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京市门头沟区数字沟域建设研究

来源:榕意旅游网
屋顶风机 www.kongtiaosb.com

摘 要:“沟域经济”是从北京市门头沟区提出的一个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对解决北京市的山区农村建设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其中的“数字沟域”建设在中有重大作用。从“数字沟域”的提出、数字沟域建设的几个方面等做出了对“数字沟域”建设的一些研究分析。

关键词:沟域经济; 数字沟域; 新农村建设

1 数字沟域建设的提出及目前状况

门头沟区地处北京西部生态涵养带,根据北京市对区域的功能定位,门头沟区确定了发展沟域经济的方向,并编制完成了《门头沟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走廊及沟域规划(2008年-2015年)》。如何落实促进沟域经济发展,是摆在农委面前的一项具体而重要的工作,因此,建设信息服务平台与资源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具体工作与决策成为了必然的选择。21世纪是社会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经济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实施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农业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重大举措。农业信息化是指基于信息基础设施,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通过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的信息获取进行优化处理,向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提高其生产经营、科学

管理决策水平的过程。

农业信息技术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农业自动化生产;实现对自然环境的实时监测,指导农业生产、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决策水平,实现科学化管理;科学指导农业生产,增加农副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加快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和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根据信息技术在农业应用领域的不同

主要分为气象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自动化技术等。 2009年末,门头沟区农委启动了“农村经济决策信息系统”一期建设工作。(包括:“门头沟区新农村综合信息平台”和“门头沟区农村资源管理决策平台”的建设)。基于一期建设的基础和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在后期项目中有重点的从管理平台和信息平台这两个方

面打造“数字沟域”。

其中,“数字沟域—管理平台”是指门头沟沟域资源的数字化与管理。利用GIS技术,将门头沟不同沟域的资源,包括:特色农业、采摘园、民俗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进行数字化,在进行统一标准化处理后,在系统中建立资源并进行统一管理; 同时,将依据北京市管理和共享的标准规范,结合门头沟区221平台上报数据内容,进行信息与资源接口建设,从而可以与北京市的信息建设形成一体化的信息共享体系。“数字沟域”的建设真正贯彻了“强政、兴业、惠农”的精神,对农委的工作和门头沟区沟域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在目前门头沟区各镇、各沟域中,并没有开始大规模使用GIS系统进行沟域规划、设计及开发,也有部分沟域在整体规划设计阶段已经使用,如王平镇的“中瑞生态谷”就采用

了GIS金额侧系统的部分项目来进行现状说明、规划展示及改造说明等。

而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上,各镇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下表是截止6月27日通过互联

网及电话调研采集到的信息。

所以我们建议门头沟区今后“数字沟域—信息平台”重点任务是围绕门头沟区的9镇18条沟域建设工作的“数字沟域信息网站”工作,争取在一年内初步建成以宣传介绍、招商引资、人文特色等为主要目的的沟域网站,各沟域网站由专人负责,集中管理,及时更

新,保证联络畅通。

2 管理决策系统的初步应用

资源管理与决策系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建立沟域的基础数据面;2)有重点的打造特色沟域;3)建设移动GIS数据采集平台(包括外采系统相关设备;4)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5)对农业数据的提取和采集;6)建设农业地理信息数据维护平台;7)建设GIS农

业规划系统。

2.1 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完成对通过地理信息数据采集系统获取的要素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进行检验、加工、处理和入库等工作,按照类型对地理数据进行分层处理。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利资源、林业资源、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村庄、在建和未建设的区域、遥感影像数据、航拍影像数据等。最终为“门头沟区数字沟域资源管理决策

平台”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2 农业数据提取和采集 对既定沟域的综合资源分类别进行数据采集,包括耕地,林地,重点养殖场,龙头企业,标准果园,种植基地等。数据组织形式主要以地理信息系统

