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虽然是较高文化层次的社会特殊群体,但由于仍处于个人发展的过渡期,许多方面没有达到真正的成熟,精神生活容易在自身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下出现功利与情感并重、低俗与高雅并存的新特点。总体上讲,当代大学生在精神生活中主要存在价值取向功利化、政策认同浅显化、道德行为滞后化、业余生活随意化等问题。
究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不得不提到“社会大环境”。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等方面的改革,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在物质生活充裕的同时,人民思想观念有很大的改变,大都跟风于社会观点。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观念上与社会风气的吻合程度较大。由于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对社会上存在的观念又无能力改变,于是就出现了盲目跟风的现象。这是引现精神生活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大学生接触到的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变得更加庞杂,作为政治人的大学生,所接受的家庭政治教育也变得复杂起来,在长辈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大学生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由于当代大学生情感意识淡薄,对政策认识仅停留在浅显的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没有真正深入的去发掘其中的意义和价值。道德行为的滞后于随意的业余文化生活分不开,因为大学生处在思想上的过渡时期,不成熟的心理使他们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很随意。也因此导致了道德行为的滞后。
面对这一系列的精神生活问题,大学生要学会思考自身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在精神层面上。应当有自己的思想,明确个人目标,以实际行动去深入体验生活。应多参加一些积极健康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在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中都不过分随意,展现一种良好的精神风貌。
在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许多方面表现出追求功利和实用的同时,他们并没有完全放弃精神生活中对理想的追求,在审美情趣上总体上表现出对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刻的社会意义、美好人格力量的审美对象的强烈兴趣。大学生更应该主动热情的参与“大学生文化节”、“大学生文化月”、“大学生体育周”等有意义的活动,使精神生活得到丰富和完善,使个人素质得到提高,在具有青春活力和创造性的大学生活中留下闪光的足迹。
实习通讯员:聂振超 2012-11-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