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一、书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 根据拼音,将相应的汉字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内。
bèng( )溅 zhù( )立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五 六 七 八 总分 2. (1) ,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2)临风一唳思何事? 。(白居易《池鹤》) (3) ,泥香带落花。(葛天民《迎燕》) (4)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孔子《论语》) (6)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韩愈《马说》 ”(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 ,两句抒发了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3.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搞怪时的面部表情令我们 忍俊不禁。
B. 这次比赛我们班获得第一名,老师除了给予奖励,更勉励我们要 精益求精,不可自满。
C. 他口才极好,说起话来总是 夸夸其谈。
D. 梦想不是空想,不是 海市蜃楼,实现梦想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九年级2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B. 我对自己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C. 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
D. 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海燕》作者为苏联作家高尔基,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
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本文是一篇散文,节选自《春天的旋律》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B. 《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作者茅盾,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
德鸿,字雁冰。本文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之情。
第1页,共15页
C. 《马说》作者韩愈,唐朝文学家,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针砭时弊,集中阐述
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之情,对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的统治阶级进行了嘲讽和鞭挞。
D.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 6.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o)素琴 A. 惟吾德 馨(xīn) B. 可以 调(dià
)之劳形 ) C. 无案 牍(dúD. 谈笑有鸿 儒(rú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7. 请仿照冰心的小诗,选择某一事物,创设情境,并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另写一组
完整的句子。
例句: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仿句: , , 。
8. 根据所给材料,写一则借条。
为了以实际行动美化环境,八(2)班准备参加植树活动。因此,班级需要向学校总务
18个水桶。处借24把铁锹,请你以八(2)班班委会的名义给学校总务处写一张借条。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9.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个“ ”字,点明秋天边塞风景大变,概括总的感受,领起全篇。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10.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 (4)无案牍之劳形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2页,共15页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
你觉得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情趣? 七、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90.0分) 11.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hǎo)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
) ,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中 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xù
