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泛娱乐时代的大众审美趣味异化

来源:榕意旅游网
第6卷第2期 2015年1月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P ̄esearch V01.6 NO.2 Janurary 2015 浅析泛娱乐时代的大众审美趣味异化 张润青 (太原师范学院影视艺术系,山西晋中030600) 摘要:在现如今大量真人秀节目风生水起的时候,其“泛娱乐化”现象日益凸显,而在这么一个泛娱乐背 景下,大多数的真人秀节目在引领大众审美趣味走向异化的同时,都存在着一定的危机,渐渐失去了其本身所蕴 含的文化传播功能。故文章从分析审美趣味异化表现入手,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后果进行分析,并为真人秀 节目的发展出路做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泛娱乐时代;真人秀节目;大众审美趣味异化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志码:A 一、审美趣味异化的表现 所谓“审美趣味”,也可称之为“审美鉴赏力”,指的就 是审美主体本身所具有的欣赏、鉴别与评判美丑的一个特 殊能力,是审美知觉力、想象力与感受力、判断力以及创造 力的一个综合表现,是在人的实践检验、艺术素养与思维能 力基础之上逐步形成并发展的,是以一个人的主观爱好形 式而表现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美的认识与评价。…在经典 美学中,普遍以文学艺术指代审美客体,然而伴随时代的发 展,大众消费时代与泛娱乐时代的到来,审美客体范围正在 不断拓展,已经由传统艺术种类逐渐延伸到电影、电视、网 络与广告等各个领域中,甚至是日常生活本身都被纳入了 审美客体中,而在这样一个审美客体逐渐趋于复杂化的同 时,大众的审美趣味也逐渐从单一走向泛化,一种暖昧、模 糊的多样化审美观念正逐渐取代传统那些“非美即丑的二 元对立”的审美观念,过去那些固定标准与评判共识正逐 渐失去了市场。 ] 以观看真人秀节目为例,在这样一个泛娱乐时代,大众 的审美趣味正逐渐趋于娱乐化。当前,科技水平飞速发展, 促使了时代的迅速变迁,而基于该时代背景下的大众媒介 则指引着大众的审美逐渐趋于娱乐化,这样一来,大众在某 种特意虚构下的他人生活中获得指引。例如,大众在明星 光鲜亮丽的生活表象引导下获得自我的满足,而与此相似 的时尚生活表达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就会成为大众追捧 的对象,最终上升为一致的趣味。例如,继《爸爸去哪儿》 亲子真人秀节目走红之后,《爸爸回来了》《人生第一次》 《生而闪亮》等类似的大型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大量出现, 无疑引起了大众对明星亲子关系的大量关注,并成了繁忙 工作后的一个谈资,同时也加速了《爸爸去哪儿》节目与 其中五位奶爸萌娃的迅速走红。 二、原因及后果分析 大众审美趣味之所以逐步娱乐化,不仅同当前消费时代 背景下,大众审美心理的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同当前 社会变迁与现代人生活转变有着极大的关系。在这样一个 泛娱乐时代背景下,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促使其在 长期压力与紧张中,渴望在精神上得到释放。因此,那些明 显带有娱乐性的真人秀节目更已受到大众的青睐与关注。 同时,真人秀节目在迎合大众审美趣味娱乐化的基础 上,又受到大众审美趣味的影响而变得过度娱乐化,而这对 电视媒体本身与受众均有着极大的影响。首先,就电视媒 体本身而言,过度娱乐化使得其节目文化品位不断地降低, 文化内涵不断减少,日益变得更加浅薄化与空洞化,使得其 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传承功能不断地被弱化。其次,结合我 们现在的时代背景而言,当今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物质生 产也足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人们在消费思想指导的刺 激下,审美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种带有商品购买性质 的行为,审美对象成了一种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在这样的 心境下观看电视节目,就缺少了理性思考的能力,电视节目 也更仅仅是刺激人们感官的游戏。再次,传媒市场的商业 119 文章编号:1674—8883(2 015)02—01 19—01 化,使得媒体在利益的趋势下或多或少地抛弃了传统的道 德和价值观,打破了原来精英文化的围墙,带来了更多的思 想和文化上的混乱。最后,就受众而言,其有着众多的审美 趣味,而娱乐性也只是其中的一种,然而,过度娱乐化的真 人秀节目在其内容与形式上增添了大量的娱乐性元素,并 用以吸引更多受众,从而逐渐加剧受众审美趣味娱乐化的 倾向,最终使得受众多元化审美趣味逐渐走向同一化,进而 大大削弱了大众的审美能力。 三、泛娱乐时代下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出路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大众审美对 象,其本身所具有审美价值与审美内涵的高低,直接影响到 审美主体——大众的审美体验与感受,进而影响到大众的 审美趣味。特别是真人秀节目,它在迎合心理需求的同时, 却在逐渐引领大众审美趣味走向异化。为此,在这样一个 时代背景下,真人秀节目需寻找出自己的出路。 有些低俗电视节目受到观众的追捧,换一种角度说,而 它的节目形态是受人们接受的和喜爱的。虽说真人秀节目 开展的目的就是“娱乐”大众,但这并不代表着其就一定 要是品位低俗,内涵单一的,而是要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让 大众在情智上有一定收获,这才可被称为成功的娱乐节目。 就当前我国真人秀节目而言,多靠近导演那一方,真实性与 体验性不够,更多地集中在“秀”这个层面上,而观众对于 节目为什么要到荒原上拍摄,真正的拍摄场景是怎样的,这 些都无从得知,缺乏一定的真实性。但是,诸如当前比较红 的几个真人秀节目,如《花儿与少年》《中国好声音》与《超 级演说家》等,则可认为一些具有以一定文化品位与审美 内涵的真人秀节目。就目前来看电视节目走与观众互动的 路线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从目前实际态势来看,电视节目 在与观众互动的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受众,不能完全被市场 的多数逻辑和趋利逻辑所俘虏。 为此,在当前这个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泛娱乐文化 大行其道的时代中,真人秀节目要想获得永久的成就,必须 要坚持和明确自己的节目定位不能跑偏,就必须在深入研 究观众审美需求与接受心理的基础上,把某种具有一定精 神导向东西注入其节目的审美文化内涵中,引领真人秀节 目逐渐从低俗、恶趣味的传播困境中解放出来,使之真正成 为推动人同人之间交流与对话的一个公共平台,真正发挥 出其节目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文化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寒.大众文化下的电视娱乐节目[D].天津师范大学, 2014. [2]项迪.泛娱乐化生态下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研究[D]. 江西财经大学,20l3. [3]陈小敏,罗琦.从审美角度对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热的审 视[J].今传媒,2014(12):83—85. [4]吴楠.浅析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现象及突围路径[J]. 视听,2014(12):14—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