域内进行处理,根据应力波反射等价地将实测速度信号通过时域由频域辅助,分析不同部位的反射信号,据此分析每根桩的桩身完整性。
4、高应变动力检测
共对工程桩中的 10 根桩进行了高应变动力测试 检测仪器采用 FEI-D 型动测分析系统,该系统由 微机, 12位 A/D转换器,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重锤等组成。检测结果:10根桩极限承载力均不小于4000kN,满足设计要求。
三、提高检测质量的有效途径
为进一步确保检测的整体质量,应当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着手 ,下面就此展开详细论述:
1、检测技术方面的提高措施
检测应以JGJ106-2003作为主要依据。我国现行的JGJ106-2003规范整合了设计规范、验收规范以及各类检测标准中的有关内容,并对检测数量、复检规则、评价依据等进行了统一,同时还明确给出了各类检测方法之间的关系及其具体适用范围,这使得检测技术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为此,各单位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必须以该规范作为依据。
2、管理措施
2.1各级地方政府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检测的质量监督,尤其是应当加强对各单位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同时,应当严格执行国家以及各省的相关规定,所有工程在检测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规范标准,否则一律不予验收。此外,对于未经验收或是验收不合格的桩基工程 ,严禁进行上部结构施工。
2.2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检测市场的管理和规范力度,加快推行检测合同审查备案制度和季度报告制。为了进一步规范市场,应在有切实证据的基础上吊销一部分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检测单位,并对采用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惩。
2.3提高检测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应适当加大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他们了解并掌握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并通过强化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和责任意识 ,把好检测质量关 ,这对于提高检测质量意义重大。
四、总结语
通过对成孔质量的检测、高应变以及低应变的动力检测、静载试验等检测技术的运用,在建筑工程的桩基质量的检测和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桩身完整性以及桩基承载力的检测,对桩基质量进行评定,以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宰金珉.《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加里 T. 亨利《实用抽样方法》[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