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SWOT分析法的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发展策略

来源:榕意旅游网
第3卷第1期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VO1.3 No.1 2011年1月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Jan.201l 摘要:SWOT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自身的优、劣势及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辨别与系统评价,制定有效战略计 划的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对当前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判断,并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SWOT分析法;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1)O1—0036—04 2003年,教育部正式确立了5年一轮的普通高等院校 二SwOT分析法在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中的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到2008年底,我国共有500 应用 余所高校接受了评估,首轮评估工作结束。本科教学评估 在促进高校教学建设、加快推进高校教学改革、规范高校 新一轮高校教学评估在其研究与实施过程中,既要考 教学管理和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 虑外部环境,也要考虑内部环境。教学评估期望从中找出 作用;但与此同时,人们对评估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特 对未来决策有最大影响的宏观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归纳为 别是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等现象深恶痛绝,甚至提出要废 评估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优势与劣势。 除这项制度。评估制度的功过评价与存废之争,本科教学 (一)教学评估从外界环境获得的机会 评估制度建设应该何去何从?笔者试图运用SWOT分析 全球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为我国教育评估带来机遇 法,对我国首轮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并 与需求: 提出今后本科教学评估的发展对策。 1.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为高校教学评估提供了 方向和指导 一SWOT分析法的概念 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将质量问题列为新世纪高 SWOT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于20 等教育的三大主题之一。而教学评估是衡量质量最为直 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其实质是对研究对象资源及环境 接有效的一种方式,世界各国建立起各种类型的“质量评 进行客观分析、科学判断的一种有效工具。通过分析获得 估系统”,对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专业等进行 环境中的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整理获得资源 中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并将它们依照矩阵 认定或水平评估。重视和加强评估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 形式排列,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系统评价分析, 高等教育的普遍趋势。因此,积极稳妥地在中国高校开展 从而制定相应的战略方案…。SWOT分析法的应用可以帮 教学评估,符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既能促进中国高 助教学评估组织者系统地分析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 等教育和高等院校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融人高等教育国 和威胁,从而有利于在教学评估实践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 际化的潮流,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 用内部的优势和环境中的机会,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行 2.国外成功的教育教学评估机制与实践经验可资借鉴 之有效的教学评估战略,为今后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成功的教育教学评估机 供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 制可为我国开展高等教育教学评估提供经验。美国高等 收稿日期:2010一Il—O3 基金项目:韶关学院2008年度科研项目;韶关学院第九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资助项目(SYJY90912) 作者简介:吴邵兰(1973一),女,湖南长沙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学管理与评估研究。 36 教育认证制度和日本“大学评价与学位授予机构”等第三 者评价机构的运行机制,法国的国家评估委员会,英国在 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下设的质量评估委员会等机构及荷 少应有的保障公平和客观的法规性文件,没有再评估制 度,也缺乏强有力的违规惩戒机制;评估活动中不仅没有 高校学术行业的参与,社会和公众也未参与到活动中去, 评估主体单一,难以全面反映社会的教育价值观。同时评 估结论的产生也缺乏监督,通过对评估结论的分析可知, 评估结果不呈正态分布,严谨性和权威性不够。例如,在 兰高等教育视导团的元评估制度使高校评价过程具有独 立性、公正性、客观性的特点,其运行机制、方式与制度得 到大众的认可,所做的评估结论具有可靠性、权威性。借 鉴和吸收美、日、法、英、荷兰等国家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方 面的成功做法,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3.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需要评估为教学质量提 2006年共有133所大学接受了评估,其中优秀为100所、良 好24所、合格9所,分别占当年评估学校数的75.19%、 18.04%和6.77%[2]。如此高的优良率使得评估结论的可 信度引起社会与学校的质疑,公众对评估活动的认同感每 况愈下。 (三)教学评估自身所具有的优势 供有效保障 从上个世纪9o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 步人大众化阶段,其迅速扩张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高校 办学条件不足,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大学生就业难等现象 日益严重。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成为公众质疑的焦点,认为 高等教育质量滑坡;另一方面,当前高等教育各种机构办 学质量良莠不齐,缺乏监控和指导。因此,完善高校教学 评估制度,加强对各类高校办学质量的评估已日益成为一 种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教学评估面临的外在威胁 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上为教学 评估的权威性、规范性提供保障。