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第1单元 第3板块 Word版含解析 (1)

来源:榕意旅游网


第一单元 第三板块 课时训练二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薄帷(wéi) .悲号(hào) .B. 徘徊(pái huái) ..悽怆(qī) .

C. 梦寐(mèi) .飞翔(xiánɡ) .D. 玉簟(diàn) .鸿雁(hónɡ) .

衣襟(jīn) .忧思(yōu) .孤影(hú) .沦落(lún) .

鹧鸪(zhé ɡū) ..绸缪(móu) .锦书(jǐn) .罗裳(chánɡ) .

解析:A.“号”读háo,B.“孤”读ɡū,C.“鹧”读zhè。 答案:D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凋谢 B. 世外桃园 C. 销除 D. 慷慨

漂零 须臾 绕指柔 酌情

红藕

泄露

离愁 万钧 书藉 倾泻

流逝 借鉴

解析:A.漂—飘,B.园—源,C.销—消,藉—籍。 答案:D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为做好国有企业工资总量的宏观调控,国家将加大对工资收入过高的行业工资分配________的力度。

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________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成果显著,极大地改善了道路交通环境。

③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队长王濛连夺三枚金牌,________为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的核心。

A.调节'整顿'不愧 C.调节'整治'不愧

B.调剂' 整顿'无愧 D.调剂' 整治'无愧

解析: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调剂:把多和少、忙和闲等加以适

当的调整。整顿: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整治:整顿;治理。不愧:当之无愧;当得起(多跟“为”或“是”连用)。无愧: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答案:C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B. 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 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 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敢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

解析:C.“各尽所能”使用对象是不恰当的。A.“伯仲之间”比喻三国运动员棋艺水平不相上下,与文意相符。B.“络绎不绝”指不断有外国艺术团来中国演出,意在形容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多,符合上下文意。D.“无伤大雅”指对人或事物的主要方面没有妨害,在句中用来形容“开玩笑”,是恰当的。

答案:C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新装修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B.李先生认为服饰公司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将之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害,并提出30000元人民币的经济索赔和2000元人民币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C.国家质检总局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形成10个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较强、知名度较高、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世界级品牌。

D.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建设的启动,对道路、交通、媒体、通讯等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相关,长沙商业圈无疑也将面对重新洗牌的机会。

解析:A项,句式杂糅,“最主要的原因是……造成的”删除“造成的”;B项,宾语残缺,在“抚慰金”后加上“的要求”;D项,不合逻辑,“道路”和“交通”并列不当。

答案:C

(一)[2013·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6~7题。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 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

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

【注】 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6. 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词的开头,玉笛声唤起作者的哀怨之情。春水茫茫,暮云低垂,使作者心情变得黯淡。看到远飞的燕子,作者不禁想起自己飘零千里之外;看到雨打过后稀疏的梨花,作者感到自己孤寂无依。

7. 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清明节前后,作者思乡情切,在夜晚折下江头的柳枝以寄托思乡之情。虽然那不是家乡苏堤的柳枝,也让作者皱眉伤感,所以说“不是苏堤也皱眉”。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汉阴驿与宇文十相遇,旋归西川,因以赠别

窦巩

吴蜀何年别,相逢汉水头。 望乡心共醉,握手泪先流。 宿雾千山晓,春霖一夜愁。 离情方浩荡,莫说去刀州。

8. 从全诗看,诗人的“泪”因何而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几点:一是结合试题,尤其是“赠别”与“因”字,理解诗人“泪”流的原因;二是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如“何年别”“相逢”“共醉”“愁”“离情”“莫说”等,理出诗人的情感思路,整合作答即可。

答案:(1)与朋友久别重逢,感慨万千。(2)与朋友同为游子,思乡情浓。(3)与朋友刚刚相逢,旋即别离。

9. 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环境?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及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是由诗歌所描摹的意象入手,如“宿雾”“千山”“春霖”等,抓住能够体察诗人情感的“愁”字,进而准确把握诗句内容;二是作用应从借景抒情角度,结合内容,从烘托手法入手回答。

答案:(1)描写了春天早晨雾绕千山、春雨绵绵的环境。

(2)作用:①点出了离别的时间、季节和离别的环境气氛。②烘托了离别双方内心的绵绵愁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 ①周必大: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诗人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10. 诗歌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其中“冻”字的使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对题干的理解,同时注意对诗句的分析。首先,要概括景物所

呈现的整体特征;然后,从意象入手,描绘诗句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诗句使用了“天”“日”“云”“江”“风浪”等,营造了一种凄凉、苍茫的意境。对“冻”的把握,可以从景物的特征和表达的诗人情感两个角度把握,即“冻”字让人既可以想见云的阴沉滞重,又能体会诗人心情的黯然忧伤。

答案:描写了一派凄寒苍茫的深秋江景,日色晦暗、寒云凝重、江面浩阔、波浪翻涌。天空有日,却说云“冻”,以景写情,造语新奇,既写出了云的阴沉、滞重,也写出了诗人离家远行时心情的抑郁黯淡。

11. 第四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鲤”前冠以“南来”二字有何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回答问题要注意把握诗句描写的内容,理解诗句表达的意思以及体现的诗人情感和使用的技巧,特别是“南来”一词要与诗人的家乡联系起来,同时还要写出这句诗在结构上的作用,即引出烹鱼取书的情节。

