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加对象
局党组成员,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
二、调研时间
调研活动总体安排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调研的具体时间、地点由各单位根据工作安排和调研的主题确定,调研时间要集中安排。
三、调研主要内容
调研活动要紧扣“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崛起步伐、建设富裕和谐*”和“交通改革攻坚”这个主题,重点围绕市委“四进四访”要求,以及我局《活动方案》提出的调研目标、开展的“百、千、万”实践活动的方法,结合各自分工和单位职能特点,精选调研课题,开展调研活动。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创新意识,转变发展观念,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破解发展难题,实现*交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交通的先行作用。
2、以国家扩大内需为契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路网结构,创新举措,完成“一路、二桥、三站、四线”的建设任务,增强服务能力。
3、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农村公路网络结构,完善农村公路客货运输网络,推行建、管、养“一体化”发展思路,切实抓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
4、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做好人员思想稳定工作,积极、稳步,多渠道、多方式搞好费税改革涉及人员的安置工作,保证国家燃油费税改革顺利完成。
5、认真履行交通运输安全监管职责,规范运输市场秩序,加强交通运输市场力度,依法规范经营行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妥善解决行业稳定问题,实现我市交通的有序运营。
6、积极稳妥推进交通运输企业改革,整合企业自身有效资源和社会资源,创新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为企业稳定、发展创造机遇和寻求活力。
7、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开展文明执法活动,加大执法规范化管理,巩固治理“三乱”的成果,不断提升行业形象。
8、各单位在机关效能和机关作风建设上,树立为人民服务,为基层服务的理念,保证上级政府的决策、决定畅通和落到实处。机关工作人员在完善自我、提高工作效率,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四、调研方式方法
局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根据各自工作分工选定一个课题,各参加单位主要负责人根据本单位职能选定课题,开展调研活动。
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深入到基层单位、站场班组、实地察看,掌握基本情况,了解群众所忧、所思、所盼。
2、通过召开见面座谈会、民情沟通会、民主恳谈会、设立意见箱,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扩大群众对调研活动的知情范围。面对面倾听民声、掌握民情、了解民意,尤其倾听群众对“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崛起步伐、建设富裕和谐*”和“交通改革攻坚”的意见建议。
3、通过梳理了解到的真实情况给发现的问题把“脉”,理清哪些是群众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那些是体制机制的问题,哪些是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哪些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哪些问题需要上级政策调整才能解决的,找准问题的症结。
4、通过对基层调研单位调查解剖,结合交通系统各单位的情况,分析交通不同单位存在的不同问题,找出其共性和差异性,进行综合分析、科学评估。
5、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对症下药,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形成书面。
五、调研要求
1、做好调研准备。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和局工作安排,各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示范,按照调研的单位、主题、时间、步骤、任务“五明确”的要求,周密制定调研方案,确保调研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一、前期工作情况
(一)组织、人事工作
1、该项工作主要按照区委组织部、人事局相关文件、会议要求完成了乡机关干部年度考核、评先选优以及优秀干部遴选报送等,参与乡党委、政府组织、人事相关会议。
2、配合陈乡长开展了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并按规定和程序严把党员标准、规范入党手续,积极倡导好书记、干部、好党员标准。
3、督促相关村组织阵地建设,落实党建“四级三联”工作机制。
(二)政法、综治、维稳、防邪及交通运输工作
1、政法及综治:按照区综治办要求开展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调研,并按时完成调研报告。认真学习区综治委印发的《2016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在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具体工作中贯彻执行相关要求。
2、维稳:按照区维稳办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2016年度维护社会稳定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了相关工作,为接下来撰写调研报告和9月份按时上报做好准备。
3、防邪:按区通知要求研究部署落实了迎接区防邪警示教育专项督查准备工作,认真学习区委防范和处理问题领导小组印发的《2016年防邪工作要点》,在乡防范和处理问题工作中贯彻执行相关要求。
4、交通运输:前期主要参与乡交管站筹备工作、督促乡交管站开展日常工作,并配合陈乡长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三)透明农业蔬菜
1、协调、组织核心区、实验区相关村做好计划,及时下种,目前共发展透明农业蔬菜种植户50余户,已种植透明农业蔬菜100余亩(其中核心区即居委会和一村30余户,已种植蔬菜60余亩;试验区即六村20余户,已种植蔬菜30余亩)。
。
3、做好透明农业蔬菜种植日常督查工作,保证乡产业规划得以落实。
(四)其他
1、协助罗乡长完成“依法治区”部分工作,督促院坝梁村开展“法治示范点”标准化建设,按照区法治办相关要求开展我乡“六五”普法总结及自查整改工作,迎接区验收检查。
。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和观念转变不到位。作为基层领导干部,需要与全乡干部、群众打成一片,积极主动深入到群众中去,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但由于或多或少的畏难情绪或事不关己的想法,工作中存在拖着走的现象。
2、工作不够深入,如综治、维稳等主要分管工作,本来自己不熟悉基层工作,而这些工作就需要大量的前期调查研究,需要大量的一线经历,尤其是到站(所)、村、社、老百姓家中调研、走访不够,深入研究工作不够。
3、未突出工作重点,就我所分管的几项工作,透明农业蔬菜是工作重点,同时也是工作难点,应该有所侧重,有所突出,我本人在这方面重视不够,将其与其他分管工作一样对待,以完成要领导交办事项为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主要是做好领导干部带头和示范工作,既要有坚定的信心,还要有实干的精神。基层干部不要写得好、说得好、唱得好,基层干部不是写文章,讲自己文化水平有多高,最重要的是要实实在在给群众干个事情,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情,要与上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要融入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发展产业才会给乡带来效益,才会使农民增收致富。
