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增强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遇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降低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试用范围
试用于学校的所有部门的活动场所,包括设备设施。原料产品、安全防护、正常和异常活动、人为因素、违反规程、规章等。
3、定义:
3. 1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 2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3. 3安全风险:按照“自主排查、科学评估、分类分级、分级管控”的原则,实行差异化、动态化管控。
4.职责:
4. 1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管控措施。
4. 2应将风险分级管控的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本单位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并保留培训记录。
4. 3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组织学校工作范围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安全风险分布等级。
防范及事故应急措施,绘制风险分级管控图,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1 / 5
5、安全风险等级评价程序 5. 1成立评价组
学校成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组,以学校分管安全生产领导为组长、各部门管理人员参加,编制本校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表格,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审查、批准学校的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文件。
5. 2评价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确定安全风险类别、采用相应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5. 3风险评价等级
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
--E级\5级\蓝色\可接受危险:属于低风险岗位管控。 --D级\4级\蓝色\轻度危险:属于低风险,岗位管控。
--C级\3级\黄色\显著危险:属于一般风险,部门、年级和岗位管控,需要控制整改。
一-B级\2级\橙色\高度危险:属于较大风险,学校、部门(院系)、年级和岗位管控,应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A级\1级\红色\极其危险:属于重大风险,校园各级管控,应立即整改,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整改,需要停产整改的,只有当风险降至可接受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注5. 4安全风险评估
5. 4. 1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和公布。
2 / 5
5. 4. 2根据安全风险评价依据,由校园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组对安全风险清单进行评价。
5. 4. 3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实行“一风险一档案”。
5. 5风险控制
企业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针对安全风险特点应从工程技术、管理、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措施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6、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6.1、根据安全风险评估,针对安全风险类型和等级,从高到低,分为“学校、部门、年级和岗位(班级)具体人员,明确重点、责任、措施”四级,逐级分解落实到每级岗位和管理、作业员工身上,确保每一项风险都有人管理,有人监控,有人负责。
6.2、由分管安全副校长亲自组织实施,针对重大、较大安全风险管理措施,人员、资金要有保障。
6.3、由分管安全副校长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每月对评估出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检查分析,识别是否存在漏洞、盲区,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布置下一月度安全风险管控要点。
6.4、安全处负责严格对照每一项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抓好日常监督检查,确保管控措施严格落实到位。
7、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及培训
7.1、学校应对重大、较大风险在对应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风险告知卡,标明风险名称、可能引发事故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
3 / 5
及报告方式等内容。一般风险、低风险可采用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等形式予以公告警示。
7.2、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每年对学校全员进行安全风险知识为主的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每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风险的基本特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实行“一风险一档案”。
5. 5风险控制
企业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针对安全风险特点应从工程技术、管理、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措施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6、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6.1、根据安全风险评估,针对安全风险类型和等级,从高到低,分为“学校、部门、年级和岗位(班级)具体人员,明确重点、责任、措施”四级,逐级分解落实到每级岗位和管理、作业员工身上,确保每一项风险都有人管理,有人监控,有人负责。
6.2、由分管安全副校长亲自组织实施,针对重大、较大安全风险管理措施,人员、资金要有保障。
6.3、由分管安全副校长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每月对评估出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检查分析,识别是否存在漏洞、盲区,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布置下一月度安全风险管控要点。
6. 4、安全处负责严格对照每一项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抓好日常监督检查,确保管控措施严格落实到位。
7、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及培训
7.1、学校应对重大、较大风险在对应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风险告知卡,标明风险名称、可能引发事故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
4 / 5
及报告方式等内容。一般风险、低风险可采用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等形式予以公告警示。
7.2、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每年对学校全员进行安全风险知识为主的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每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风险的基本特征及防范、应急措施。
8、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风级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 9、安全处对评估后的安全风险归类建档并指导、监督相关车间、班组管理人员贯彻执行。
10、按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安全风险管控信息。 11、本制度自发布xx执行。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