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然生在上海,但祖籍是安徽白湖。生在上海的我本对“故乡”这个概念不以为然,但这一次拜访,却让我深切感受到何为故乡。
在行驶了90多公里的山路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白湖水库。爸爸告诉我这片水域深度超过100米,在他小时候下过一次大雨,水位暴涨。爸爸小时候的村庄已经完全不见,被深埋在水底,而全村的人也各奔东西。但当车开到大坝边时,居然发现了两幢房子。我们好奇的停下车,想看看是谁还住在这里。
这时,房子里走出了一个老人。爸爸刚想打招呼,没想到那个老人却先一步叫出了爸爸的名字。原来这位老人居然是一个爷爷队里的同事的儿子,叫朱叔叔,时光飞逝,当年的青年现在已经是五十几岁的老人了。看着老人孤单的身影,我们不由得疑惑起来,当时不是所有人都搬走了吗,为何老人还在这里?我们进入了朱伯伯的家里,这位老人对爸爸讲述了近年来发生的事。
白湖还没修建水库时,每隔十几年都会有一次暴雨使水位暴涨,水库修建后没考虑这个因素,由于排水不利导致爸爸的村庄被淹。后来几次暴雨水量不大,都被水坝自行排出。但是2016年的那次暴雨使水位线上涨了将近一米。大坝虽然没事,但是西山口却有危险,如果那里发生决堤,我们上山时看到的几个村庄将不复存在。大坝里的所有机械都十分老旧,必须要检查后才能操作,否则如果发生故障卡住水排不出去,就只能爆破或拆毁,但这样无法控制水流,到底有什么后果都是未知数。
能不爆破当然不爆破,于是他们就去寻找原来水库排水的技术员,爷爷的那位同事,但是老人已经走了好几年了,就在他们准备失望而归时,朱叔叔却表示愿意帮忙,希望水坝不被炸毁。原来如果村庄没有被淹,朱叔叔现在就因该是水库的技术员。住在县城里的朱叔叔毅然跟着他们回到了从小长大的地方,试图保全大坝。这时情况已经岌岌可危,水位每天都在上涨,谁也不知道西山口的土石还能撑多久。朱叔叔必须一个人尽快完成对所有排水口的检查,检查这么巨大的机械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个费力活,但朱叔叔最终仅用两天半就完成了这项工作。他说:检查的时候水就在下面哗哗的流,栏杆根本没用,比纸还脆,碰一下就断了。当时就是希望保住大坝,如果炸了,就什么都没了。
是啊,那些故乡的东西,拆一件就少一件。即使还有一样的,你也在心里明白,它不是你的故乡。
故乡就是你远走他乡,忘不掉的的地方。它有什么危难,你就会立刻赶回的地方。也是最能让你内心得到宁静的地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