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节选自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1)文段中加横线字的注音有误,请将其在横线上改正。 ① hǎo改为 ②xù改为
(2)在文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领会 平生 B.领略 平生 C.领会 生平 D.领略 生平
12. 为自己负责
① 我曾在一本心理学专著里读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分析: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到一位中国人家中作客,主人两岁多的小宝宝在客厅里跑动,不小心被椅子绊倒,大哭起来。当妈妈的赶紧跑过来抱起小孩,然后一边用手打椅子一边说:“宝宝不哭,妈妈打这个坏椅子,妈妈打这个坏椅子。”心理学家见此情景不禁有些狐疑,过了一会儿,他对这个母亲说:“这跟椅子没关系,是他自己不小心绊倒了椅子,是他自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并非椅子的错。你应当让他知道,如果他做错了什么事,责任就应当由他自己来负。这样他长大后就会慢慢懂得,在他与这个世界发生关系时,他所应负的责任是什么。”
②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笑了。我想起了我自己。
③ 师范毕业后,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回到乡下当了一名小学教师。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在心里着实觉得自己有点大材小用。于是备课时不过是走走形式,讲课时觉得是小菜一碟,从不旁听其他老师的课,更不和同事交流什么心得体会,被誉为“全乡最自由的教师”。而学生的考试成绩却总是一塌糊涂。不过我又觉得这不是我的水平和态度问题,而是乡下学生的素质太低。“苗儿不好怎么会有好收成?”我振振有词地对校长讲。当时,我也开始写些不痛不痒的稿子偷偷地寄出,但总是石沉大海,于是我也暗暗埋怨那些编辑都是“有眼无珠”之人。同时又哀叹自己父母双亡,出身太苦,虽有一个在县城当局长的哥哥,却又顾不上我的死活……我就这样坠入了一种昏天黑地的恶性循环中,直到认识了我现在的好朋友——小林。 ④ 一个月夜,我对小林哭诉了我的“坎坷与不幸”,听后他没说一句同情与安慰的话。沉默了许久,他才说:“你为什么不说说你自己呢?” ⑤ “我一直都在说我自己呀。”我困惑的说。
第3页,共15页
⑥ “可我听到的全是别人的错误和责任。”他说:“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面对的是同样的乡下学生,有的老师能教出那么好的成绩而你却只能充当垫背的?为什么面对的是同样的杂志和编辑,人家的稿子能上而你却不能?不,先不要急着历数你付出的努力,我只建议你去想想你应负的那部分责任。”小林顿了顿,继续说了下去:“我们再来谈谈你的工作。我想问问你,你有什么资格这么强烈的要求哥哥帮你调工作?哥哥在为他的前途孤军奋战时,你又为他做过什么?进一步说,不要看他是个局长,即使他是个市长、省长,和你的工作又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退一步说,即使父母在世,帮你调工作也不是他们非尽不可的义务,你又有什么权利去要求哥哥?父母把你养大,国家给你教育,社会给你位置,换来的就是你的满腹牢骚和抱怨吗?你为自己做出过什么?你应该做些什么?你做得够不够?” ⑦ 那真是我有生以来遭受最多的一次诘问。每一个“你”字,他都强调得很重,像锤子一样击在我的心上。月光下,我的大脑一片茫然,真的,我从来没想过这些问题,从没有把锋利的矛头对准自己。我总是想当然的把一切借口推到身外,而把所有理由留给自己。从没有想过自己有责任去承担自己的生命。
⑧ 从那以后,我变了。教学成绩、发稿状况和工作环境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根本变化。因为我彻底明白了,虽然有许多必然的外力我们无法去把握,但我们最起码能把握住自己。我们完全可以让自己的“不幸值”降到最小而让自己的“幸运值”取得最大——只要我们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为自己负责。
⑨ 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她在外地某学院进修时碰到的一件事情。与她同屋住的有两个女孩,其中有个女孩在家是独生女,在学院里也处处撒娇买嗲,要人宠她。因为同住一个宿舍,相处的时间多,朋友不好拂她的面子,只好敷衍她。但是另一个女孩个性却很强,就是不买那个娇女孩的帐。娇女孩被她顶撞了好几次,便不再到她面前“邀宠”了。朋友羡慕地问那个女孩为何会如此有勇气,那个女孩笑道:“本来嘛,宠宠她也无所谓,但是可怕的不是去宠她,而是她已经习惯了让别人宠,也已经习惯了去宠自己,我只是想让她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宠你是不可克服的天性之外,没有谁有必要非去宠你。你想要人宠,首先要有被人宠的资格——而且,即使你拥有了被人宠的资格,宠不宠你也还是别人的事。”
⑩ 这件事曾让我沉思良久。其实,说真的,不仅是那个娇女孩,生活中像她那样习惯于让别人宠自己和自己宠自己的人,简直是不计其数,处处可见的。在孤独漫长的生命旅程中,谁都曾渴望获得帮助,谁都会盼望被人温暖,谁都会希望有人能帮自己逃避无情的风雨——而且,也确实会有一两次这样短暂的时刻,但是,有谁会长久的站在你身边呢?除了自己,你别无他物。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无人帮你,是公正的命运。没有人该为你去做什么,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得为自己负责。
第②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我想起了我自己。”之后,作者回忆了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经历。
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⑦段划线的句子