一、认真加强理论和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一年来,我能认真参加区委、区人大党组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特别是认真学习和解读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按照区委的部署,开展了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根据党所肩负的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使命,对党的建设作出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二是积极参加区委中心组学习和党风廉政教育活动,自觉执行党风廉政规定。三是认真学习《监督法》和《安徽省预算监督条例》。自《监督法》二00七年实施以来,为搞好财经工委成员的学习,我先后购买二十余本《监督法》和复印了二十余套《安徽省预算监督条例》发给每位工委成员。。通过对《监督法》的学习,相应提高了本人及工委成员的监督意识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质量。
二、围绕区委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
1、认真做好政府几个法定报告的审议和审查。我与财经工委成员依据《监督法》和《安徽省预算审查条例》先后对区政府二0一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二0一一年预算草案、二00九年财政决算报告和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二0一0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二0一0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和议案等五项报告、议案进行了初审。并对上述几个报告均提出了初审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审议区政府二00九年财政决算报告时,针对长期困扰我区财政的诸多矛盾并没有好转、财政收入的总量不大、工业企业对财政贡献率偏低的状况、部分有较大收支的部门年初未编制采购预算、财政预算约束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一是加快发展工业园和老工业园区建设,努力增加经济、财政总量。二是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力,积极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提高综合预算的调控能力。三是加强税收管理、强化非税收入征缴。四是加强对有较大收入部门及单位的延伸审计、扩大审计面。。受到与会各位常委会委员、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
2、积极组织工委和人大代表视察和有针对性的调研活动。一年来,先后组织财经工委和农业与农村工委对区工业企业改制情况,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区农村存量土地情况进行了视察和调研。针对区企业改制、新农村建设进展较为缓慢,资金使用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3、组织工委及相关人员对长淮镇经济发展情况多次采取召开座淡会、深入到镇、企业,实地查看,并先后到合肥包河区大圩镇、江西南昌青山湖区湖坊镇学习考察。就长准卫镇现状及区位优势、发展前景及规化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4、组织财政、税务、交通运输水务、工商等部门对区交通运输企业税收变化情况进行了调研,就运输企业税收逐年增幅较低、企业外迁、物流场地少、规模小、奖励比例偏少等问题提出了就如何发展壮大运输企业,增加税收收入,提高奖励比例等意见和建议,受到了区政府高度重视。
三、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我州乡道村道养护现状
(一)农村公路基本情况
截至20__年底,全州农村公路管养里程共 21801.822公里(其中10967.106公里未纳入省统计里程),其中省道68公里、县道3677.67公里、乡道5400.191公里、村道12138.34公里、专用道517.621公里。
(二)现阶段养护方式
1. 现行农村公路管养体制
我州共设置农村公路管养部门一处八段,即__州地方公路管理处,__县、砚山县、丘北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广南县、富宁县地方公路管理段。长期以来,我州的农村公路养护一直沿袭以县农村公路管理段为养护责任主体,负责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小修保养和日常养护的管养体制。
2. 养护补助标准
20__年以前,省下拨养护补助资金一直按云南省交通厅云交计[1996]135号文件执行(20__年两个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除外)。即省道1400元/年公里;重点县道1200元/年公里;一般县道1000元/年公里;乡道只有905.2公里有养路费,为300元/年公里;村道没有养路费。20__年养护体制改革实施后,省补养护标准为:县道7000元/年公里、乡道3500元/年公里、村道1000元/年公里。
3.
。由于我州财政困难,地方财政补助极为有限。加之农村公路建设大都属于以工代赈项目,属补质所建,修建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完善,未进行过大中修,抗灾能力弱,导致历年水毁较多,养护成本不断加大,所以长期以来都存在养护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的问题。
投入使用情况为:20__年以前,州地方公路管理处给各县的养护补助费是按各县的县道里程和部分乡道里程下达,未下达到具体路线。20__年开始,省公路局把农村公路纳入了考核范围。20__年初云南省公路局与州交通局签订县乡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书,州交通局与各县交通局签订县乡公路管理责任书,确定养护管理指标,明确责任。按省州县签订责任书的要求,我州县乡公路养护按各县各条线路的交通量、经济地位,分为重点养护、一般养护、突击性养护三个层次进行考核管理。养护补助经费根据划分的三个层次,按线路、里程及工作内容、工程数量下达指标,按季度核拨到各县,实行养护管理工程费用制,并进行考核。
二、现行农村公路管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主体责任未落实。养护体制改革明确各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主体,这在责任划分的定位上是一个重大转变,但目前我州机制还未理顺,主体责任还未落实。
(二)管养分离不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后,对养护机构及职能进行了调整,县地方公路管理段只承担管理职能,而不具体实施养护。以前的管理养护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职能要求,所以必须顺应改革发展需要,探寻新的管养方式,真正落实“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责任主体。
(三)未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养护方式单一,养护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依靠地方公路管理段来实施养护这一单一方式,不仅增加养护成本,还存在人力物力不足的问题,管理上难以面面俱到,造成管理“盲区”。同时“一刀切”的养护资金拨付方式不能有效调动养护积极性,并容易造成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出现养护资金虽然投入但养护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虽然养护体制改革明确的“县道7000元/年公里、乡道3500元/年公里、村道1000元/年公里”的养护资金省补标准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如果不能从其他渠道筹措小修保养资金,省补资金就难以全额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从而影响到我州农村公路改造进程和路况质量,不能达到改革的预期效果。同时由于我州有11250.718公里的村道没有纳入省统计里程,没有省补养路费(“7,3.5,1”工程以省统计里程为准),造成养护资金缺口较大。
