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黄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2020年1月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25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
(一)默写(16分)
1. ,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其二)》) 2.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其一)》) 3. ,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4.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5.小轩自恃聪明,对成绩不如他的同学经常嗤之以鼻,老师以《孔孟论学》中的“ , ”告诉他什么才是应该有的学习态度。 【答案】
(16分,1-4题每题3分,第5题每空2分。如果诗句能填写但有错别字,则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如果诗句填写错误,则此空分数全扣。)
1.向来枉费推移力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露从今夜白 4.宠辱偕忘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解析】
此类题目考查的是课本上需要背诵的篇目诗句,属于基础类题目。考生解答此类题目应牢记考纲内规定的古文篇目。在本题应该注意错别字“济”和“偕”。平时背诵时,还需要学会情景诗句的背诵和书写,在第5小题中,对于论语篇目的记忆,需要对应“学习态度”的方面作答,所以应该填写“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而不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真审题作答,题目相对容易,细心背诵填写就可以的。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
对文人雅士而言,饮酒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人生,或借酒浇愁,或抒怀自遣、或娱乐宴饮……文字一旦与酒结合,似乎更有了酵厚悠长的韵味。请阅读词人“大醉”后所作的《水调歌头》以及作者“饮少辄醉”写下的《醉翁亭记》节选,体会其文字的深意。
选文一: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选文二: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10 页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水调歌头》的作者是__________ (人名),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_______ (人名), 都是______________(朝代)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列入“唐宋八大家”的还有_________ (人名, 一位即可) (4分)
7.读选文一《水调歌头》,下列对词作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前的小序言简意赅地交代了写作的时间以及写作的缘由,并且领起了全篇。 B.词人“把酒问青天”,既写出对人生的疑惑,也表达出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词人在“我欲”“又恐”的情感波动起伏中,含蓄地表达了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埋怨明月,实则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8.读选文二《醉翁亭记》(节选),用现代汉语翻单文中画线句。(3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9.根据选文二可以知道作者自号为“醉翁”的原因是:“__________”,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已成为成语,现在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3分)
【答案】
6.(4分,每空1分)苏轼 欧阳修 北宋 柳宗元(韩愈、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7.(2分)C
8.(3分)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而寄托在酒上。(关键字“得”“寓”) 9.(3分)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2分) 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1分) 【解析】
第6小题是文学常识的考查,作者的名字、朝代,以及唐宋八大家的常识积累。第7小题,要注意是选择“不正确”的选项,诗人苏轼是豪迈豁达的思想感谢,所以C项中“表达对人间生活的厌弃”是不正确的。第8小题,注意关键词“得”“寓”的翻译,“得”是“领会”,“寓”是“寄托”,翻译后使得语序流畅即可,难度不大。第9小题,醉翁亭也是因为诗人号“醉翁”得名,在文中可以找到“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号“醉翁”。对于“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延伸义拓展可知“本意”和“另有之意”,即可作答。
商陵君养“龙” 《郁离子》
有献鲮鲤于商陵君者,以为龙焉。商陵君大悦,问其食,曰蚁。商陵君使豢而扰.
