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带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设备快速对焦方法[发明专利]

来源:榕意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7783250 A(43)申请公布日 2018.03.09

(21)申请号 201610736157.X(22)申请日 2016.08.26

(71)申请人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台虹路3号(72)发明人 许克亮 彭成毕 

(74)专利代理机构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代理人 盛建德 李娜(51)Int.Cl.

G02B 7/38(2006.01)H04N 5/23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54)发明名称

带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设备快速对焦方法(57)摘要

一种带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设备快速对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推动马达到达A、B、C三个位置,分别拍摄得到三个图像Pa、Pb、Pc;S2:针对三个图像的近似线性区间的图像区域分别进行定位;S3:对三个图像的模糊程度分别进行分析测量且计算得出模糊边界宽度Ta、Tb、Tc;S4:根据两个斜率K1=(Ta-Tb)/(A-B),K2=(Tb-Tc)/(B-C)得出由马达的三个位置与对应模糊边界宽度之间确定的函数关系示意图且根据|K1|和|K2|的大小确定直线方程:如果|K1|>|K2|,则由(A,Ta)与(B,Tb)两点确定直线方程;如果|K1|<|K2|,则由(B,Tb)与(C,Tc)两点确定直线方程;S5:根据确定好的直线方程,将直线延长使之与横轴具有相交点,所述相交点在横轴上的位置即为对焦清晰的马达位置。本发明在短时间即可完成对焦过程,提升了用户体验。

CN 107783250 ACN 107783250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带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设备快速对焦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S1:随机推动马达顺次到达A、B、C三个位置,分别拍摄得到三个图像Pa、Pb、Pc;S2:针对三个图像Pa、Pb、Pc的近似线性区间的图像区域分别进行定位;S3:对三个图像Pa、Pb、Pc的模糊程度分别进行分析测量且计算得出模糊边界宽度Ta、Tb、Tc;

S4:根据两个斜率K1=(Ta-Tb)/(A-B),K2=(Tb-Tc)/(B-C)得出由马达的A、B、C三个位置与对应模糊边界宽度Ta、Tb、Tc之间确定的函数关系示意图且根据|K1|和|K2|的大小确定直线方程:

如果|K1|>|K2|,则说明位置B、C之间可能存在拐点因此舍弃数据Tc,由(A,Ta)与(B,Tb)两点确定直线方程;

如果|K1|<|K2|,则说明位置A、B之间可能存在拐点因此舍弃数据Ta,由(B,Tb)与(C,Tc)两点确定直线方程;

S5:根据确定好的直线方程,将直线延长使之与横轴具有相交点,所述相交点在横轴上的位置即为对焦清晰的马达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CM一体化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2中,所述三个图像Pa、Pb、Pc的灰度值均满足Sinc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CM一体化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2中,所述三个图像Pa、Pb、Pc的近似线性区间的灰度值均在70%到2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CM一体化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3中,所述分析测量具体为对模糊边界的灰度变化过程进行线性拟合。

2

CN 107783250 A

说 明 书

带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设备快速对焦方法

1/2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设备快速对焦方法,尤其是一种显著提升对焦速度从而极大提升了产品使用体验的摄像设备快速对焦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手机摄像模组、相机、摄影机对焦拍照时,通常需要控制对焦马达移动拍摄一系列图像,找出最清晰的图片对应的马达位置(马达步数),再将马达移动到此位置,开始拍照。此种方式在对焦上耗费了很长时间,影响了用户体验,甚至经常在此段时间上错失拍摄机会。为解决此对焦时间问题,有厂商提出的相位探测对焦,可以快速完成对焦,但是会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设备快速对焦方法,所述方法显著提升了对焦速度从而极大提升了产品使用体验。[0004]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设备快速对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随机推动马达顺次到达A、B、C三个位置,分别拍摄得到三个图像Pa、Pb、Pc;S2:针对三个图像Pa、Pb、Pc的近似线性区间的图像区域分别进行定位;S3:对三个图像Pa、Pb、Pc的模糊程度分别进行分析测量且计算得出模糊边界宽度Ta、Tb、Tc;S4:根据两个斜率K1=(Ta-Tb)/(A-B),K2=(Tb-Tc)/(B-C)得出由马达的A、B、C三个位置与对应模糊边界宽度Ta、Tb、Tc之间确定的函数关系示意图且根据|K1|和|K2|的大小确定直线方程:如果|K1|>|K2|,则说明位置B、C之间可能存在拐点因此舍弃数据Tc,由(A,Ta)与(B,Tb)两点确定直线方程;如果|K1|<|K2|,则说明位置A、B之间可能存在拐点因此舍弃数据Ta,由(B,Tb)与(C,Tc)两点确定直线方程;S5:根据确定好的直线方程,将直线延长使之与横轴具有相交点,所述相交点在横轴上的位置即为对焦清晰的马达位置。[000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所述三个图像Pa、Pb、Pc的灰度值均满足Sinc函数。