(五)县、乡两级政府及村委会对农村公路养护自我意识缺乏。县乡两级政府未认真理解“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真正含义,总认为公路的管养是交通部门的事,当地政府只是配合而已。加之由于长期以来没有调动群众养护参与性,导致群众爱路护路意识较差,这对乡道、村道的养护极为不利。
三、深化农村公路管养的几点思考
(一)真正落实县、乡两级政府的职责职能,是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的前提。《云南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__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都明确了“县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负责筹措和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负总责”,“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参与、协助交通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建、管、养工作及农村公路的道路
交通安全工作”。但是,在现实的农村公路管养中,县、乡两级政府的职责、职能尚未落到实处,养护资金筹措基本为零,整个管养工作依然如故。基本上都是由县级交通部门地方公路管理段承担,乡(镇)交通管理所的职责不明晰、不统一,五花八门,且作用发展不明显。因此,全州各县、乡党委、政府对农村公路的管养应引起高度重视,把抓农村公路的管养与抓其他经济工作并驾齐驱,确保人、财、物的投入,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职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路必管、管必规范,有路必养、养必到位”这一目标。另外,在乡(镇)交通管理所的职责、职能规范上,经调研后认为,应主要涵盖的内容是:一是宣传交通政策、法规;二是制定辖区交通规划;三是负责辖区道路交通建、管、养、绿、安的组织、指挥、协调与监管;四是维护路产路权;五是抢险保通;六是发动群众;七是信息采集报送;八是交通站点建设。通过对乡(镇)交通管理所职责职能规范明确,并切实履行,农村公路管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二)推行一个责任目标考核长效机制是确保农村公路管养的内在动力。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是搞好农村公路养护的内在需要。至20__年全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后,各县在落实县乡养护主体责任上做了一些工作,但大多是表现在形式上、面上,以责任目标考核落实下来的很少。这次我们在对广南的调研中了解到,广南县对农村交通工作高度重视,与其他经济工作并重,在全州率先把乡(镇)交通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综合考核范围,县乡(镇)签订了交通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年末进行百分量化考核,公路养护、公路建设、客运站点建设分别占40分、40分和20分,年末按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广南县的这一做法,初步实现了县乡养护责任主体的落实,显现了交通工作与其他经济工作有机结合,为推动实现“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农村公路养护方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按照国务院和省州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并进行目标考核是农村公路建管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若各县都能把交通工作责任目标量化考核推行到县、乡(镇)、村,农村公路管养的责任落实就能覆盖全州,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就能从真正意义上得到深化,有路必养才会得到落实。
。建立一个良好的体制,形成一个高效的机制,是办好任何一件事的前提条件,而其能否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还要看有无适量的资本投入,农村公路管养也不例外。对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保障,国家和省已明确了县道7000元/年公里、乡道3500元/年公里、村道1000元/年公里的定额补助标准,而州县两级的管养资金补助,在州人民政府印发的《__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中是这样明确的:“州人民政府应随着本级财政预算收入的逐年增加而适当安排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补助”、“县人民政府应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的实际需要,统筹本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负责筹措解决日常小修保养和水毁工程等专项经费”。但从我州目前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补助的情况看,全州养护资金补助实给几乎为零,这就形成了农村公路长期带病运行的现状,特别是乡道、村道养护资金严重匮缺,养护“盲区”大量存在,晴通雨阻、断桥断路普遍发生,安全隐患十分突出。这些问题要得以逐步解决,仅靠体制和机制的建立是无济于事的,而治理良药只能是州、县、乡三级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州人民政府《__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文政发〔20__〕69号)中所明确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补助要求,适当给予养护资金补助,加上省上的定额补助资金和社会参与成分,逐年投入到全州农村公路养护中,只有这样上述提到的疑难问题才会得到真正的破解。
(四)寻找一个切实可行的管养激励机制,是深化农村公路管养的有效途径。针对落实管养责任主体,转变地方公路管养机构职能,发挥乡(镇)交通管理所作用和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有效整合农村公路养护资源等的工作要求,通过调研,我认为在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特别是乡村公路管养上,应一改长期以来县级农村公路养护机构完全包揽农村公路管养的单一方式,遵循“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新的管养原则,除县道由县公路养护机构管养外,乡、村公路拟采取“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进行管养,真正把权、责落实到乡、到村、到人。
1.“以奖代补”主要内容:“以奖代补”,顾名思义就是把现有的定额补助变为灵活的奖励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利用公路沿线劳动力资源(包括建制村、村小组、自然人及社会其他力量)投入农村公路养护的长效、规范养护模式,以多层次、多元化的养护方式代替单一的一家包揽的养护模式,充分发挥乡(镇)、村及社会力量的作用,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效率,确保管养目标的实现。
2. 运行方式:
