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心。章累上,不报,因阖门请罪。执政谓公:上之不豫,大臣尝建此策矣,今间言已入,为之甚难。公复移书执政曰:事当论其是非,
不当问其难易。速那么济,缓那么不及,此圣贤所以贵机会也。诸公
范景仁墓志铭
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凡章十九上,待罪百余日,
苏轼
须发为白。
公姓范氏,讳镇,字景仁。四岁而孤,从二兄为学。薛奎守蜀,公时
王安石为政,改常平为青苗法。公上疏曰:常平之法,始于汉之盛
年十八,奎与语奇之,还朝与公俱。举进士,为礼部第一,释褐为新安
时,视谷贵贱发敛,以便农末,不可改。而青苗行于唐之衰乱,不足
主簿。宰相庞籍言公有异材,恬于进取,特除直秘阁,擢起居舍人。
法。疏三上,不报。即上言: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致仕。疏
仁宗性宽容,言事者务讦以为名,或诬人阴私。公独引大体,略细故。
五上,最末指言安石以喜怒赏罚事,曰:陛下有纳谏之资,大臣进拒
时陈执中为相,公尝论其无学术,非宰相器。及执中嬖妾笞杀婢,御史
谏之计;陛下有爱民之性,大臣用残民之术。安石大怒,自草制,极
劾奏,欲逐去之。公言:今阴阳不和,财匮民困,盗贼滋炽,执中当任
口诋公。落翰林学士,以本官致仕。公上表谢,其略曰:虽曰乞身而
其咎。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识者韪之。
去,敢忘忧国之心?
仁宗即位三十五年,未有继嗣。嘉祐初得疾,中外危恐,不知所为。
公既退居,专以读书赋诗自娱。客至,辄置酒尽欢。或劝公称疾杜
公独奋曰:天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即上疏曰:太祖舍其子而立太宗,
门,公曰:死生祸福,天也。吾其如天何!轼得罪,下御史台狱,索
此天下之大公也。愿陛下择宗室贤者,异其礼物,而试之政事,以系天
第 1 页 共 4 页
《范景仁墓志铭》及翻译—阅读题答案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公与轼往来书疏文字甚急。公犹上书救轼不已。 元祐三年十二月薨,享年八十一。
〔选自《苏东坡全集》卷六十一,有删节〕
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恬于进取 恬:淡泊 B.章累上,不报 报:回复 C.落翰林学士 落:在之后,落后 D.或劝公称疾杜门 杜:关闭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范镇见解不俗的一组是〔3分〕 ①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 ②愿陛下择宗室贤者,异其礼物,而试之政事
③诸公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 ④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致仕
⑤而青苗行于唐之衰乱,不足法 ⑥死生祸福,天也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 ②④⑤
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范镇幼时从兄为学,年轻时就表现出别出心裁的才华,受到蜀地守官的赏识;举进士踏上仕途后,宰相庞公又很器重他,为他美言。 B.范镇看问题客观公允。他认为宰相陈执中学识不高,不堪重任;却反对有人借家中私事陈执中,他的看法得到有识之士的认同。 C.仁宗在位多年未确立继承人,范镇认为这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的紧要事情,先后十九次上书直陈己见,因此获罪,以至于须发都白了。 D.范镇反对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多次上书无效后,无奈退休家居;在家中他读书自娱,饮酒取乐,有人劝其谨慎行事,他却坦然处之。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速那么济,缓那么不及,此圣贤所以贵机会也。〔5分〕 〔2〕公上表谢,其略曰:虽曰乞身而去,敢忘忧国之心?〔5分〕 第 2 页 共 4 页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参:
4.C 〔C项中的落是免除的意思。〕
5.A 〔④是范镇辞职的话;⑥是一般的认知,并非范镇独特的见解。〕 6.C 〔范镇并未获罪,只是待罪,即在家等待获罪〕
7.〔1〕抓紧办就能成事,再晚就来不及了,这就是圣贤把机会看得很珍贵的缘故啊。
【评分建议】5分。济所以贵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虽说是恳求退休而离开朝廷,但怎敢忘了忧国的情怀〔或:抛弃忧国之心〕?
【评分建议】5分。乞身敢各1分,句意通顺1分。
【译文】
公姓范氏,名叫镇,字景仁。他四岁失去父亲,跟随两个哥哥学习。
薛奎做益州知州,范公那时只有十八岁,薛奎和他交谈,感到很惊异。薛奎任满还朝时,就带着范公一起回到京城。范公参与进士考试,考中礼部试的第一名,初为官担负新安县的主簿。宰相庞籍说他有非常才能,生性恬淡不急于进取,破格给他加官为直秘阁,又提拔为起居舍人。
仁宗性情宽容,奏事的专靠揭发别人来使自己扬名,有的甚至以暴露别人的隐私来抬高自己。唯独范公只看人的大节,从不计较行为琐事。当时陈执中担负宰相,范公曾经批判他学问不高,不具备做宰相的才能。后来陈执中的宠妾打死了一个婢女,御史他,想要把他赶下台。范公说:如今日地阴阳不和,国家财政匮乏,人民贫困,盗贼嚣张,陈执中应当承受这些责任。但是家庭内部的私事,不是用来责怪宰相的理由。有见识的人都赞同他的说法。
仁宗即位三十五年,没有继承人。嘉祐初年,仁宗得了病。朝廷内外都为继承人的事感到危险和恐惊,不知怎么办才好。唯独范公激扬
第 3 页 共 4 页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地说:天下还有比这件事更重要的吗?马上上书说:太祖舍弃自己儿子而立太宗为皇帝,这是天下最大的公心。盼望陛下选择宗族中贤德的人,给他们异于常人的礼仪待遇,让他们学习政事,以此来稳定人心。奏章多次呈上,没有回音。于是范公就闭门请罪。执政大臣对范公说:自从皇上身体不好,大臣们曾经提出过这个建议,如今有人先进行挑拨,再做这件事就很难了。范公又写信给执政大臣说:做事应当看它对与不对,不应当看它好做还是难做。抓紧办就能成事,再晚就来不及了,这就是圣贤把机会看得很珍贵的缘故啊。你们说今日此事难于以前,怎么知道以后再做不比今日更难呢?范公前后上了十九次奏章,在家等待获罪一百多天,胡须头发都因此变白了。
第 4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