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古代诗词专题》考前辅导大纲

来源:榕意旅游网


2021年2月《中国古代诗词专题》考前辅导大纲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一种诗体不是以人论为分类标准的?( )

A. 山谷体 B. 荆公体

C. 少陵体 D. 玉台体

【参考答案】D

2.下列哪种情况是南朝乐府诗的特征之一。

A. 既有杂言诗又有五言诗 B. 分为律绝、古绝、拗绝

C. 多用隐语 D. 有很多衬字

【参考答案】C

3.被称为“小律诗”的诗体是( )。

A. 七律诗 B. 绝句

C. 骚体诗 D. 杂言诗

【参考答案】B

1

4.“片”又称为( )。

A. 调 B. 阙 C. 曲 D. 词

【参考答案】B

5.以下哪一位不是以创作四言古诗著称的作家?(A. 曹操 B. 陶渊明

C. 嵇康 D. 章太炎

【参考答案】C

6.以下哪一项不是五言古诗的特点?( )

A. 声调自由 B. 篇幅不限

C. 押韵较为限制 D. 包容量更大

【参考答案】D

7.常见的律诗类型不包括( )。

A.三律 B.五律

C.七律 D.排律

2

【参考答案】B

8.李白《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是一首( )。

A.七律 B.绝句

C.新题乐府 D.杂体诗

【参考答案】A

9.以下哪项不是对诗体中风格的具体描述?( A. 典雅 B. 沉博绝丽

C. 香奁体 D. 壮丽恣肆

【参考答案】C

10.以下哪项是古体诗的特点?( )

A. 篇幅限定为八句 B. 中间两联要对仗

C. 三平调 D. 遵守粘对律

【参考答案】C

11.以下哪位诗人不擅长七言古诗的创作?( 3

)。

A. 李白 B. 曹操

C. 鲍照 D. 韩愈

【参考答案】B

12.白居易等人发起的新乐府运动影响了中唐的诗风流变,其代表作《卖炭翁》属于哪一种类型的乐府诗模拟作?( )。

A. 依照旧题,可以入乐

B. 依照旧题,模仿乐府诗的风格和手法,但不能入乐

C. 乐府机构从民间或从文人那里收集的用来入乐的诗歌

D. 自立新题,模仿乐府诗的精神、风格和手法

【参考答案】D

13.《稼轩长短句》是哪位词人的词集名?( )

A. 李清照 B. 苏轼

C. 周邦彦 D. 辛弃疾

【参考答案】D

4

14.《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什么来划分的?( )

A. 不同的地域

B. 不同的时期

C. 篇幅的长短

D. 音乐的性质

【参考答案】D

15.《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产生的年代是( A. 北宋 B. 南宋

C. 元代 D. 清代

【参考答案】B

16.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 )

A. 《古诗十九首》

B. 《陌上桑》

C. 《江南》

5

D. 《孔雀东南飞》

【参考答案】A

17. 有“七绝圣手”之称的诗人是( )

A. 王维 B. 杜甫

C. 王昌龄 D. 李白

【参考答案】C

18. 曾自许为“五言长城”的诗人是( )

A. 王昌龄 B. 刘长卿

C. 刘禹锡 D. 李白

【参考答案】B

19.“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出自白居易(A. 《长恨歌》 B. 《琵琶行》

C. 《锦器》 D. 《行宫》

【参考答案】A

6

20.《论贵粟疏》的作者是( )

A. 李白 B. 李商隐

C. 岑参 D. 晁错

【参考答案】D

21.《登幽州台歌》是( )的作品

A. 骆宾王 B. 陈子昂

C. 李白 D. 杜审言

【参考答案】B

22.下面诗歌中,不属于王昌龄的诗是(A.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 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

C.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D.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参考答案】A

)7

二、判断题

1.诗体按照音律来分的话,可分为古体、近体。

【参考答案】√

2.嵇康以五言古诗为著称。

【参考答案】×

3.三平调更是近体诗专用。

【参考答案】×

4.《诗经·小星》主要传达的是誓报国仇的家国情怀。

【参考答案】×

5. 白居易的“三吏”、“三别”以生动的形象展示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参考答案】×

6.近体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律诗。( )