。省补资金为“7,3.5,1”工程的20%,县财政配套标准为:县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5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2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100元。仅依靠省补小修保养资金难以运作“以奖代补”方式,加之还要填补未纳入养护里程10967.106公里村道的养护资金缺口。因此财政配套资金对“以奖代补”方式的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资金使用管理:县地方公路管理段以纳入省统计管养里程的乡道村道里程为标准,按“乡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100元”的标准安排“以奖代补”资金,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年终根据考评结果兑现奖惩。“以奖代补”资金划拨到乡(镇)交通管理所。
(3)具体做法:由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将辖区内乡道、村道采取竞争性分段承包养护的形式,承包给有养护能力的公路沿线劳动力资源(包括建制村、村小组、自然人及社会其他力量)进行养护,并签订养护承包合同,或发动沿线群众投工投劳进行养护。由县交通局组织,县地方公路管理段实施检查考评。根据考评结果,具体奖励措施为:乡道以每公里500元为奖励基数,按好路率评定结果,优等级路加奖200元,良等级路加奖100元,中等级路不加不扣,次等级路扣100元,差等级路扣200 元;村道以每公里100元为奖励基数,按好路率评定结果,优等级路加奖40元,良等级路加奖20元,中等级路不加不扣,次等级路扣20元,差等级路扣40元。其中,奖励资金的20%作为对乡(镇)交通管理所的奖励。实施项目若出现失养、重大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取消 “以奖代补”资格。
总之,我认为,如果我州在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中,在上述四个方面有突破,切实抓好落实,将会在农村公路管养中收到明显的效果,产生新的亮点。
加强节能减排 推动交通可持续发展
──州交通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
报告党组成员、副局长 周世坤
(20__年4月27日)
根据州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总体部署和局党组的安排,20__年4月20日—23日,州交通局第3调研组就“做好交通节能减排工作,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上有新突破”课题深入部分县交通局、交通运输企业进行专题调研。国家燃油税费的改革,进一步推动了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这次专题调研的重点是全州交通系统和有关交通运输企业贯彻实施节能减排法律法规、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方针政策的情况,淘汰高耗能交通运输车辆和机械设备的情况,机关节电、节水、节油等节能措施情况。
一、基本情况
全州确定的“十一五”期末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7%,交通系统“十一五”期末营业性公路运输载客、载货汽车汽、柴油综合燃料单耗下降到每百吨公里8公升;营业性内河运输船舶燃料单耗下降到每千吨公里35公斤;公务车、教练车、城市的士、单机单台燃料消耗比上一年度下降3%。
(一)节能指标完成情况:一是20__年__交通运输集团公司纳入节能统计的有营业性客车2623辆,营业性货车175辆,其他车辆2辆,合计2800辆。全年营业性公路载客、货汽车综合汽、柴油燃料单耗为平均每百吨公里7.80公升。二是20__年全州交通行业纳入非运输车辆节能统计的有客车1871辆,货车108辆,合计1979辆。全年非运输车辆综合汽、柴油燃料单耗为平均每百车公里7.64公升。
(二)原因分析:全州交通行业节能统计单位较多,由于车辆经营方式不同,对部分承包车辆的油耗难以统计,导致在节能减排统计上不够准确,在上报统计报表时还存在重复统计、漏统等误差,综合平均每百吨、车公里油耗控制在8升以内主要是全州部分微型客车及出租车、教练车等油耗较低,部分工程机械、货车及公务用车节能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高度重视交通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国家、省、州有关节能减排工作文件精神和要求,我局一是下发了《__州交通局关于成立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的通知》(文交办〔20__〕39号)和《__州交通局关于调整充实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其办事机构的通知》(文交办〔20__〕10号),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有关科室、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全州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每年召开的全州交通工作会议上均专题部署节能减排工作,明确目标任务。二是先后下发了《关于转发〈云南省交通厅关于转发交通部节能减排工作有关文件的通知〉的通知》(文交办〔20__〕19号)、《关于转发〈云南省交通厅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交办〔20__〕21号)、《__州交通局关于转发〈云南省交通厅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督查活动的通知〉的通知》(文交政法〔20__〕18号)、《__州交通局关于转发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相关文件的通知》(文交政法〔20__〕21号)、《__州交通局关于转发〈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20__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要点的通知〉的通知》(文交政法〔20__〕5号)和《__州交通局转发关于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要点相关文件的通知》(文交政法〔20__〕7号)等节能文件,明确了交通节能减排的工作任务,即加强重点公路工程建设和大型运输企业的能耗管理,加快运营车辆结构调整,加大淘汰高耗能汽车的力度,鼓励使用低能耗、低污染、小排量、新动力汽车。加快建设营运车辆调度系统,提高组织管理水平,降低车辆空驶率,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三是完善相关制度。结合交通行业特点,制定下发了《__州交通局关于填报节能降耗相关报表的通知》(文交办〔20__〕9号)、《__州交通局节能减排工作行政问责实施意见》(文交办发〔20__〕11号)、《__州交通局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和《__州交通局节能奖励办法》(文交办发〔20__〕12号),狠抓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以20__年为基数,力争到20__年实现机关节电20%、节水20%两项指标。
(二)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认识
节能减排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我局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节能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落实好节能减排责任考核任务,将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各单位、各有关部门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层层签定责任书,对未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单位,考核时实行“一票否决”。二是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奖惩办法,建立节能激励与约束机制。对节能工作作出贡献的集体、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三是加大节能宣传力度,利用街天、节假日,组织人员到街上摆摊设点,运用标语、广播、播放光碟、口头讲解,发放宣传资料、接受咨询等形式,认真宣传《节约能源法》及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以及重要意义。20__年以来先后开展宣传活动5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张贴各种宣传画50张,悬挂标语10幅(条),接受驾驶员、工程一线工人、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四是根据国务院《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精神,为普及和提高广大职工节能环保知识,__交通运输集团公司于20__年3月组织全司职工参加“全国职工节能环保知识竞赛”活动,收回答卷1130份,参与率达90%以上。五是__交通运输集团公司于20__年6月24日举办节能减排培训班,通过培训学习,使全司干部职工进一步明确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重点节能工作完成情况
