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A4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2、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 C.地面
B.小明爸爸 D.自家小车
3、小军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此时他应该( ) A.将游码向右移动,至横梁再次平衡
B.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C.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D.将右盘砝码再减少一些
4、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托盘 C.餐桌 D.墙壁
5、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cm,体重60kg,他的体积约为( ) A.0.006m3
B.0.06m3
C.0.6m3
D.6m3
6、如图所示,一个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弹簧一端接A,另一端固定在墙壁
1 / 9
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现使水平拉力F逐渐增大,当水平拉力增大到15牛时,弹簧恰好开始变长,当拉力F为20牛时,弹簧长度不再增加,并且此时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运动,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当拉力为10牛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牛
B.当拉力为20牛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5牛 C.当拉力为25牛时,长木板B开始加速运动,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0牛
D.若木块A的质量增加,则水平拉力F要大于15牛,弹簧才会恰好开始变长 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8、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 ) A.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 C.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
B.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 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9、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研究液体压强时的某一过程图,由图可知该同学正在研究的是( )
A.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B.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变化规律
C.同种液体、同一深度从不同方向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2 / 9
D.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之间的关系
10、重力为25N的书包放在桌面上,用20N竖直向上的力提书包,此时书包受到的合力为( ) A.20N
B.5N
C.0N
D.45N
11、如图所示,小丽用力F把一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现有以下受力分析,下述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①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②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④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对小丽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12、对下列四幅图阐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13、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B.透镜成的是虚像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14、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
3 / 9
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15、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海南省正在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规定汽车礼让行人.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 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___,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汽车轮胎表面刻有深槽花纹,是为了________摩擦力(选填“增大”或“减小”).
2、如图所示,某人用12 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 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4 / 9
3、“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减弱噪声.
4、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是的“低”指的是________;“高”指的是________.成语“震耳欲聋”,从声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________的大小.
5、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钟________产生的,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中的.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请在图中画出使轻质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时所需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A、B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
(1)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
5 / 9
(2)小明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_____.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蜡烛B移去,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光屏上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填“实”或“虚”)像.
(4)小明把蜡烛A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会发现蜡烛A的像的大小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_____.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2、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_所示实验.
(4)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图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在岸边打捞水中金属块的装置示意图,每个滑轮重为 100N, 均匀实心金属块的密度为 8×10 3kg/m3,金属块的质量为 80kg.绳重和摩擦、滑轮与轴及杠杆支点处的摩擦、水对金属块的阻力均忽略不计, 金属块一直匀速上升.(水的密度 ρ 水=1.0×10 3kg/m3,g 取 10N/kg)
6 / 9
(1) 在金属块还未露出水面时,求此时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 (2) 在金属块未露出水面时,求人的拉力 F;
(3) 金属块在水中匀速上升 2m,且金属块未露出水面时,求人的拉力所做的功.
2、小星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图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和谐号”D413的运行时间后,决定乘坐动车组“和谐号”D413前往上海.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试问:
往上海方向(里程:237km) 到达时间(镇江) 09:43 10:04 开车时间(镇江) 09:45 10:06 车次 终点站(上海) T131 D413 12:31 11:53 (1)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多少时间?
(2)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时?
7 / 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B 2、A 3、A 4、B 5、B 6、C 7、C 8、B 9、C 10、C 11、C 12、B 13、C 14、D 15、C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惯性 增大 2、等于 弹簧
3、音调 空气 声源处 4、音调 响度 响度 5、振动 空气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8 / 9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确定像的位置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不能 虚 不变 A
2、泡沫的凹陷程度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甲和丙 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100N;(2)400N;(3)1600J. 2、(1) 59分钟;(2)36.91m/s; 132.9 km/h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