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举手表决同意与不同意,是应用了( )的意义。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众数的意义,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举手表决若举手的是大多数,则通过,否则就不通过。是应用了众数的意义。 解答:用举手表决同意与不同意,是应用了众数的意义。 【考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异同及运用。
2. 六(1)班有45人,六〔2)班有47人,要比较期末考试成绩哪个班高一些,选取( )比较合适。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答案】A
【解析】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
次数最多的数据。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由此可知:中位数不受数据偏大偏小的影响,而平均数受数据偏大偏小的影响,所以要比较期末考试成绩哪个班高一些,选取平均数比较合适。
解答:根据平均数、中位数的特点可知:中位数不受数据偏大偏小的影响,而平均数受数据偏大偏小的影响,所以要比较期末考试成绩哪个班高一些,选取平均数比较合适。 【考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异同及运用。
3. 一位战士在打靶考核中前9成绩环数如图,问:不管这位战士最后一打几环,一定不会变
的是( )。
A.中位数
B.平均数
C.众数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分析:由图知,5环有1,6环有2,7环有1,8环有4,9环有1,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求解即可。 解答:由分析知:
5环有1,6环有2,7环有1,8环有4,9环有1,不管这位战士最后一打几环,众数是不会变的。
【考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异同及运用。
4. 甲、乙、丙三种糖果每千克的价格分别是9元,7.5元,7元。现把甲种糖果5千克,乙种糖果4千克,丙种糖果3千克混合在一起,那么用10元可买 千克这种混合糖果。 【答案】1.25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出三种糖果混合的总价钱是多少,再求出混合后的糖果的单价,最后用总价除以单价,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10÷[(9×5+7.5×4+7×3)÷(5+4+3)] =10÷[96÷12]
=10÷8
=1.25(千克);
答:用10元可买 1.25千克这种混合糖果; 【考点】平均数问题。
5. 在黑板上写上若干个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1,2,3,…,后来擦掉其中的一个,剩下的数的平均数是10.9,则擦掉的这个自然数是 。 【答案】13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知道,1、2、3、4、5…如果不擦掉的话,平均数应该是中间那个数或中间那两个数的平均数,而擦掉其中一个数,剩下的数的平均数是10.9,说明剩下的数个数是10的倍数,而平均数又接近10,所以剩下的数的个数是20,那么原来就有21个数,用原来就有21个数的和减去剩下的数的和,就是要求的答案。 解答:解:剩下的数的和:20×10.9=218, 前21个数的和是:22×10+11=231, 擦掉的自然数是:231﹣218=13 答:擦掉的自然数是13, 【考点】平均数问题。
6. 下面是某村7个家庭的年收入情况。(单位:万元) ( 2.8 4.5 2.8 11 3.7 2.8 3.2)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中位数是 ,众数是 。 【答案】4.4;3.2;2.8
【解析】分析:抓住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定义,即可解决此类问题。 解答:解:将上述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2.8 2.8 2.8 3.2 3.7 4.5 11,
平均数是:(2.8×3+3.2+3.7+4.5+11)÷7, =30.8÷7, =4.4,
众数是:2.8在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 中位数是:3.2,
答: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4,中位数是3.2,众数是2.8。 【考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异同及运用。
7. 下图是五名学生一分钟跳绳成绩统计表:
姓名 李军 王涛 赵娜 李可 王迪 成绩 152 70 78 76 (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3)用 代表这五名学生跳绳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答案】(1)93,(2)78,(3)中位数
【解析】分析:(1)根据“总成绩÷人数=平均成绩”进行计算即可;
(2)中位数是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根据本组数据的个别数据偏大,用中位数来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合; 解答:(1)(152+70+78++76)÷5, =465÷5, =93;
(2)152,, 78,76,70;中位数为78;
(3)根据本组数据的个别数据偏大,用中位数来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合;
【考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异同及运用;简单的统计表。
8. 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答案】平均数
【解析】分析: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所以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解答:根据分析可得: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考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异同及运用。
9. 小强家原来平均每月用电156.9度,使用节能电器后,原来一年用的电现在可以多用3个月。现在平均每个月用电多少度? 【答案】125.52千瓦时
【解析】分析:“小强家原来每月用电156.9千瓦时,开展低碳节能活动后,原来一年的用电量现在可多用3个月”,求现在每月用电多少千瓦时?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求出原来一年用电多少千瓦时,再求出原来一年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几个月。据此解答。 解答:(156.9×12)÷(12+3) =1518÷15
=125.52(千瓦时)
答:现在每月用电125.52千瓦时。 【考点】平均数问题。
10. 星星小学三至六年级各班跳绳比赛成绩统计图. (1)观察统计图,内容完成下面统计表. 星星小学三﹣六年级跳绳比赛统计表
三年 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一班 二班 (2)平均每班得多少分?
【答案】(1)
一班 75 68 80 60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二班 70 73 85 65 (2)72分 【解析】(1)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所提供的数据即可填写复式统计表.
(2)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分别求出各年级年级总分数之和除以班数就是每个班的平均分. 解:(1)根据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如下: 星星小学三﹣六年级跳绳比赛统计表 年级跳绳比赛统计表
一班 75 68 80 60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二班 70 73 85 65 (2)(75+70+68+73+80+85+60+65)÷8 =576÷8 =72(分)
答:每班平均72分.
【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填写复式统计表和有进行关计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