1. 加快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提升和改善道路基础设施条件,保障车辆经济运行速度,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公路通行效率。一是20__年以来,衡昆高速公路__州境内303.8公里全部建成通
车;丘广125公里三级油路建成通车;普炭60.8公里、总投资14.65亿元的一级公路正式开工建设;积极向上争取通乡油路656公里、通达工程项目1180公里,通乡油路项目建设进度快于往年、通达工程项目建设当年任务已基本完成,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5.59亿元。全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的加快,极大的便利了交通出行,节约了大量时间和能源消耗。二是在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中,进一步加强重点公路工程建设能耗管理和节能监督,要求在确保质量、工期的前提下,把合理减少用能、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优化公路设计方案,减少大填大挖,节约土地资源,加强美化绿化,建设生态路、环保路、景观路。三是在农村公路养护中合理安排预防性养护和周期性大、中修,加强对大、中修工程施工中节能的管理,降低原材料消耗,严格养护质量管理,减少返工现象,降低沥青、碎石、水泥、钢材等原材料的损耗。2. 加快全州客货运车辆结构调整,优化运力结构,加强营运车辆管理。一是为优化运力结构,淘汰老旧车型,__交通运输集团公司共报废老旧车辆112辆,投资5129万元更新、新增客、货车163辆,根据公交优先的原则,为解决人民群众短途乘车难的问题,新增公交车93辆。同时公司将原来经营__至富宁的26辆车型老旧、高能耗的19座小型中级客车更新为13辆19座大型高一级客车。通过更新,提高了车辆档次和日行程,减少了燃料消耗。经跟踪核算,车辆行驶一个单程所需燃油由原来的32公升降低到28公升,每辆车一个单程可节油4公升。二是为积极响应和维护国家环保政策,__交通运输集团公司严格控制车辆采购标准,20__年7月1日以后,达不到国ш排放标准的车辆一律不准购入。三是运管部门充分运用__州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设施设备对定期进行车辆等级评定和二级维护的营运车辆进行检测,杜绝运行时间长、车辆状况差、安全系数低和燃油消耗高的车辆进入道路运输市场。四是集团公司西畴分公司为提高公交车的实载率,增加公交车收入,在确保城区公交满足的情况下,将富余运力调整到乡镇经营。既解决了乡镇群众乘车问题,又提高了公交车收入,同时也起到了降低油耗的效果。五是汽车修理驾驶培训学校通过不断总结教练车的油耗管理,20__年以来,在保证学员教练学时的前提下,推行按学员数核发油料,实行超支自负、节约归己的奖惩办法,大大降低了车辆油耗。经统计,实行新的油料管理后,每月比原来节约油料1000公升左右。六是加快全州营运车辆gps调度系统的建设,充分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实现对车辆由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由事后监管向事前监管的转变。目前,已有1587辆客、货运车安装了gps监控系统。
3. 做好机关节能工作,发挥表率作用。行政机关节能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部分,为做好机关节能工作,我局专门下发了《__州交通局关于成立机关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交办发〔20__〕1号)和《__州交通局关于转发〈云南省交通运输厅转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有关文件的通知〉的通知》(文交政法〔20__〕6号)等机关节能文件,要求机关和局属各企事业单位带头节能。一是根据工作特点办理加油卡,实行机关公务用车“一车一卡”,每月做好公务车辆出勤统计和油量管理,调动驾驶员节能积极性,从源头上控制燃油消耗。二是机关推广办公绿色照明,尽量采用自然光照明,降低办公设备待机能耗,从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各方面厉行节约。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的情况来看,全州交通系统节能减排工作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干部职工对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仍有人停留于“用的是公家的,节约又不是自己的”的意识中,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全州交通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额外增加了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由于基础设施落后、道路老化等原因,交通堵塞现象频繁发生,如富宁县高邦至那坡公路经常发生堵车现象,严重影响道路通过效率。乡村、村村公路大多是等外公路,晴通雨阻现象十分普遍,节能与发展矛盾突出。三是20__年以来全州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繁重,通达通畅工程全面铺开建设,工地点多面广,工程机械燃油消耗较大,交通建设与耗能矛盾突出。四是淘汰高能耗、排放超标的老式车型还需要一个过程。五是节能报表统计上还存在一定误差,有待在工作中进一步规范。六是清洁能源推广缓慢,替代能源总量投入不足,目前我州还未推广使用天然气、燃料乙醇、电能等替代能源。
关键词:内河渡口 分类标准 乡镇渡口
我国内河渡口的发展现状
内河渡口作为内河渡运的基础,相比吞吐量庞大的货运港口码头和专用旅游码头,没有相对丰厚的利益回报,无法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具有公益属性的交通基础设施。尤其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支流、小河、湖区、库区等公路交通不发达的偏远地区,渡运仍然是这些地区人民群众生活、出行、生产和学生上学不可缺少的出行方式之一,其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在交通运输部的领导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多年来的建设,我国内河渡口已经初具规模,目前我国共有内河渡口约1.9万处,年均渡运总量约3.8亿人次。
1、内河渡口分布的整体情况
我国内河渡口数量众多,有广泛的分布,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且在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相对集中(表1)。
2、渡口基础设施的现状
目前国家对内河渡口基础设施的组成没有明确的规定,各省市对其组成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综合各省市反馈的材料,内河渡口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渡口道路、渡口码头、配套附属设施。通过2006年以来内河渡口标准化的改造,各省市重点完成了对这些基础设施的改造,使得我国的内河渡口基础设施整体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渡运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改观,但由于我国内河渡口总量较大,建设改造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上,内河渡口基础设施特别是乡镇渡口基础设施仍十分落后。
