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飞速地发展,城市越来越拥挤喧闹,而农村则越来越僻静,在我们的身边也出现了一个个特殊的群体,孤独的老人,留守的儿童等等。尤其是留守儿童,他们只不过是一群孩子,非常普通的孩子,但他们的责任却比一般孩子的重大,他们本应该拥有美好的童年,但现实却过早地给了他们不应该有的沉重的喘息,他们便是留守儿童!他们不是孤儿,却有着孤儿一般凄惨的境地,他们有父母,却享受不到跟父母在一起的快乐!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通力合作,紧密配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成为我们教师的重大责任,我们应该从“三优先”入手,为留守儿童播种心灵的阳光。
思想教育优先,据不完全统计,在学校里违纪学生中有85%以上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在学习不认真学习,拉帮结伙。开始只是不认真学习听讲,慢慢的他们胆子越来越大,课间在厕所里偷着抽烟,放课外假时则上网玩游戏,回校上课没精神,老师批评几句就跟老师顶撞。他们之间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首先,是因为他们比平常人缺少最多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呵护,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从小就在心里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他们身上很难找到同龄孩子应有的天真与活泼,别人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其实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爱抚。春风化雨润心田,教育的目光不应局限于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做人。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
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的温存和睿智的严厉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在教育战线上,我们应试着走进孩子的心灵,给那些缺乏亲情关爱的留守儿童以父母般的师爱吧!
由于监护人常常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情绪变化,他们缺失了最起码的心理交流机会。长时间的内心压抑,使得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即使他们想说,也仅仅是情绪上的发泄,他们的话语往往简单生硬。比如有的单亲孩子,他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问:“你怎么不交作业?”答:“做不来”“你向别人请教了吗?”“没有”这些简短的话语说得生硬而充满敌意。此时,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之心,矛盾可能会逐渐加深。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慢慢开导他们,让他们逐渐化解敌对情绪,采取写日记的办法与之交流,开始时,他们可能不会说心里话,我们就先向他们吐露自己的心声,以心换心,时间长了,他们自然愿意把老师当作好朋友,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就变得容易了。
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导致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不能按质按量完成作业,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与责任心,在思想教育上优先。
学习指导优先,据统计显示,85%的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5.4%由亲朋好友监护,其余的由老师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由于生活特殊,许多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加之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性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不理想,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因此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尽
头不足等不良心理。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本身文化素质就不高,无法给留守儿童学习上有切实有效的帮助。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给予学生生活学习上的帮助,课上多提问,多表扬,课后多检查,多辅导,让他们逐渐消除厌学心理,喜欢学习。
生活照顾优先,生活问题是留守儿童生存发展中面临的又一突出问题。调查显示,由于没有父母的照顾,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存在很多问题。他们有的有钱买垃圾食品吃,有的自己管理自己,生活水平较差,导致营养不良。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特征。作为老师,我们应在生活上多帮助他们,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关心,爱护每一个留守儿童,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一个老师都要用真挚的爱心,为留守儿童播种阳光,真情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有一个温馨的家园,乐于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