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的实施意
见
【法规类别】地质勘查工作 【发文字号】渝府发[2007]6号 【发布部门】重庆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01.09 【实施日期】2007.01.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重庆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
(渝府发〔2007〕6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地质工作的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现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国发〔2006〕4号,以下简称《决定》)精神,加强我市地质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认真学习领会《决定》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地质工作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地质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地质工作在资源勘查、工程建设、环境治理、灾害防治等领域的保障与服务功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市地质工作与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 1 / 4
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仍存在基础薄弱、投入不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功能不
强、装备落后、人才缺乏等问题。我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多,人民生活对环境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加强地质工作不仅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推进重点工程、支持城乡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人民生活、改善生存环境、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决定》是指导新时期地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统管地质工作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从事地质工作的地勘单位,要认真学习《决定》内容,充分认识加强地质工作的重要意义,掌握《决定》要领,吃透《决定》精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加强地质工作作为一项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开创我市地质工作的新局面。
二、明确新时期我市地质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地质工作 加强我市的地质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地质找矿、提高资源综合效益、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地质灾害作为重要任务,不断拓宽地质工作服务领域。要按照《决定》要求,紧密结合我市实际,统筹地质工作部署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统筹矿产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勘查,统筹市内地质事业发展与地质领域对外开放。要以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为重点,以矿产勘查为突破口,突出地质工作的保障与服务功能,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好基础,服好务。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进我市地质勘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转变,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富有活力的地质工作新体制。
新时期我市地质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以《决定》为行动纲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地质工作投入、加强公益性地质队伍建设,深化国有地勘单位改革、转变地质工作机制 2 / 4
体制,力争我市优势矿产勘查取得新的突破,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有明显增长,公益性基
础性地质工作得到明显加强,地质工作机制体制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地质工作的保障与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矿业权市场得到进一步培育和规范,从而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好的资源与环境条件,建立地质工作保障和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突出能源和优势矿产勘查,努力提升地质工作的资源保障功能
要结合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资源加工产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加大优势矿产勘查力度,努力提高矿产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一是加大能源矿产勘查,积极争取中石油、中石化加大对重庆天然气的勘查投入。按照我市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规划,加大合川沥鼻峡、开县满月、巴南接龙场、奉节青龙和巫山田家等市级规划矿区的煤炭资源勘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源保障。二是加大锰、钡、锶、铝土矿、盐、硅、镁和地热等优势矿产的勘查力度,特别是要加大渝东北大巴山钡矿,渝东北城口锰矿,渝西大足-铜梁-合川锶矿,渝南南川-武隆煤、铝、硫,渝东南黔江-彭水煤、铝、硫,三峡库区天然气、盐、石膏,都市圈地热水、矿泉水,渝东南酉阳-秀山锰、汞、铅锌、萤石、重晶石八大成矿(区)带的矿产勘查工作,努力构建我市重要矿物原料基地。要按照统一部署,区域展开,重点突破的原则,集中资金安排重点项目,提升地质工作程度,力争在地质找矿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围绕打造“温泉之都”的发展目标,开展都市圈“三大温泉基地”、近郊“四大温泉组团”和远郊“七大温泉片区”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和开采潜力调查,建立地热勘探开发试验基地,为打造“温泉之都”奠定资源基础。四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2004-2010年)》,在我市大中型煤、锶、锰矿等老矿区外围和深部开展资源潜力调查和勘查工作,通过攻深找盲、探边摸底,力争发现新的矿床、矿体或矿段,努力解决危机矿山的资源接替问题,促进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 / 4
四、加强公益性基础地质工作,努力提升地质工作的社会服务功能
我市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社会格局和发展资源加工产业、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推进城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都对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我市公益性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一是要结合重庆实际,开展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补充和更新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数据,进一步摸清区域地质背景,提高基础地质调查程度。采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地质等多种手段,着力解决我市重要成矿区(带)、城巴断裂带、三峡库区等区域的基础地质问题,为矿产勘查、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科研等提供背景资料。二是要按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