第⑨段中,那个个性很强的女孩为什么就是不买那个娇女孩的账呢? 在漫漫人生旅途中,你打算怎样“为自己负责”呢? 13. 用眼睛来感觉时间
第4页,共15页
①科学家发现了眼睛具有一种非视觉的功能,即看不到具体画面,却能根据感光来管理时间,协调和控制人在不同时段上的活动节律和幅度,谓之司辰视觉。与普通视觉不同,司辰视觉不“看”物,只看“时间”。
②科学家们发现,在眼睛视网膜内,不仅有我们熟知的视觉细胞,还有一层对光只有微弱敏感度的网络,这一层细胞网络本身与看东西无关,却能影响人体的生物钟,被认为是将昼夜信息转化为大脑中生物节律的最好介质,很可能就是产生“司辰功能”的物质基础。换言之,人类“司辰视觉”的源头很可能就在这里。 ③“司辰视觉”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中介角色,成为人情绪的重要调节剂。光线明亮,人的情绪振奋,自然绩效高。昼光下学生成绩似乎更好些,明亮色调提升了孩子的机敏度,注意力、理解力与记忆力随之增强,学习想不好都难啊。 ④利用司辰视觉的效应与原理,设计最佳照明方案。你可能认为,既然光与人类的非视觉效应如此密切,那就在环境的亮度与色彩上多做文章,越亮越好。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适当的时间沐浴适当的光,才能更好地发挥眼睛的非视觉效应,获得调节情绪、健脑益智等效果;而过度或不合时机的照明,反倒是一种污染,成为人体不适甚至得病的根源。一般而言,适合人眼的视觉环境应当在色彩、光频率、光亮度、物品形状等方面同人眼充分协调,才能达到视觉环保的理想目标,这才是设计各类建筑物与室内装修的最高原则。
⑤科学研究证实,人体生物钟往往不止24个小时,要将它“拨”得与生活时间同步,光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以三班制工作人员(如工人、医护人员、夜班职业者)为例,时差的颠倒最容易导致慢性生物钟失衡,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从胃部不适到溃疡与心脏病等。而用一种特殊的蓝光,对上述人员进行不同时段的照射,即可使身体较快适应新的作息时间,防止不适与疾病发生。此法对那些跨时区旅行的人员同样有效。
⑥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自然节律往往被打乱,因而与睡眠困难结缘者越来越多。而改变照明可以修正生物钟的偏差,帮助恢复生理节律,建立睡眠与觉醒的正常规律,减轻或消除失眠等睡眠障碍。
⑦借助于眼睛的“司辰功能”,用特殊设计的照明可解决多方面的问题。比如,每晚睡前观察一定时间的蓝色光,或用特制的光线脉冲仪治疗,可减轻某些老年痴呆症的病情:长时间坐办公室的白领族,可通过调节灯光色调寻求最好的办公效率;学生也可通过教室光亮度的调整,增强注意力、思维力与机敏度,促使学习效果“更上一层楼”。总之,眼睛“司辰功能”的发现,将给人类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与享受。
人们利用眼睛的“司辰功能”用特殊设计的照明可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
本文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并说说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第⑤段中“科学研究证实”一句话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阅读本文后,你将如何设计你学习室里的灯光,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八、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1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如果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即使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没有用;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无法实现。
第5页,共15页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第6页,共15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迸 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掌握汉字,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积累,尤其是误读误写字的积累。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回答此题,注意“伫 ”字容易写错,还要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书写工整美观。 2.【答案】(1)淮南秋雨夜
(2)怅望青田云水遥 (3)翅湿沾微雨 (4)断肠人在天涯 (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解析】
此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注意要背诵和积累课标规定的篇目,特别要注意易写错的字和不太常考的句子。注意(4)中不要把”涯“写成”崖“,(7)中不要把”揽“写成”览“。(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3.【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及运用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C项\"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合实际。不符合语境。故选C。 4.【答案】B 【解析】
第7页,共15页
