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与孩子共成长

来源:榕意旅游网


我与孩子共成长

不知不觉中,孩子已经四年级了。回首与孩子共同走过的成长岁月,看着孩子从懵懵懂懂逐渐成为一个“小大人”,看到孩子在学习中取得的一点成绩和进步,做父母的感到无比欣慰,内心也感慨颇多。俗话说:环境造就人。学校教育需要有一个好的教学环境,而家庭教育则需要有一个好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一个自由、民主、轻松的成长空间。这些年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在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坚持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这话确有一定道理。换句话说,孩子的许多缺点都是能够在父母身上找得到的。所以,教育子女还要先约束好自己,规范好自己的行为,这样孩子就会有一个好的榜样,也就会跟着去做。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榜样作用,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非常注重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坚持正常的作息规律,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中午坚持睡午觉;在家休息的时间看看书和电视,特别是看一些新闻节目;不在电脑上玩游戏,上网主要是查资料、看新闻;我们一直有买书的习惯,家中藏书达到800余册家。这些做法对孩子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现在孩子最好的一个习惯就是喜欢读书,在家里只要一有时间就捧着书读,孩子订阅了一些期刊,并且喜欢到书店买书。目前,孩子已经写了上万字的小说,并建了博客,逐步养成了“与书为友”的习惯。这些好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对她人生的发展是大有帮助的。

二、坚持表扬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人都是喜欢听人说好的,

1

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谁要说自己的不是,总会感觉到心里不舒服。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多给予鼓励,就会培养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中取得了哪怕一点成绩和进步,如今天作业得了优+,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家长会上得到了老师的点名表扬,孩子的绘画上了培训班的宣传册,在英语班获得了新的积分等,只要我们得到了这些方面的信息,总是不失时机的对孩子给予表扬。有时在大人看来这都是些小事,不值一提,但是对孩子而言却是“大事”,一句表扬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且能起到“良言一句三冬暖”的效果。当然,表扬和鼓励也不是无原则的。因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特别是处在成长时期的孩子,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强。如果孩子有错,一味包容,反而是适得其反。要适时指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对的就继续鼓励,错的帮助孩子一起纠正。

三、坚持换位思考,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首先,要放低姿态看孩子。记得孩子刚上学时,由于粗心大意,在写作业或考试时,经常出现一些在大人看来不应该犯的“低级错误”。起初,由于着急,也是去责备孩子。但后来想,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不可能生而知之,也不可能什么错误都不会犯。如此一想,心里就平和多了,也不再一见到出现错误就着急上火,而是耐心地给孩子讲解,用大人的解题方式孩子听不懂,就尽可能用最简单、最“原始”的方式讲解。没有了责备,没有了批评,孩子就没有了心理压力,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了,孩子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其次,要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对于孩子学的各种课外培训班,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如果强迫的话,那是不可取的,往往会起到反作用。因为孩子天性好玩,要保证孩子有充裕的时间去玩和放松,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对于课外培训班,我们一般会事先征

2

求孩子的意见,如现在学的绘画、英语、小记者、作文等课外班都是孩子喜欢的,并且学起来很起劲,成绩也不错。因此,兴趣是学习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第三,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能过高。从不强迫孩子每天必须学到多少,取得多少成绩,拿到什么奖励,只要孩子尽力了,在原有基础上进步了,哪怕进步一点点,都要去表扬和鼓励,激发她的潜能。

四、坚持平等交流,做孩子的好朋友。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自尊心在一天天增强,有了自己的想法,在人格上、性格上日益独立。因此,在处理与孩子的关系时,我们更多地把孩子当做朋友来对待,以诚相待,平等交流,不搞家长“一言堂”,遇事先商量,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多听听她的想法。每天与孩子聊一聊学校发生的事,从她的讲述中能够发觉她的进步或问题,有进步及时表扬,有错误及时批评和纠正。当孩子遇到开心或不愉快的事情时,认真听她诉说,与她分享喜与乐。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她分析一些她认为非常复杂的问题,帮她解决困难。在与孩子讨论问题时,允许孩子提出跟家长不同或相反的意见,认真听她讲理由,然后再告诉她大人的想法,而不是一味的居高临下地下指示、下命令。因此,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尊重,使孩子能够敞开心扉,从而及时地掌握孩子的思想和学习情况,家长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

以上是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心得体会。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特点,相信每个家庭也都有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今后,我们要虚心学习和借鉴其他家庭教育孩子的经验,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