【参考答案】√

7.五律在对仗方面要求严格,不允许全篇没有对仗的情况。( )

8

【参考答案】×

8.汉代乐府有很多杂言诗,也有很多整齐的五言诗。( )

【参考答案】√

9.绝句的形式,按照外型来分,有五绝和古绝。按照音律来分,有律绝、七绝和拗绝。( )

【参考答案】×

10.山水诗在唐代迎来发展的高潮。( )

【参考答案】√

11.《诗经》中多用山水来比兴。

【参考答案】√

12.中国古代诗学的传统看法如诗言志,诗者吟咏性情,诗缘情等等,把诗与人(作家)的精神世界紧密联系起来。

【参考答案】√

1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牌名是“赤壁怀古”。

【参考答案】×

9

14.诗体以句式论可以分为:二言、五言、七言等。

【参考答案】√

15.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是五言古诗。

【参考答案】×

16. 重章叠句在大雅和国风中运用较多。

【参考答案】×

17.《离骚》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参考答案】×

1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出自于《黄鹤楼》。

【参考答案】√

19.“苏门四学士”中没有秦观。

【参考答案】×

20.王维有“诗仙”之称。

【参考答案】×

10

21.岑参因出任过嘉州刺史,所以世称“岑嘉州”。

【参考答案】√

22.晏几道的词集是《小山词》。

【参考答案】√

三、论述题

1.请举例说明“气”,成为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追求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气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它包含不同层面的意义,有本体论意义的气、生命论意义的气,价值论意义的气。本体论的气,是指世界的根本要素,是世界的本质。生命论意义的气,是指生命的能量和活力。价值论意义的气,是指精神品格的的性质和状态。

(2)在中国文艺思想史上,气常常与其他概念组合,形成新的概念,如才气、气韵等。在这些新的概念中,气的重要性都得到凸显。

(3)气是基本的、必要的前提。重气的文艺价值观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的生命论取向密切有关。因此重气的文艺价值观是植根于中华文化传统、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艺思想。

(答题需要加入自己展开的内容,照抄答案,一律零分处理。)

2.以赏析古诗杜甫《登高》为例展示赏析诗歌的基本步骤。

11

【参考答案】

(1)清除障碍:文献、语言、背景。

(2)入乎其内:熟读涵泳。深入作品的内部,在对语言、形象、意蕴的品味中,获得审美享受。

(3)出乎其外:审美判断。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理性的评判,归纳出作品特征,指出作品的利病得失,阐释作品的审美价值。

(答题需要加入自己展开的内容,照抄答案,一律零分处理。)

3.请举例说明七律诗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1)篇幅限定为八句,每句都是整齐的七言。两句一联,首颔颈尾。

(2)一般中间两联要对仗。

(3)声律方面遵守粘对律,一句之内平仄相间,两句之间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有拗必有救。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要避免犯孤平和句尾三平调。

(4)偶数句句尾押韵,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押本韵,不能出韵。

(答题需要加入自己展开的内容,照抄答案,一律零分处理。)

4.简述七古的特征,并举例。

12

【参考答案】

七古的特征:句式为七言,包容量更大,形成二二三的节奏,变化更多,更流畅。声律自由,不受声律规范的约束;篇幅不限,押韵比较自由,可以平声,可以仄声,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举例:《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答题需要加入自己展开的内容,照抄答案,一律零分处理。)

5.简述古代诗歌中家国情怀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

(1)地理环境。中华民族早期主要活动的区域是在黄河上中游,但是这一区容易产生旱涝灾害。后羿射日、大禹治水这些神话传说都反映了先民真实的生存环境。这种地理环境需要人们在比较大的区域中组织成大群体,既能互通有无,有利于赈灾,也可以兴修工程。

(2)发展历史。早期中华民族不仅面临环境的压力,还面对外敌的侵扰。后来秦统一六国后在北方边境修筑长城,汉武帝更是发动对匈奴的攻击,解除匈奴对中原地区的威胁,这都是得益于国家的统一和强大。这样的历史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

(3)社会制度。中国把建立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氏族社会融入建立在等级关系基础上的国家社会中,建立宗法制社会。这种家国一体的社会制度促进了家国情怀的形成。