2.1渡口道路的现状
目前渡口道路主要采用与就近农村公路或乡村机耕道相连接的方式,其建设没有统一标准,连接道路的长度也长短不一,结构型式多种多样。渡口道路的结构型式主要有混凝土路面、混凝土台阶、条石台阶和泥土路面。从函调和现场调研反馈来的情况看,泥土路面的比例较大。
2.2渡口码头的现状
我国内河渡口码头规模普遍较小,缺乏统一建设标准,结构简陋,型式多样,主要有自然岸坡码头、砂石路面码头、简单固化码头、混凝土阶梯式码头及砌石阶梯式码头等:①自然岸坡码头技术条件差,基本上没有功能性设施。码头路面多属于自然形成,还停留在泥草或泥沙路面。雨天路面泥泞湿滑,存在较大安全隐患。②砂石路面码头由粗砂或砂卵石组成,路面不平整,不利于人们行走。随着经济的发展,百姓对于过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类渡口设施简陋,不能满足人们对渡口安全性、快捷性、舒适性的要求,也属于急切需要被改造的对象。③简单固化码头是在路面上铺上一层混凝土,对码头路面进行简单的加固处理,形成一条倾斜的水泥坡道。这类码头技术条件相对较高,在河岸边坡较缓的情况下使用较普遍。但是部分省市的简单固化码头存在年久失修的问题,不少路面出现大量裂缝,码头已经不满足规范要求,需要进行修缮。④混凝土阶梯式码头是用混凝土将码头坡面改造成梯段踏步台阶,技术条件高,对于岸坡较陡的人行渡口码头常采用这种结构型式。⑤砌石阶梯式码头和混凝土阶梯式码头类似,只是其使用的材料不同。
从函调和现场调研反馈来的情况看,内河渡口码头多为自然岸坡码头和砂石路面码头,其中大部分为历史遗留下来,少数为改建码头,且改造的渡口码头多为下河公路和下河人行梯道形式,山区地带下河公路坡度较陡,人行安全隐患较大,下河人行梯道都沿岸自然坡道修建,台阶高低不一;平原地带下河公路距离较长,与公路连接段多为土石路面。
2.3配套附属设施现状
内河渡口配套附属设施的组成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各省市对其组成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综合各省市反馈的信息,配套附属设施主要包括救生设施、安全监控防护设施、候船亭(室)设施、排水和消防设施、供电照明设施、渡牌渡碑等。从函调和现场调研反馈来的情况看,多数渡口只有简易的配套附属设施,部分渡口基本没有建设完备的配套附属设施,主要体现在:基本没有渡船系锚设施,靠人工拉船靠岸;部分渡口存在渡牌的安放位置不醒目、年久失修等问题;渡船靠泊平台和梯道边缘未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大部分渡口没有给排水和消防设施,无供电照明设施;有公共厕所的渡口数量很少,基本没有设置停车场,大部分人行梯道渡口缺乏服务于小型机动车的基础设施。。
渡口建设标准的基本内容
1、内河渡口的分类
1.1 内河渡口的分类情况
从函调和现场调研反馈来的情况看,我国各地的内河渡口分类标准不统一。有的地区按照渡口所在水域的河流特性分类,如福建省、上海市;有的地区按照渡口的管理性质的不同来分类的,如江西省等。目前,我国内河渡口的主要分类情况汇总如表2所示。
对于其他名称的内河渡口,如“汽车轮渡”,部分包含于“公路渡口”之中,或部分包含于“乡镇渡口”之中。目前内河渡口的分类不相统一,且存在相互交叉,不能涵盖所有类型的内河渡口,因而亟需进行规范。
1.2 内河渡口的分类标准
我国内河渡口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各地区的分类方式也不一样,比较常用的分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按照内河渡口所在水域河流特性的不同,将内河渡口分为山区天然河流渡口、平原天然河流渡口、天然湖泊渡口、山区水库渡口、平原水库和运河渡口;第二种按照渡运性质(服务对象、区域特征、行业类别)进行分类,将内河渡口分为公路渡口(为国道、省道、县道的组成部分)、铁路渡口(为铁路的组成部分)、城市渡口(为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为当地居民出行和生产、生活服务)、乡镇渡口(设于农村或集镇,为当地居民出行和生产、生活服务)、专用渡口(服务于工矿企事业单位或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公共园林,不具有公共交通性质,但是涉及人员通行和安全)。
按照第一种分类方式,我国内河渡口整体以山区天然河流渡口、平原天然河流渡口和山区水库渡口为主,占比依次约为38.6%、27.7%、24.9%,天然湖泊渡口、平原水库渡口和运河渡口所占比例较小,均不足5%。按照第二种分类方式,我国内河渡口以乡镇渡口为主,占比达到93.3%,其次是专用渡口、公路渡口和城市渡口,占比分别约为3.3%、2.0%和1.4%,而铁路渡口占比最小,约等于零。结合上述两种分类方式可知:内河渡口按照渡运性质进行分类,既可以涵盖我国所有类型的内河渡口,又可以反应乡镇渡口占全国内河渡口绝大多数的现状。
2、渡口建设标准化要求
江斌提出了渡口建设标准化的验收标准,但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内河渡口,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我国目前没有出台统一的内河渡口建设标准和规范,但是公路渡口、铁路渡口、城市交通渡口、专用渡口因其规模、作用、所处区域等因素,得到了相关职能部门较高的重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往往参照执行了内河港口码头、公路等领域的相关建设标准,建设管理较为规范,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服务能力较为充足,质量安全较为可靠,基本可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而针对乡镇渡口,由于单个渡口的建设规模普遍比较小,且往往处于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边远地区,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难以参照执行现有水运工程建设相关的标准规范,建设的随意性比较大,存在一定的质量和安全隐患,是当前我国内河渡口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仅有江西、重庆、湖南等少数省份制订了建设要求,但一致性较差,亟需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予以指导和规范。因此,针对乡镇渡口标准缺失的问题制订相应的技术标准有利于弥补我国内河渡口建设管理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促进内河渡口的协调发展和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
2.1 渡口的等级划分
在已制定建设改造标准的省份中,各省内河渡口特别是乡镇渡口的等级划分指标也不尽相同。在渡口的等级划方面,有的地区按照单日最大渡运量或年均渡运量分类,如江西省、重庆市、陕西省、贵州省、湖北省;。目前,我国内河渡口的等级划分情况如表3所示。
综上所述,在渡口的等级划分方面,选取年均渡运量和单日最大渡运量作为渡口分类指标,也是从我国内河渡口,特别是乡镇渡口的等级划分情况出发,体现了“以人文本”的观念,与人民群众的渡运需求是保持高度一致的。
2.2 渡口建设的主体内容
按照各省各自的分类标准,其对应的建设内容也是不尽相同的。目前,各地乡镇渡口的建设内容一般包括码头、标志牌、候船室(亭)、安全设施、其他公共设施等,但大多没有配置齐全,基础设施的技术参数也不统一,不能满足群众基本的渡运出行需求。根据《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212)、《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4),综合考虑已有的内河渡口地方建设标准,乡镇渡口建设的主体内容应包括码头、道路、候船室(亭)、安全设施和其他公共设施,各级别渡口宜结合渡运量指标予以分别细化,这样不仅有助于规范各级别渡口建设的侧重点,也有助于体现乡镇渡口与其他类型内河渡口的区别。
结语
总体上看,内河渡口基础设施特别是乡镇渡口基础设施仍十分落后,其中乡镇渡口超过1.8万处,占全国内河渡口总数的93.3%,其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建设整体滞后,是我国渡运安全的重要隐患,其标准缺失的问题是制订渡口建设标准需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也是内河渡口建设标准化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袁达全,王春平,等.全国内河渡口现状专项调研报告[R].武汉: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2014.