[000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所述三个图像Pa、Pb、Pc的近似线性区间的灰度值均在70%到20%之间。

[000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3中,所述分析测量具体为对模糊边界的灰度变化过程进行线性拟合。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带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设备快速对焦方法通过只试拍三张照片而计算出影像对焦清晰所对应的马达位置,在短时间即可完成对焦过程,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运用本发明带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设备快速对焦方法的马达在三个位置拍

3

CN 107783250 A

说 明 书

2/2页

摄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中本发明带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设备快速对焦方法在A、B、C三个位置拍摄得到的三个图像Pa、Pb、Pc的照片图。

[0011]图3为与点光源经过镜头成像后未对焦清晰时灰度分布近似的Sinc函数的示意图。

[0012]图4为图2中对三个图像Pa、Pb、Pc中灰度值满足近似线性区间的图像区域进行定位的示意图。

[0013]图5为对图像Pa的模糊边界的灰度变化过程进行线性拟合而得出模糊边界宽度Ta的示意图。

[0014]图6为由马达的三个位置A、B、C与模糊边界宽度Ta、Tb、Tc之间确定的函数关系示意图。

[0015]图7为图6中根据斜率大小最终确定的其中两个位置B和C定义的直线方程,其延长线与横轴相交点得出的对焦清晰的马达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一种带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设备快速对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17]S1:随机推动马达顺次到达A、B、C三个位置,分别拍摄得到三个图像Pa、Pb、Pc;[0018]S2:针对三个图像Pa、Pb、Pc的近似线性区间的图像区域分别进行定位;[0019]S3:对三个图像Pa、Pb、Pc的模糊程度分别进行分析测量且计算得出模糊边界宽度Ta、Tb、Tc;[0020]S4:根据两个斜率K1=(Ta-Tb)/(A-B),K2=(Tb-Tc)/(B-C)得出由马达的A、B、C三个位置与对应模糊边界宽度Ta、Tb、Tc之间确定的函数关系示意图且根据|K1|和|K2|的大小确定直线方程:

[0021]如果|K1|>|K2|,则说明位置B、C之间可能存在拐点因此舍弃数据Tc,由(A,Ta)与(B,Tb)两点确定直线方程;

[0022]如果|K1|<|K2|,则说明位置A、B之间可能存在拐点因此舍弃数据Ta,由(B,Tb)与(C,Tc)两点确定直线方程;[0023]S5:根据确定好的直线方程,将直线延长使之与横轴具有相交点,所述相交点在横轴上的位置即为对焦清晰的马达位置。[0024]因为三个图像Pa、Pb、Pc是随机拍摄的,所以,本发明带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设备快速对焦方法中不会出现|K1|=|K2|的情况。[0025]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三个图像Pa、Pb、Pc的灰度值均满足Sinc函数。[0026]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三个图像Pa、Pb、Pc的近似线性区间的灰度值均在70%到20%之间。

[0027]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分析测量具体为对模糊边界的灰度变化过程进行线性拟合,其目的是降低图像噪声。

[0028]本发明带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设备快速对焦方法通过只试拍三张照片而计算出影像对焦清晰所对应的马达位置,在短时间即可完成对焦过程,提升了用户体验。

4

CN 107783250 A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图2

图3

5

CN 107783250 A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4

图5

6

CN 107783250 A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6

图7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