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eeping OVeF the Management l管理纵横 推进供给侧改革 王秋菊 冠县县委党校 山东聊城 252500 摘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中国推进蓰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的一 个背景,就是中国捉业资源要素供给的条件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农业的转型升级提出更高的要求。人口结构 的变化,劳动力供给条件的变化显著的推高了我们国家的劳动成本,不仅削弱了制造业的竞争力,对劳动密集型的 农业同样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削弱了中国农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中国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除了提高机 械化水平,还要提升农业规模化的水平,还要防止通过行政的手段来扩大土地的规模。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农业结构性改革 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其中,工资性收 第二个高产年。现在农业发展需要狠抓标准化的生产,抓农产品和 入超过经营净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第一大来源。但是,在经济结 食品质量监管。过去用了大量的化肥农药,现在要减量了。所以农 构转型升级和GDP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农民工就业机会越来越少。 业结构调整目标就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要统筹,种植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外出农民工增长只有0.4%,而返乡农民工 业、养殖业、加工业要一体化发展,包括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的休 数量不断增长,像过去一样依靠非农收入难以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 闲观光要总体化发展。 长。同时,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下降,依靠粮食增产和提价保障 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中国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的结构 性改革。就是因为中国农业资源要素供给的条件已经发生了显著 的变化,对农业的转型升级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 二 农业资源要素供给的条件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对农业的转型升级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中国是不是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 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 深入推进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随着城乡居 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达到瓶颈 2年以来,我们 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对农业的发展转型提 状态。中国从2012年劳动适龄人口开始减少。从20ll6周岁至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1500万人,每年都在减少。 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我们国家这种史无前例的人口城镇化的进程还在快 中国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了 速的推进。过去五年中国城镇的常住人口每年增加21O0万人。 “十三五”期间根据现在制定的规划,每年城镇常住人口大约增加 1400万左右。 世界银行最近有一个报告,说尽管中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但 是到2040年中国的劳动人口降幅将会超过1O%,将会减少9000万 人,相当于减少一个德国的总人口。那么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 (二),中国这些年来中产阶层在迅速壮大,按照统计局对中等 供给条件的变化显著的推高了中国的劳动成本,不仅削弱了制造业 收入阶层的定义,这个定义就是家庭年可支配收入9万 ̄lJ40万元人 的竞争力,对劳动密集型的农业同样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削弱 民币。我们现在中产阶层已经有3.34亿,占到24.3%。 (三),就是我们现在在凝聚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在打脱贫攻坚 五年,每年要减少,要脱贫1000万人以上。 这三方面的变化汇集到一起,对我们农业来讲意味着什么呢? 了中国农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 2015年我们的农业占GDP的比重是8.9%,农业就业占GDP的 三产业的26.5%。我们现在小麦已经是全盘机械化,种一亩小麦只 用两个劳动工人。水稻、玉米的机械化也在迅速的推进,机械化率 战。按照我们现在贫困的标准,2016年贫困人口是5575万人,今后 比重是28.3%,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工业的22.5%,相当于第 意味着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推动我们国家食品的消费结构继续演 程度达到75%。但是种一亩水稻,在中国用六七个工人,到韩国、 变、继续升级。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矛盾就是从总体上来讲过去就 日本、台湾,只用两个工人。但是棉花、甘蔗的机械化非常低,畜 是要吃得饱,现在老百姓对农业发展最大的要求就是要吃得安心、 牧业机械化水平非常低的。比如说棉花用机器采摘,2007年机械采 吃得放心,还得吃出健康。不光是吃得放心,还要游的开心,大家都 摘率只有1%, ̄q2Ol5年这个比例已经提高到28%。新疆兵团机采率 要去农村旅游、休闲。中国过去的政策主要就是拼总量,不计成本 高达69%,但新疆的地方只有16%。再说苹果,国外的苹果基本上都 和资源代价。现在农业发展面临的总量不足的矛盾大大缓解。现 是用机器摘的,中国还是人摘,现在引进了美国的设备。现在我们 在主要的矛盾是结构性矛盾,结构性的矛盾优质的绿色的农产品不 要提高机械化,不提高机械化水平的话,竞争力和效益无从谈起。 能够满足需求,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增加绿色优质 新疆引进了2900台采棉机,80%是进口的,现在耕地的工具进口的 农产品的供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成本是国内价格的10倍,但仍然有人买,因为它的质量好。所以说 农业供给侧改革,强调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中 先进农机具制造方面的短板一定要加快补上,这也有巨大的市场需 国这么大的国家,13亿人口,我们的谷物不可能依赖国际市场,我们 求。 (-)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除了提高机械化水平,还要提升农 的大豆的自给率低于20%。三大主粮的进口,小麦占2.6%,稻谷占 2.3%,玉米占1.7%。中国国内的玉米和小麦有巨大的潜能,不能 业规模化的水平。近年来,我国传统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正逐渐消 靠进口国外的粮食,这样会带来很多的问题。还要优化农业的品种 失。我国劳动力成本每年上涨10%左右,而劳动生产率并未同步提 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13竞争力趋弱。我们国家有2.2万农户,去 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包括区域结构。最重要的不是说每年 升,都要粮食增产,我们今年粮食产量减了1 O0多亿斤,但仍然是历史上 年耕地规模3O公顷以上的全国只有3012万,我们国家不可能走美 ^凸 工m 、ll, nr、[D l口l l0l {亡cc 管理纵横}Sweeping OVeF the Management 国、加拿大发展大规模农场的道路。但是我们这么一个小的规模 第二,出台鼓励降低农业水土资源消耗的措施,开展农业生态 不改变,我们的农业的竞争力也无从谈起。发展规模经营也不是说 系统保护与建设,从源头抓起,重点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点源和面 就一定要简单的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我们现在~家一户的土地 源污染、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实施退耕还林还湿、修复和保护 不用动,通过发展规模化的服务也可以解决机械化的问题,小麦就 湿地和江河湖海等水域环境等。