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利斯朵夫(全3册)》读后感1000字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机缘巧合遇见这本书,读完之后就想到一句歌词,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这本书除了经济没有讲,政治、宗教、文化、亲情、友情、爱情、都讲到了。克利斯朵夫的一生,给我最深的提醒是一个人如何能成为自己。
从他一出生,就面对着嗜酒成性的父亲,任劳任怨无话可说的母亲,还有最爱他的爷爷,当他的家庭面临着只有靠他才能养家糊口的时候我真为他心疼。父亲不成器有什么办法,但他终究是父亲,当他死的时候他还是那么难过。我觉得整本书作者把死亡写的最无情,父亲爷爷舅舅母亲爱人朋友都在他生命中离去,一个人从童年时期到将要入土时都在一直面对死亡,真是件残忍的事情!
再来谈谈他的爱情,一生中都在错过。他遇到过好多女人,真正爱的就两三个,但她们不是得病死了就是他又发现那不是他真正的爱人,直到最后当他遇见彼此相爱的人时,她已为人母,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虽然他们最后没能在一起,但我知道他们心灵上爱着。我发现作者很会写男女之间那种微妙的关系,有纯粹的友谊,也有说不清的关系。男女之间究竟有没有纯粹的友谊,我觉得看个人理解了,我的观点是没有。
再说说他的为人吧,他是一个真正做自己的人,他会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你开心不开心。他不会趋炎附势,他会因为别人改了自己的曲子而大发雷霆,虽然改过之后能迎合当时的艺术氛围,他也不愿意这样做。他不会因为别人对他阿谀奉承而回敬别人,他说的永远是他心里想的。
我觉得作者的高度已经上升到整个欧洲了,并不是指说法国德国
意大利,他希望整个欧洲能联合起来而不是互相争斗。
作者还对宗教讲了自己的观点,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母亲是信上帝的人,不管她丈夫打骂不顾家她都隐忍,认为有上帝保佑她,难道她不该反抗吗?我记得我当时有个想法不管真信假信表面上都信,还有人跟着大流信。因为你不信别人会把你当异类而歧视你。
其实到最后我看到了克利斯朵夫的改变,他不在像以前那样尖锐了,变得柔和了,但他还是他自己。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一个人能做到真正的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说别人,我就是这样,有时候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但是我心中也有一个坚定的自己,两个在斗争,这就是人的复杂性。扯了这么多,其实我还想说点,这是我几个月前看的书,为他在每次的磨难中都能挺身而出而高兴,像贝多芬的经历,不屈服于命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