(4)文化观念。中华文化传统以儒家文化为主,儒家提倡“大一统”,这些思想观念强化了家国情怀。

13

(答题需要加入自己展开的内容,照抄答案,一律零分处理。)

6.请从具体文本入手,赏析本词的妙处。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参考答案】

(1)开头连用三句十四个叠字,新而妙。《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韵脚由平声而改为仄声,齐齿呼,凄厉压抑之感。

(3)语言通俗流畅。怎、他、儿等口语词汇。

(4)拉长叙事时间,铺陈渲染,形成凝重的风格。

(5)回环往复的结构。

14

(答题需要加入自己展开的内容,照抄答案,一律零分处理。)

7.简述五律的特征。

【参考答案】

五律的特征:

1篇幅限定为八句,每句都是整齐的五言。两句一联,首颔颈尾。

2、一般中间两联要对仗。

3、声律方面遵守粘对律。一句之内平仄相间,两句之间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有拗必有救。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要避免犯孤平和句尾三平调。

4、偶数句句尾押韵,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押本韵,不能出韵。

(答题需要加入自己展开的内容,照抄答案,一律零分处理。)

8.简述孟浩然山水诗的特点。

【参考答案】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山水景物是南朝诗歌最重要的题材,经历长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到孟浩然,山水诗又被提升到新的境界,这主要表现在:诗中情和景的关系,不仅是彼此

15

衬托,而且常常是水乳交融般的密合;诗的意境,由于剔除了一切不必要、不谐调的成分,而显得更加单纯明净;诗的结构也更加完美。孟浩然的山水诗贴近自己的生活,不假雕饰。诗语自然纯净而采秀内映,诗境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自然平淡、清幽淡雅是孟浩然山水诗的总体风格特点。

(答题需要加入自己展开的内容,照抄答案,一律零分处理。)

9.简述气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的意义。

【参考答案】

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气具有本体论、生命和价值论三个层面的意义,但作为衡量作品优劣高下的尺度,文气更侧重于生命论和价值论的意义,指作品中包含的生命能量和活力,也指作家精神品格的性质和状态。因为中国古代诗学的传统看法如诗言志,诗者吟咏性情,诗缘情等等,把诗与人(作家)的精神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这样作品中的生命能量和活力自然就与作家精神品格的性质和状态内在地沟通起来,有着本质的统一性。

气成为衡量文学作品优劣高低的基本尺度,是一部作品成为佳作的必要前提。重气的观念出现在文学领域中,也表现在其他艺术门类中。如书法、绘画重气。

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尽管对气是否是衡量的最高尺度尚有争议,但都不否认气的重要性。

在中国文艺思想史上,气常常与其他概念组合,形成新的概念,如才气、气韵等。在这些新的概念中,气的重要性都得到凸显。

生命有形和神的不同,相比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更重视神,《淮南子诠言训》说:“神贵于形也。故神制则形从,形胜则神穷”。在这种重神的生命论文化传统中,重视生命的活力与能力,重视精神品格的性质和状态,是理所当然的。因此重气的文艺价值观是植根于中华文化传统、富有民族文化特

16

色的文艺思想。

(答题需要加入自己展开的内容,照抄答案,一律零分处理。)

10.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问题:本诗短小精悍,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隽永的诗味。请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谈谈。

【参考答案】

(1)从诗的内容上看,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在末尾一句“闲坐说玄宗”。说者前句已经点明是“白头宫女”,时间地点则是在荒凉冷寞的古行宫,红花盛开,正是一年春好处之时。

(2)元稹这首短诗采取对照、暗示点染等方法,把这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高度浓缩,加以典型化的处理,从而让人回味咀嚼。

(3)从表现手法上来看,诗人塑造意境,艺术上主要运用了两种表现手法。一是以少总多。回顾天宝时代玄宗遗事,此景此情,令人凄绝。“寥落”、“寂寞”、“闲坐”,既描绘当时的情景,也反映诗人的倾向。凄凉的身世,哀怨的情怀,盛衰的感慨,二十个字描绘出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深刻的意思。另一个表现手法是以乐景写哀情。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加强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与凄寂心境相映衬,

17

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

(答题需要加入自己展开的内容,照抄答案,一律零分处理。)

(温馨提示:答题需要加入自己展开的内容,照抄答案,一律零分处理。)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