是这样的。一定得防止通过行政的手段来扩大土地的规模。你可 第三,从金融税收上支持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在投融资决策中 以看一下前几年有些地方动不动就搞一个几千亩、上万亩的农场, 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对绿色产业项目给予税收优惠。 现在农产品价格一波动,各种矛盾都暴露出来了,可持续性就出现 第四,加强媒体宣传,引导社会参与开展多样化宣传,加强环境 了问题。所以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提出要细化和落实承包 保护和农业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居民尤其是中小学生环保意识。 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三权分制,要培育新 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我们现在土地集体所有,承包权是 (四)最基本的是制度改革。 第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落 农户的,土地经营权可以单独作为一种权利,放活经营权,是为了依 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征 法保护土地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要给实际种地的人一个稳定的预 收制度改革。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 期,让他舍得投入,否则经营者的权利如果不稳定的话,每年的合同 指出:“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人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关 都签,没有人舍得在土地上投资来改善土地的质量。 系密切,可以作统一部署和要求,但试点工作中要分类实施。严守 1 8亿亩耕地红线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底线、是试点的大前 三、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的转型发展,也 提,决不能逾越。 提出了创新的要求 中国人世15年,2002年农产品的进口总额只有124亿美元,2015 第二,建立促进生产的激励制度和保障制度,我国目前最缺乏 的是优质农产品,所以政府应鼓励农民生产优质农产品。对于从事 年已经达到了l168,[L美元。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 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农户,政府应在项目资金、银行贷款、基础设施 进口国,大米 大豆、棕榈油市场是第一大进口国,棉花是第二大 保障等方面建立相应的制度用于激励引导。 进口国,猪肉是第三大进口国,这是中国的农业基础竞争力不足的 第三,建立相应的安全、卫生生产制度。我国的农产品质量不 表现。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改革。 高和卫生不安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很多人认为要解决这个难题, (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处理好“稳粮”与“增收” 就要少施化肥,少用农药。但是现在如果不施化肥,不用农药,农民 的关系。中国作为一个1 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的基本国情就是人 可能全都是亏本的。因此还需要政策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 多、地少,如果是局限于国内这一点土地资源,不可能满足中国的 第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 老百姓生活富裕对食品需要。所以必须要统筹利用好国内国外两 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中国基本政策走向就是应遵循“谷物基本自 构性改革最大的一场硬仗。农业政策也要逐步由过去价格支持和 干预为主,要逐步专向以直接补贴的绿箱政策为主。这样一来我们 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原则,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 就会逐渐的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逐步理顺,真正使得我们的农业, 全”的路子,目前三大谷物的自给率都在98%左右。还要适度进口 我们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都是有效供给,也使得农产品的供给结构真 国内紧缺的农产品,要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要深化同主要贸易伙 正对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结构能够匹配好。 伴国家的战略合作。 **指出:“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作为提高农业供给 (--)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互 体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指向最 联网+”能有效地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将农民分散的个性化供给 终必须落到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上,落实到全面建成小 和需求积聚起来,促进农业领域分工分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和产业融合发展。应抓住契机,通过互联网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 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四 着力解决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存在的“分有余、统不 参考文献: 足”的问题。发展农资电商、农业信息服务、农产品电商、农产 [1】李稻葵.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理论视野,201 5年1 2期. 品质量安全溯源等新型服务业态,将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联系起 [2】杨伟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是否定扩大内需[J】.中国经 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村市场主 贸导刊,201 6年01期. 体提供多元化、多样性的融资方案。盘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促进 [3】贾康,苏京春.“三驾马车”认知框架需对接供给侧的结 农村产权交易流转。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平台作用,将农业 构性动力机制构建一一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深化探讨[J].全球 科研人才、技术推广人员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有机结合起来,为 化,201 5年3期. 农村提供先进生产技术和农业科技人才。以“一村一品、~乡一 [4]吴研;亢霞.关于加快转变粮食产业发展方式的思考[J].中国 业”为抓手,发展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根本 粮食经济,2O1 2年02期; ・ 所在。目前,我国相当多的地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位,集体资产 [5】万宝瑞.加快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2O1 6-02--20 权能缺失,集体经济“空壳化”现象较为普遍。应以“一村一品、 [6]伍玉玲;唐继平;邓, 玉.农业“用工荒”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一乡一业”为抓手,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特别是专业合作社,防止集 [J】.中国市场,201 2年06期 作者简介: 源约束和面源污染加剧的情况,各级政府应真正树立绿色发展理 王秋菊,女,1 984年,山东冠县,冠县县委党校,助教,经济学学 念,推进农业转型发展和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士学位,研究经济社会问题。 第一,应健全和完善生态农业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生产 者行为,加大环保监管、执法和问责力度。 体经济缺位。 (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面对农业资 M0DERN BUSlNESS 代商、II,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