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棁的读音是:jié zhuō。
节棁的拼音是:jié zhuō。 注音是:ㄐ一ㄝˊㄓㄨㄛ。 繁体是:節梲。 结构是:节(上下结构)棁(左右结构)。
节棁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意思是古代天子的庙饰,后用以形容居处豪华奢侈,越等僭礼。节棁[jiétuō]⒈节和棁。节,屋柱上端顶住横梁的方木;棁,梁上的短柱。基础解释:节和棁。节﹐屋柱上端顶住横梁的方木;棁﹐梁上的短柱。
二、引证解释
⒈节和棁。节,屋柱上端顶住横梁的方木;棁,梁上的短柱。引唐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冬十月,作新亭于马退山之阳,因高丘之阻以面势,无欂櫨节棁之华也。”集注:“节者,栭也,刻鏤为山;棁者,樑上楹,画为藻文。”清朱之瑜《<十宫图>序》:“金釭玉带,翡翠文犀;节棁县楣,空青祖琭。”
三、网络解释
节棁节棁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节和棁。节,屋柱上端顶住横梁的方木;棁,梁上的短柱。出自唐,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综合释义:节和棁。节,屋柱上端顶住横梁的方木;棁,梁上的短柱。唐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冬十月,作新亭于马退山之阳,因高丘之阻以面势,无欂櫨节棁之华也。”集注:“节者,栭也,刻鏤为山;棁者,樑上楹,画为藻文。”清朱之瑜《<十宫图>序》:“金釭玉带,翡翠文犀;节棁县楣,空青祖琭。”网友释义:节棁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节和棁。节,屋柱上端顶住横梁的方木;棁,梁上的短柱。出自唐,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汉语大词典:节和棁。节,屋柱上端顶住横梁的方木;棁,梁上的短柱。唐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冬十月,作新亭于马退山之阳,因高丘之阻以面势,无欂栌节棁之华也。”集注:“节者,栭也,刻镂为山;棁者,梁上楹,画为藻文。”清朱之瑜《〈十宫图〉序》:“金釭玉带,翡翠文犀;节棁县楣,空青祖琭。”其他释义:1.节和棁。节﹐屋柱上端顶住横梁的方木;棁﹐梁上的短柱。
关于节棁的词语
繁文末节 枝节横生 饮泉清节 缩衣节口 捎关打节 山节藻棁 条分节解 二三其节 节用裕民
关于节棁的成语
捎关打节 二三其节 缩衣节口 饮泉清节 进退有节 条分节解 节骨眼 山节藻棁 黄花晚节 枝枝节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