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项搭配不当,应把“的语文成绩”放在“全校”后;C项缺少主语,应删去“看到”;D项不合逻辑,“减少、降低、缩小、下降”用百分数或分数,“增加、提高、上涨”用倍数。故选B。 5.【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文学常识的识记。学生要在平时勤于背诵,一册课本可把文学常识整理归类,以便于记忆。A中高尔基是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海燕》是一篇散文诗。故选A。 6.【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文字音的辨析。文言文要注意一些特殊的字的读音:多音字、通假字。B项中的“调”应读”tiáo\",故选B。
7.【答案】飘落的叶!你化作春泥时,生命就延续了。
水中的萍!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仿写,是分析句子内容结构和写作的一种形式,将读与写结合在一起,仿写,要仔细判断例句内容(主题思想,材料类别,情感表达)、结构(句式、句型、短语类型)、写作手法(修辞)上的特点。此题仿句不仅要注意句子的结构(三小句)和写作手法(以物写人),还要注意情感评价(批评轻视),所以选材要考虑与“墙角的花”有类似的形象。
8.【答案】示例
借 条
今借到校总务处铁锹贰拾肆把,水桶拾捌个。
此据。
八(2)班班委会
第8页,共15页
×年×月×日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借条格式大体上应该注意到以下几点:1.第一行中间写“借条”,表明这是一张借条 。2.第-行开头空两格开始写正文 :向谁借,借什么东西,数量多少(数字要大写),还要写明物品什么时候归还 。3.最后,写上借东西人的单位、姓名和借东西的日期 。 9.【答案】【小题1】
异 【小题2】
慨叹功业未立,思念家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意境和内容的能力。审题后首先要理解题干要求,然后理解诗歌大意,看看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意象,根据意象的特点来分析意境。作者用一个“异”字概括南北季节变换之不同,这中间含有惊异之意。“衡阳雁去无留意”。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飞向南方避寒。古代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所以王勃说:“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词里的“衡阳雁去”也从这个传说而来。“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反映了这个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
本题考查学生梳理作品内容,归纳中心的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从“家万里”“羌管悠
第9页,共15页
悠”可以看出对家乡的思念;从“归无计”可以看出主动选择戍守边关、忠于祖国的思想;从“人不寐”而“泪”可以看出作者的感触极深,思家念国之情深切。
10.【答案】【小题1】
(1)出名 (2)此,这 (3)品德高尚 (4)使……劳累 【小题2】
(1)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小题3】
作者追求的是一种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释义的能力。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为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用法的词语,比如“劳”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这里应注意“上”“入”等关键词的理解。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主题的解读能力。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这就要求学习里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主要是思考表达问题的
第10页,共15页
能力。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作者追求的是一种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o shù (2)D 11.【答案】(1)hà
【解析】
(1)此题考查字音的拼读。此类题应多注意多音字及形近字,并了解其意思,有助于识记字音。
(2)此题考查词语的辨析。注意同类词语的意思。“领略”的意思为“欣赏、晓悟”,“领会”的意思为“了解、认识事物并有所体会”;“平生”的意思为“终身、一生”,“生平”的意思为“一个人一生的经历”。故应选D。 12.【答案】【小题1】
承上启下。(紧承上文,后一句引出下文) 【小题2】
原本在乡下当教师却总是抱怨的我在与朋友小林谈话后认识到人生要自己为自己负责而转变生活态度的经历。 【小题3】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听到小林的话之后产生的强烈的心理震撼。 【小题4】
因为她想让那个娇女孩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宠她是不可克服的天性之外,没有谁有必要非去宠她。她想要人宠,首先要有被人宠的资格——而且,即使她拥有了被人宠的资格,宠不宠她也还是别人的事。 【小题5】
示例:在生活中,不依靠父母、不依仗他人,任何事情都要做到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人生有计划地、客观地定位,并为自己的人生坐标,付出坚定的努力。
【解析】