[2] 袁达全,王春平,等.内河渡口现场调研情况概述[R].武汉: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2014.
[3]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湖南省渡口改造规划[R].湖南:湖南省交通运输厅,2012.
[4] 江斌.论渡口标准化建设[J].中国水运.2013,13(12):230-231.
[5] 江斌,等.江西省标准化渡口建设方案[R].南昌:江西省港航设计院,2011.
[6] 许足怀,张爱平,等.湖南省人行渡口码头建设技术要求[R].长沙:湖南省交通运输厅.
关键词:能力培养;本科;实践教学;评价模型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045-05
一、背景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强调实践教学培养,针对实践教学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求学生到企业学习的时间、面向工程实践完成本科毕业设计或研究生学位论文[1]等等。旨在通过学生实践教学促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实践教学环节已成为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活动一般包括三部分[2]:基础实践,主要包括:(1)通识教育课程实验、课外实践、职业拓展等;(2)专业实践,主要包括综合型实验、研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等;(3)企业实践,主要包括认知实习、生产实习、企业实践、毕业实习等。本文将教学活动归纳为五类,分别为:专业实习、企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由于实践教学包括的教学活动类型多样,各项实践教学活动分别侧重于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但是对不同实践教学活动效果的评估往往采用定性分析方式[3],如陶永健等[4]通过企业调查获得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对院校实践教学情况进行了分析,但定性分析方法很难说明差异性,且主观性较强;刘国繁等[5]采用毕业生课程成绩、大学生创新竞赛成绩和毕业后业绩三方面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总体而言,对各项实践教学活动能力培养差异的定量分析较少。
。因此,对不同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评价是否能够建立定量评价方法和相关标准?评价的结果如何使用以便发现目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均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
二、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模型
(一)评价模型构建
。因此,在构建评价模型时,综合考虑校方与学生的评价,将教学活动效果用学生不同能力提升打分表示。即首先由学校对各个教学活动期望培养的能力进行重要度分析,然后划分权重,再由学生进行自身能力提升情况自评打分,最后综合得到教学活动效果评价指标。模型表达如下:
综合得分=∑能力项得分×对应的整体权重
式中:
综合得分:对某项教学活动的综合评价指标,分数越高,说明该教学活动越有效;能力项得分:某一能力项提升情况的平均得分,由学生自评得到;整体权重:某一能力项在对应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权重。
(二)实践教学对应的能力培养项选择
李卓宝等[7]认为高校需要培养人才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方法,同时要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王孙禺等[8]将学生能力分为内部适应性和外部适应性两部分进行数据分析评价。在内部适应性中,包括了知识掌握情况、创新能力、学位论文质量评价;而在外部适应性中,包括合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事业心、责任感等方面的评价。。
基于以上研究,结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会颁布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毕业要求能力分项,将本科实践教学培养的学生能力分为八项:工程知识运用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设计开发能力、工具使用能力、人文素养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八项。
(三)能力项权重确定方法
由于在实践教学活动评价模型中,一般能力项划分和学生样本数量并不会很大,且本文建立的模型教学活动重要度较为确定,因此考虑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分层权重。
。
1.确定评价体系。层次分析法一般分为三至四层,最上层为目标层,中间层是准则层或指标层,最下层为方案层。根据对实践教学数据的研究和分析,将最上层定义为基于某教学活动评价的目标层,将中间的指标层对应实践教学活动培养能力分类:专业型能力、综合型能力。最下层的八个具体能力项对应关系为:专业型能力由工程知识运用、实验设计、设计开发、工具使用四项对应,综合型能力由人文素养、团队协作、问题分析、终身学习四项能力对应,见图1。
2.构建判断矩阵。采用T.L.Saaty教授定义的重要度1―9标度,比较对象间的重要程度,为各个对象赋值如表1。得到所有对象两两之间的重要度后,可以获得重要度矩阵[10]。
刘长鑫[11]通过网络问卷获取的重要度指苏急裙乖炫卸暇卣螅坏撕煜嫉[12]通过专家评定重要度构造判断矩阵。本文以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实践教学采集到的学生能力培养数据为例,按照学院给出的实践教学活动和能力对应表以及重要度等级划分,根据重要度标度的计算方法,重新计算不同能力项之间的判断矩阵。
3.检验矩阵合理性。计算同一层级因素对最高层的相对重要度,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对于二阶以上的判断矩阵采用对比一致性指标CR进行一致性判断。
各指标层的判定中,如果CR≤0.1,则认为判断矩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判断矩阵的构建是可用的。
三、实践教学效果评价
为了验证上述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笔者所在的教学研究团队对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2016届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效果首先进行了问卷调查,排除漏填、填错等情况,获得113份有效问卷。采用调查数据和上述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模型,对不同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能力培养效果评价指标计算和深入分析。
(一)调查情况概述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工程专业在本科阶段共有5类实践教学活动,分别为专业实习(包括测量实习和企业认知实习)、系列创新活动、课程设计、企业实习、毕业设计,采用学生自评的形式。每位学生为自己在某项教学活动中获得的某项能力提升情况进行评分,在问卷中,每一项能力的满分10分,最低为0分。
通过统计可以得到学生自评的各教学活动影响能力平均得分情况[13],如表3。
(二)各能力权重的确定方法
判断矩阵构建依据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各项教学活动在能力培养中的重要度分级表3.4[13],由表中数据可见重要度在0―0.5之间波动。根据9标度重要度划分方法,从整体层面将期望值分为9个等级,从而得到能力项之间的相对重要度。然后计算各层级的权重,进行检验后发现,均能通过一致性检验,见表4―表7。