首轮评估使许多高校的 教学基本条件大为改观,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也是教学 评估自身所具有的优势。 1.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发挥主体和主导作用 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 上仍居于中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述就决定了高等教 育评估中政府不仅是评估方案的制订者,而且是政策的执 行者、实施者和评估结论的公布者。这种集权模式的评估 权威性高、规范性强,在引导高校基本建设与发展方向、提 高评估工作的效率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实践证明高校教学评估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自2003年开展评估工作以来,我国高等学校普遍树立 了科学定位意识、质量意识和特色意识。评估促使高校更 加重视本科教学、规范教学管理,推动学校和政府增加办 在承认高校教学评估为高校建设和发展产生积极影 响的同时,必须看到,在评估中潜伏着诸多威胁,不仅妨碍 评估目标的实现,而且有可能危及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事业 的持续、健康发展。 1.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等现象引起消极抵触情绪 当前高校教学iN-'-di活动中功利性过强,导致盲目攀比、 形式主义、违规公关或弄虚作假等现象的产生。这些现象的 危害不仅在于被评学校得到了不应得到的优秀结论,更在于 学校诚信的缺失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侵蚀,浪费了有限的教育 资源,干扰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对评估的公信力造成了 严重损害。由此引起人们对评估工作的口诛笔伐,甚至有多 位名校校长公开提出要废除教学评估制度。 2.评估主客体的认知差异阻碍评估目标的实现 学经费投入,切实改善教学条件。据问卷调查统计,在 2003~2005年已评的171所高校中,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 领导及部分评估专家中95%的人认为评估使日常教学更 加规范,81%的人认为评估对教学制度及质量监控体系的 建立促进作用显著,84%的人认为评估使学校基本教学条 件建设改善显著。可以说,评估为全面提高我国高等学校 本科教学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为评估主体的教育主管部门和作为客体的高校对 评估作用存在理解上的差异。通过评估发现问题是促进 学校、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教育部开展评估活动的初衷 对促进高校的内涵发展意义极其深远 J。 (四)教学评估内在的劣势 在于“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 设”,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利益驱动下很多高校对评估 的理解为“保良争优”,在自评中采取了不恰当的工作方 针,不是认真查找自身不足而是回避问题,把评建工作的 重心放到整理材料及对专家的接待工作上。“评前一个样、 评时一个样、评后回原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对评估建设和 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极大的消极作用,严重削弱了评估的 积极作用。 3.管理监督机制薄弱使评估结果难以获得认同 现行的高校教学评估活动,仅仅是在高等教育系统内 部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行政管理体系中运行;相关决策缺 我国高等院校合格鉴定和办学水平评估工作开始于 1983年,经过2O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不能否认,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工作在理论与实践 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评估体系存在局限性 目前采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评价标 准针对性不强、区分度不高,指标体系没有体现各层次、各 类型、各地区高校间的差异性(包括办学历史、经费投入、 生源、师资队伍、学科专业等),存在较多不尽合理的地方, 如在教学基本条件方面过分强调硬件,教师队伍建设不分 37 学校类型、过分强调教师学历,评估的不少指标过于笼统 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的主要依据是《普通高等学校教育 评估暂行条例》(1990年颁布)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 (44个观测点中有28个无法量化),也没有根据高等教育 发展的新形势做出及时和必要的凋整。 2.评估理论研究与方法相对薄弱 我国开展评估理论和实践研究只有不到3O年的历史。 评估专家在实践过程中经常面临理论指导不足的困境,缺 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2002年颁布),二者对高校评 估的目的、任务、标准和形式等作了明确规定,但没有具体 的实施细则,在评估实施过程中缺乏操作性、实际约束力 及必要的法律强制力;并且暂行条例是1990年制定,已不 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在评估设计和评估工具的选择上有一 定的局限性,对评估体系的有效性还缺乏深入的研究。 能完全满足教育新形势的发展需要,用它来指导评估必然 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这既不利于高等教育教学评估的可 首轮评估的实地考察由于时间的确定和评估专家的 持续发展,也不利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预先公开,致使学校的教学工作状态和专家获取的教学工 作信息的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削弱。同时,评估专 三构建高校教学评估SWOT分析矩阵图 家在学校评估的时间只有一周,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很难对 高校教学评估组织者仅仅能够识别优势和劣势、机会 学校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准确全面的把握。 和威胁还不够,必须对其做出迅速反应和决策。SWOT矩 3.整改环节形式化,整改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阵提供了四种可以选择的战略:SO战略、WO战略、sT战略 从目前的评估实践来看,许多被评高校对整改工作的 和wT战略。其中,sO战略要求依靠内部优势,充分利用 重要性认识不足,力度不大,整改措施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外部机会;W0战略表现为克服内部劣势,利用外部机会; 评估主体对整改阶段的检查、监督与再评估不到位,高校 sT战略体现为依靠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wT战略则要 评估中发现的问题随着评估的结束不了了之,整改环节流 求减少内部劣势,回避外部威胁的战略。具体的SWOT分 于形式,本科教学评估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_4 J。 析矩阵框架如下图: 4.评估制度缺乏法律保障 表I 高校教学评估SWOT分析矩阵图 WO战略: 机会 SO战略: 1.教学评估符合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 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 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劣势 趋势;2.