常用的数据形式点、线、面以图层形式组织。

2.3 GIS沟域规划系统 沟域规划具有强烈的空间特征,和地理信息有着天然的联系,规划离不开地理信息,规划支持系统也离不开GIS技术。GIS在农业规划中的作用既是数据库,又是工具箱。基于数据库的GIS可以存储空间数据、属性数据,通过空间关系模型将二者连接起来,高效率地存取数据、查询和制图。同时还可以从数据库中抽取数据,输入到其他模型或空间分析程序中,或者和其他专门调查获得的表状数据相结合,为土地管理、土壤数据采集与分析、作物病虫草害及苗情控制、精确变量施肥与水分管理、作物产量预测与

产量等多个方向进行辅助预测和规划。

2.4 统计分析 农业统计是辅助决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门头沟农业生产、指导农业合理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相关农业相关产品种植的适宜性、合理性以及农业产品的种植和生产销售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指导农业的种植,对沟域农业的生产规划起到很积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1)通过对门头沟区域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相关整理和分析,结合市场规律,依托沟域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更好的支持和辅助沟域农业种植、沟域农业销售。2)通过历年沟域农业数据和市场供给的关系分析,更好的辅助沟域农业的经济发展。3)通过农业病虫害数据的统计分析,更好的支持季节以及农业肥料对农业生产

的关系。

3 数字沟域—信息平台建设目标

在“数字沟域—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完善功能,展示沟域真实数据,有重点打造特色沟域,并形成有效的管理与应用模式。建立全区9镇18个沟域的综合信息子系统,使之成为沟域宣传窗口和阵地,主要包括沟域介绍、新人新事新发展、重点企业和项目、特色资源和规划、都市农业、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和招商引资等信息的管理和发布;各沟域可以

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对宣传内容进行灵活的定制。

在“新农村综合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以沟域(村镇)为单位建立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信息由各负责单位自主更新与管理,从而形成信息汇总,数据共享的“信息网站群系统”。群系统的建立将让整个平台的信息充实而多彩,同时,更让总平台的内容得到及时同步的更

新。主要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3.1 总平台完善 现有总平台,根据沟域建设的特点进行栏目调整,增加部分子栏目与各个分系统的信息汇总应用功能。同时增加数据同步更新功能,使总平台,各个分系统和

经济决策信息系统实现公共数据的同步更新和显示。

3.2 分系统建设 信息平台的内容可以根据区内沟域发展的需要和每个沟域(村镇)的特点进行采集,本期项目共建设全区9个乡镇18条沟域子系统,下面以一个沟域为例介绍,建设内容如下:1)沟域介绍。对门头沟区各沟域情况做整体介绍:包括沟域概况、生

态环境、交通情况、住宿情况、当地特产、风光图片等子栏目。2)新人新事。介绍沟域内新人、新事、新发展、新动向等事迹。3)重点企业和项目。介绍沟域内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4)特色资源和规划。介绍沟域内各类特色资源和相关规划;介绍沟域内特色资源,包括特色景区、特色小吃、特色养殖、特色餐厅、特色农家院等;介绍沟域内生态治理情况,包括整体规划、环境治理、品牌打造等信息。5)都市农业。对都市农业相关产业的宣传与

推介,包括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休闲产业和文化产业等栏目。

4 今后工作建议

根据门头沟区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应该从市、区、镇、村4个层面进行相关工作,推

进数字沟域建设发展。

1)区政府相关领导部门,主要以区农委牵头,建立协调机制,连同区委组织部、区经信委、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教委等部门及区内各广电通信等企业,协调区内各镇、

村的信息化建设所需的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支持。

2)区农委统筹筹建区级农业信息系统,上接221平台,下联各镇村网站。以综合门户

网站和GIS地理决策辅助系统为主。

3)区农委监督促进各镇的农业信息化系统建设,提出建设目标意见,提供全部或部分

资金支持,并进行目标考核,根据建设完成情况进行表彰奖励。

4)各镇政府统筹本镇数字沟域建设工作,主要完成镇办公网络系统建设改造、镇门户网站建设改造、镇内沟域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监督促进各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完成区农委交

付的建设任务。

5)各村依据本村特色,建设村级网站,完成区农委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输入更新工作,

并协助区、镇完成建设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