答案:船工在驾舟前行时忽然捕到一条鲤鱼,乘船的诗人唯恐鱼腹中藏有家书,急忙去剖鱼取书。“鲤”本平常,但冠以“南来”二字,这鱼便成了从南边的家乡游来的鱼,既巧妙引出了下文烹鱼取书的情节,更表达了诗人思乡念家之情的热切深沉。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

水村闲望 俞紫芝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去官隐居之后。②桡:船桨。③赊:语助词。 12. 诗歌前六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应结合题目的信息提示,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题目要求概括诗歌前

六句所描绘的画面,回答时首先要从诗句中找出揭示时令、地点及景致特征的词语,然后用简洁的句子将其概括出来。由于题目还要求考生简要分析,考生在概括画面内容之后,还要用自己的话将诗句的描述性文字重新表达,其实也就是将诗句翻译成一段描写性的文字。

答案:①描绘了诗人秋日在水村闲望所见的恬静、优美、朦胧的画面。

②沙滩上泊着小船,隔岸草木朦胧。翠鸟在荷叶上卧眠,白鹭栖息在芦花丛中,溪云淡淡,渔屋迷茫,酒旗微微拓展。构成了一幅恬淡宁静、朦胧、优美的画面。

13. 诗歌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首七言律诗前三联六句重在写景,尾联末两句重在抒情。分析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其实就是从情景角度来分析诗作。古代诗歌写景往往融情于景,处处景语皆情语,显然,前三联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尾联则属于直接抒情。答题时要先交代手法,然后说明所绘之景,所抒之情。

答案:①前三联借景抒情。借水村闲望的宁静祥和的田园之景,表达了诗人的悠然闲适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②尾联直抒胸臆。通过感叹如画美景,无人描绘寄送京城,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弃,进一步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14. 下列材料对云南名特小吃“过桥米线”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用五个短语概括“过桥米线”的特点。要求:每个短语不超过4个字。

“过桥米线”是云南滇南地区特有的食品,已有百多年历史,五十多年前传至昆明。过桥米线高汤用大骨、老母鸡、云南宣威火腿经长时间熬煮,配以几十种独门中药和天然香料,运用秘制工艺,熬出神奇的骨香,汤香扑鼻。其汤“红白兼备”:红汤味重,色浓香辣;白汤淡雅清新。喝一口汤,香浓不油腻,鲜美不口干,通透且又绵长,猛烈且又持久。“过桥米线”除主料米线外,配料有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乌鱼片、猪腰片、肚头片、水发鱿鱼片等,还有豌豆尖、韭菜、芫荽、葱丝、草芽丝、姜丝、玉兰片、豆腐皮等。“过桥米线”

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其中还含有一种“软骨素”的营养成分,能大大增强骨细胞活性,具有添骨髓,增血液,减缓衰老,延年益寿,强身美容,健脾补胃,增强记忆的保健功效。食用“过桥米线”时,不同于其他小吃食法,要以“大海碗”盛汤,此时滚汤被厚厚的一层油盖住不冒气。但食客千万不可先喝汤,以免烫伤。要按顺序分别加入佐料、主料和辅料,配上辣椒油、芝麻油等,便可食用。

过桥米线的特点: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解析:首先阅读整段文字,概括文段核心内容,即介绍“过桥米线”的特点;其次,分析语段内容结构层次,锁定核心信息;最后提取关键词,整合作答。

答案:①历史悠久'②汤香味浓'③配料丰寓'④富有营养'⑤吃法特异

15. 下面是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会徽,请写出该会徽除最下方拼音与数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表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图文转换题,要注意图画的构图要素,可以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①图画中变形的数字、字母和汉字等构图要素,②构图要素体现的意义。这幅图画是运动会会徽,两个英文字母“C”,构成跳台滑雪的运动造型。再结合上方的太阳分析寓意即可。

答案:会徽由一个太阳和两个英文字母“C”组成,字母构成滑雪的运动造型,它们共同表现出了热情与活力,并艺术地体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运动精神。

16. 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含蓄,讲究诗意美,齐白石曾就“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一命题创作一幅经典画作,画面是一群群蝌蚪顺涧而下,将听觉通过视觉含蓄地表现出来,意为眼前的蝌蚪将成为明日的青蛙。

假设你是一位画家,请你以“骤雨初歇”为题构思一幅图画,使之富有含蓄的诗意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你想象中的画面,并简要加以解析。(不超过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题目要求以“骤雨初歇”为题构思一幅图画,可以从骤雨发生的时令、地域,骤雨停止后的环境状态等入手,可以以自然景物或人物等为中心进行想象。

答案:示例一:画面主体为两枝花枝,枝上附着着四五片湿漉漉的残叶和两个残存花蕊的花蒂,枝下是满地零落的花瓣,一只麻雀立于落红之处,抬头凝望枝上花蒂。湿叶、落红表明雨骤,麻雀闲立意味着雨歇。

示例二:画面主体为光脚行走于小桥之上的老翁,身披蓑衣,手持斗笠,蓑衣斗笠仍在滴水,身上衣服尽湿;桥下水流湍急汹涌。老翁的打扮以及急流意味着雨骤,手持斗笠的动作意味着雨歇。

示例三:一间房前一口大水缸水满溢出,瓦檐仍在滴水,两个儿童院中挑弄蚯蚓嬉戏。缸满水溢、屋檐滴水、蚯蚓出土意味着雨骤,儿童院中嬉戏意味着雨歇。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