国外教学评估机制与实践经验 1.继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转换评估 1.尽快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评价法律、法规 可资借鉴;3.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需要 角色;2。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增强评估 制度; 评估为教学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2.重视与加强评估理论研究,对评估质量进行 的独立性、公正性和客观陛。 科学分析。 威胁 ST战略: WT战略: 1.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等现象引起消极 依靠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 减少内部劣势回避外部威胁 抵触情绪;2.主客体认知差异阻碍评估 1.坚持评估中的伦理道德,加强评估文 1.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及评估模 目标的实现;3.评估管理监督机制薄 化建设;2、建立教学评估公布制度,增 2.优化评估专家结构,加强业务培训;3、完善评 弱,难以获得认同。 强透明度。 估整改回访制度,充分发挥评估效益。 四 高校本科教学评估SWOT发展策略 伦理道德培训,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j。同时还应 从SWOT分析结果看,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是我国高等 培育健康的评估文化,积极开展评估教育,加强对高校教 教育质量提升的内在需求和现实选择,新一轮本科教学评 学评估活动的正面宣传,纠正对评估的目的、意义的片面 估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突出宏观指导,充分发挥高校的 性认识和存在的偏差,客观评价高校教学评估的成败得 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实施以下发展 失,营造良好的评估人文环境,提高全民评估素质,促进高 策略,促进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等教育评估的健康发展 。 (一)坚持评估中的伦理道德。加强评估文化建设 (二)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及评估模式 在评估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对参与者进行基本的评估 要采用多元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根据不同层次、不 38 同类型的学校,特别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按照不同的标 强立法,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作为评估工作的政策指 准制定适合的评估指标,将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相结合, 导与法律依据。一是对199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 以提高评估的可操作性与权威性。 评估暂行规定》进行修订,并以行政法规形式加以规范;二 要改变现有的评估模式,由终结性评估转为过程性评 是从评估指标体系的研制与发布、评估实施、评估结论的 估,固定评估转为随机评估。其次,为保证教学评估的常 确定与申诉、评估后的定期反馈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工作规 态化与真实性,在评估方式上可以采用信息网络技术与随 范并实行评审责任制,实现评估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机评估相结合。一是建立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 教学评估制度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日趋完善的过 和网络系统,定期向社会公布学校教学状态数据并接受公 程。对于我国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应辩证地分析评估产生 众监督;二是不提前确定评估时间和评估专家,实行随机 的效果,宽容地对待评估中出现的问题,况且许多评估过 评估。 程中产生的问题,并不是评估本身的错。在我国评估制度 (三)优化评估专家结构,加强业务培训 建设的初级阶段,只有对评估进行全面、科学的判断,在问 优化评估专家结构应着力加大行业专家、用人单位代 题反思中提高评估质量,才能充分发挥评估的作用,真正 表及毕业生在评估工作中的参与度,引入专家资格认证制 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度,以求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价信息,使评估结论能够得到 社会的认可 。同时要加强业务培训,除了对评估专家进 参考文献: 行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基本的评估理论的培训 [1]张爱邦.SWOT分析法及其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J]. 外,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评估方法与技术的培训,以加强评 沈阳工程学院学院(社会科学版),2006(1O):471 估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473. (四)完善评估整改回访制度,充分发挥评估效益 [2]2006年评估结果数据[DB/OL]. tttp://post.Baidu. 整改是本科教学评估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促进教 corn/f?kz=213893393. 学质量提高的必要措施。首先,要使被评高校认识到整改 [3]李小梅,屈琼斐,李延保.高校本科教学分层次评估的 的重要性,针对评估意见制定整改方案,在落实过程中加 可行性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5):24 强检查、督促和指导;其次,要加强对评估整改工作的领导 —29. 和监督,在整改期间,要进行随机回访,以便及时掌握整改 [4]潘爱珍.我国本科教学评估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落实情况。 [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2):80 (五)重视与加强评估理论研究 —82.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正处在规范与调整的关 [5]赵立莹,刘献君.本科教学评估:理性反思与现实选择 键时刻,应重视与加强评估理论研究。重点关注评估设计 [J].中国高教研究,2008(10):17—20. 的理论基础、资料收集方法、评估结果的有效使用以及再 [6]沈玉顺.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中的形式主义:现象、根源 评估等方面,不断加强评估监督和管理,提高评估的信度 与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8,6(5):67—70. 和效度,使我国的评估实践,能基于国际经验教训,在成熟 [7]衡付广.对改进和完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思考[J]. 的理论指导下有效进行。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3):121—123. (六)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评估法律、法规制度 尽快建立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评估制度,加 (责任编校晏小敏) 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