此题考查语句在结构上的作用。“看到这里,我不由得笑了。”是紧承上文来说,“我想起了我自己”则引起了下文的回忆。故此句的作用为承上启下。
第11页,共15页
此题考查对于内容的理解。此类题要找准答题区域,仔细读文,然后提炼词语,整合句子。仔细读回忆的段落,可概括出:原本在乡下当教师却总是抱怨的我在与朋友小林谈话后认识到人生要自己为自己负责而转变生活态度的经历。
此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赏析句子要考虑赏析的角度、主要内容、表达情感。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听到小林的话之后产生的强烈的心理震撼。
此题考查内容的理解。此类题要在读文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再读文,以便找准答题区域,能用文中的句子回答的尽量用文中的句子。从文中可看出个性很强的女孩不买女孩帐的原因是“我只是想让她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宠你是不可克服的天性之外,没有谁有必要非去宠你。你想要人宠,首先要有被人宠的资格——而且,即使你拥有了被人宠的资格,宠不宠你也还是别人的事。”适当调整语言使答案更通顺流畅。
此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拓展。从文中的句子“有谁会长久的站在你身边呢?除了自己,你别无他物。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无人帮你,是公正的命运。没有人该为你去做什么,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得为自己负责。”可以得到些启示:我们任何事都不要依赖他人,要凭着自己的努力,追求人生的目标。要自己为自己负责。 13.【答案】【小题1】
第12页,共15页
①用一种特殊的蓝光对时差颠倒的上班人员进行不同时段的照射,即可使身体适应新的作息时间,防止不适与疾病的发生。②上述方法对那些跨时区旅行的人员同样有效。③每晚睡前观察一定时间的蓝色光,或用特制的光线脉冲仪治疗,可以减轻某些老年痴呆症的病情。④长时间坐办公室的白领族,可通过调节灯光色调寻求最好的办公效率。⑤学生也可通过教室光亮度的调整,增强注意力、思维力与机敏度,提高学习效率。 【小题2】
举例子。作用:列举典型事例,用事实说话,可以更直接有效地说明提出的问题,使说明的内容更明确、更具体,易于被人理解,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小题3】
不能。因为“科学研究证实”表明有科学依据,说明这是经过科学家研究的结果,如果去掉了,就表明没有科学依据,与事实不符。“科学研究证实”一句话,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小题4】
示例:利用“司辰功能”原理,可通过对学习室里灯光色调及光亮度的调整,增强注意力、思维力与机敏度,提高学习效率。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提取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整合语言,做出概括回答。仔细阅读⑤--⑦段,可以概括出答案。人们利用眼睛的“司辰功能”用特殊设计的照明可解决的问题:①用一种特殊的蓝光对时差颠倒的上班人员进行不同时段的照射,即可使身体适应新的作息时间,防止不适与疾病的发生。②上述方法对那些跨时区旅行的人员同样有效。③每晚睡前观察一定时间的蓝色光,或用特制的光线脉冲仪治疗,可以减轻某些老年痴呆症的病情。④长时间坐办公室的白领族,可通过调节灯光色调寻求最好的办公效率。⑤学生也可通过教室光亮度的调整,增强注意力、思维力与机敏度,提高学习效率。
此题考查的是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了解其作用,结合文章内容,做具体分析。本文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作用:
第13页,共15页
列举典型事例,用事实说话,可以更直接有效地说明提出的问题,使说明的内容更明确、更具体,易于被人理解,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此题考查的是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具有简洁性、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条理性、逻辑性的特点,其中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借助一些表示范围、程度、数量、限制的词语,来做准确的说明。第⑤段中“科学研究证实”一句话不能删去,因为“科学研究证实”表明有科学依据,说明这是经过科学家研究的结果,如果去掉了,就表明没有科学依据,与事实不符。“科学研究证实”一句话,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做这题,要认真阅读文章,然后勾画圈点,把重点记录下来。再根据文章中对“司辰功能”的介绍,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将自己的个性化展示出来。我们可以利用“司辰功能”原理,可通过对学习室里灯光色调及光亮度的调整,增强注意力、思维力与机敏度,提高学习效率。 14.【答案】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此次作文属于自命题作文。 下笔之前,考虑清楚三个问题:写什么?(立意);为什么写?(思想感情);怎样写?(表达方式的问题)。从材料中选取一个角度,只要是对自己有教育意义的,给自己或他人深刻影响的,含有正能量的都可以写。学生要在平时多读书,勤写作,取长补短,积累词汇,丰富材料。写作时要注意:选材要新,能做到贴近生活,富有时代
第14页,共15页
气息;构思要新,从内容和写法上能做到与众不同,独出心裁;语言要新,善用修辞和描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15页,共1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