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胡汉交会与文化互补
游牧民族的湖文化与中原农耕人的汉文化长时间交汇,在冲突中走向融合。部分胡人抛弃旧制,开始农耕生活。胡文化的汉化是多方面的,且在汉化过程中,儒生士大夫扮演了关键角色。胡文化虽收容于汉文化系统,但是这种绝非机械组合。隋唐时期的汉族,是受容了鲜卑等胡族的新汉族。唐文化的开放与拓展精神,博大的胸怀和强烈的文化自信心,都是胡汉交融,文化互补的必然结晶。
四 南学、北学及其整合
三国以降,南方长江流域得到开发。汉代经学演变为魏晋玄学,其中心在洛阳一带。南方人士大多渲染玄风。北方则沿袭两汉旧经学。佛学也分南北两系,各有异趣。文学艺术领域出现南胜于北,南方自然科学也远胜于北方。隋唐时政治、文化统一的帝国时代。秦汉帝国的文化整合以中原文化为本位,而隋唐帝国以南方文化为基础。
五 佛教华化与三教共弘
魏晋南北朝儒学衰微,佛学得以发展。由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对佛经译文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于是有中土僧侣西行取经。魏晋南北才是其佛教与玄学相融合,其教义也逐渐中国化。佛教在魏晋南北朝间广泛流播,重要物化成果,其一是寺院的广为兴建,其二是巨型石窟造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故乡融汇。佛教的中国化也十分曲折复杂,与儒道除了互相汲取之外,也互相非毁。但总体而言,三
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教鼎立,三教共弘是其文化大势。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