(三)评价分析
参考学生自评成绩分布,结合常用的成绩分级方法,将教学评价综合得分分为效果极佳、效果较好、效果合格和没有效果4个等级,大于8.5分为效果极佳,7―8.5分效果较好,6.0―7.0分为效果合格,小于6.0分为效果较差。因此,当综合得分高于6.0时,说明该项教学活动培养效果基本达到学校的期望,基本完成了学校的培养目标。
1.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活动得分偏低,仅得到了5.893分。在整体权重中最大的工程知识运用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均只得到了6.0分,而占权重较小的问题分析能力和人文素养能力反而得到了相对较高的7.6和7.8分。
可以看出,在专业实习中,学生的完成情况与学院预期的相差较大,可能需要在教学活动培养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
2.创新活动。
创新活动综合得分达到了7.229,大于7.0,说明整体培养效果较好。
创新活动的培养目标较为均衡,每一项能力的整体权重都相差不大。除了设计开发能力以外,整体权重较大的能力项得分均超过了8.0分,而其余权重较小的能力项得分均较低。。
3.课程设计。
创新活动综合得分达到了7.138,大于7.0,说明整体培养效果较好。
在课程设计中,培养目的明确,工具使用能力的整体权重达到了0.4675。但除了工程知识运用能力,各项能力的得分较为均衡,在对学生的深入调查中发现,课程设计这一教学活动对工程知识运用方面的能力提升十分明显,可以说课程设计巩固了工程知识的掌握。
4.企业实习。
企业实习的综合得分未7.007,刚刚超过7分,虽达到较好水平,但得分较低。
由评分表可以看出,企业实习的培养效果针对性并不好,权重较大的问题分析、人文素养、终身学习三个能力项得分均未超过7.5分。而权重较小的工程知识运用、工具使用、团队协作能力项得分均超过了8分。
从学生得分可以看出,企业实习对专业型能力的培养效果更好,可以调整企业实习的培养方向来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
5.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综合得分达到了8.712分,超过了8.5分,可以说培养效果极佳。
在毕业设计中,各项能力得分均超过8分,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需要学生综合理解并应用大学四年的知识,因此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
(四)持续改进建议
将五项实践教学活动培养效果汇总形成表13。可见,毕业设计/论文得分超过8.5分,效果很好;创新活动、课程设计、企业实习三项活动分值在7―8分,培养效果较好;专业实习的培养期望与实际效果有一定差距,各能力项整体得分都偏低,且权重最高的能力项得分仅在6分,实习综合得分低于6分,实践教学活动培养效果较差。因此,专业实习的教学活动内容设计需要进行调整。
由上节各项实践教学活动培养能力分项分析可知,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各项教学活动在能力培养中的重要度分级表4结构基本合理,除企业实习以外的大部分实践教学活动侧重于专业型能力,需要微调的部分见表14各单元格括号中箭头显示,表示重要度上调,表示重要度下调。
重要度分级微调单元格理由梳理如下:
。
2.在课程设计活动中,工程知识运用能力学生自评得分达到了8.6,说明在实际培养中,课程设计活动能较好地增强学生的工程知识运用能力。但在评价指标计算后整体权重仅占0.0808,建议上调课程设计活动中工程知识运用的比重。
3.专业实习活动对能力项培养的针对性较弱,培养期望完成情况差,首先需要进行教学活动内容调整和改进。其次,通^得分与权重对应关系可知,应上调问题分析能力的重要度;下调工程知识运用、实验设计两项能力的重要度。
4.企业实习对工程知识运用、工具使用两项能力项的提升得分最高,但整体权重仅分别为0.0136和0.0467,因此对该两项能力的重要度进行上调。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提出的本科实践教学活动评价模型同时考虑了学校的培养期望和学生的实际培养能力自评结果,对实践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达成进行了量化分析,能够对学校实践教学活动培养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对实践教学活动的活动内容提出调整方向。
本文分析所依托的数据在采集周期和样本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改进。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于应届毕业生,对一届的学生四年进行一次性调查,若出现调查偏差难以进行修正,会对分析结果造成影响。可以缩短调查周期,即在本科四年歇息过程中增加一次调查或者在每项实践教学活动后及时进行活动效果调查,再与毕业时的调查进行互相修正,一方面提高模型准确性,一方面提高数据评价的针对性。
本文获取的数据样本均来自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可以通过扩大调查范围,增加调查样本数量提升模型的评价质量。同时,在调查问卷中,可以增加学生对教学活动安排重要度和合理度的评价,以便辅助判断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的态度和感受,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要求与工程教育认证[J].高等工程教育,2013,(6):49-61.
[2]潘艳平,包秋燕,江吉彬.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实验室科学,2011,(6):213-215.
[3]谢建,褚丹,葛涵.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教师教育者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4):122-125.
[4]陶永健,冯军,龚胜意.企业维度卓越工程师标准的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2016,(1):39-42.
[5]刘国繁,曾永卫.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1):25-26.
[6]杨秋波,陈金龙,王世斌.职业能力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生成机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102-106.
[7]李卓宝,王孙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若干特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3):22-25.
[8]王孙禺,袁本涛,赵伟.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综合调研报告[J].中国高等教育,2007,(9).
[9]吴娇蓉,李淑明,叶霞飞.基于职业发展能力的交通运输工程师培养要求分析,工科研究生教育创新与改革探索[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
[10]赵焕陈,许树伯.层次分析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11]刘长鑫.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远程教育评价体系研究[D].渤海大学:刘长鑫,2015.
[12]邓红霞,甘泉,张松.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教学质量模糊评价[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94-96.
[13]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学活有Ч调查分析报告[D].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20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