④
之。或曰:“是鲮鲤也,非龙也。”商陵君怒,抶之。于是左右皆惧,莫敢言非龙者,遂从而神之。商陵君观龙,龙卷屈如丸,倏而伸,左右皆佯惊,称龙之神。商陵君又大悦,
⑤⑥
徙居之宫中,夜穴砖而逝,左右走报:“龙用壮,今果穿石去矣!”商陵君视其迹,则.悼惜不已,仍养蚁以伺,冀其复来也。无何,天大雨,震电,真龙出焉。商陵君谓豢龙
⑦
来,矢蚁以邀之。龙怒,震其宫,商陵君死。(有删改)
②
③
①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10 页
【注释】①商陵君:作者刘基虚构的人物。②鲮鲤:即穿山甲,喜食蚁。③豢(huàn):喂养。扰:驯服、安抚。④抶(chì):鞭打。⑤徙居:迁居。⑥用:施展。⑦矢:陈列。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商陵君使豢而扰之( ) (2)左右走报( ) ..11.以下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夜晚(它)钻入砖上的洞逃走了。 B.夜晚(它)在砖上打洞逃走了。 C.夜晚(它)钻入砖上的洞而死了。 C.夜晚(它)在砖上打洞而死了。 12.有人认为商陵君非常愚蠢,请你从中找出这样说的原因:(6分)
(1) ;(2) ;(3) 。 【答案】
10.(4分,每个2分)(1)让,叫,令 (2)奔,跑,跑着 11.(2分)B
12.(6分,每点2分)(1)误把穿山甲认作为龙;(2)打说真话的人;(3)用穿山甲的食物招待真龙,结果被震死。(如果答“被外表和假象迷惑”“备好蚁食等假龙回来”等也给分) 【解析】
10.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
(1)此句可翻译成“商陵君命令人喂养它,使它被驯服。”在这里“使”字课翻译成“让、叫、令”,属于君王指派。
(2)词句可翻译成“大家跑着告诉他”,“走”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多是“跑”的意思,在此句中也是“跑”的意思。
11. 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此处翻译需注意“穴砖”翻译成“在砖上”,重点注意本句的“逝”字翻译成“逃跑、逃走”,而不是“死了”,故选择B。 12.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内容的理解。 首先根据本文情节,“有献鲮鲤于商陵君者,以为龙焉。商陵君大悦”看出,商陵君不问前因后果就高兴的误把穿山甲误当作龙,认为祥瑞之兆,接着文中有人指出真相,却被商陵君
④
惩罚(“是鲮鲤也,非龙也。”商陵君怒,抶之。),最后待商陵君遇到真龙时,却把饲养穿山甲的食物来招待真龙,最后被真龙震死(“无何,天大雨,震电,真龙出焉。商陵君谓豢
⑦
龙来,矢蚁以邀之。龙怒,震其宫,商陵君死。”),可知商陵君是一个愚蠢、刚愎自用、不分是非的人。
二、现代文(3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19分)
密码正在被“杀死”
①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每天都会面临一项重大的考验。这项考验无数次冲击了我们对自己记忆力的信心,这个考验就是——记住密码。为了安全,我们把密码设置得五花八门各不相同,这实在是不好记!可即便如此,密码安全还是问题。通过穷举、盗取信用证书、网络钓鱼等技术手段,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就能轻而易举获得我们辛辛苦苦设置的密码。
②随着近年来重大数据泄露事故的频发,过去基于密码在线身份证验证的技术已经难以维持互联网经济的稳定发展,安全界关于“密码已死”的呼声越来越高。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10 页
③越来越多全新的验证方式陆续出现,逐步替代了密码在一些场景中的应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苹果公司推出的Touch ID指纹识别技术。
④此外,人脸识别(已成熟应用在门禁、软件等领域)、声纹识别(信息、金融领域)也在快速发展。这些新的验证机制带有极强的生物属性,难以复制、验证方便,而基于密码另一形态的数字证书也发展迅猛,在通讯、金融领域已广泛应用。
⑤通过指纹、虹膜等人体固有生理特征,再结合计算机、光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对个人身份进行识别判定,确实能够将人们从繁琐的密码迷宫中解脱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推动“去密码化”的强认证协议标准组织FIDO联盟应用而生。FIDO的目标是创建一组新的协议,支持对Web应用持续的、安全的、无需密码的访问(即所谓的非密码强认证)。
⑥该联盟认为,指纹识别的功能不应该仅是设备解锁这么简单,它应该让服务、移动支付甚至企业管理变得更为高效。他们将其终极目标概括为4个字:“杀死”密码。
⑦FIDO将用户的密码凭证储存在某些设备中,用户的密码不会被发送出去,而是在设备内部通过软件来处理,企业如果要使用FIDO的认证方式,只需要在服务器上安装验证软件,然后在客户和员工的设备上安装相应的插件或应用程序即可。一旦验证通过,软件会
①
将密钥发送到登录服务器,此过程中系统不会保存任何登录信息。之后,登录服务器会发送密钥到用户设备上,表示验证已经通过。与目前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模式相比,这种登录方式很难被黑客破解。
⑧FIDO标准支持任何一种认证方法,可选用的手段包括生物特征识别、USB验证令牌、NFC技术和一次性密码等。不论是用传统的硬件认证,还是用指纹、虹膜、声纹等这类生物辨识,依照FID0的标准,都能够当作身份识别认证使用。
⑨FIDO联盟的成员越来越多,包括谷歌、黑莓、微软、阿里巴巴等诸多世界知名的公司。他们遵循一个统一的技术和安全标准,随之带来的是双赢的结果,比如指纹识别从一项技术落地到实际应用场景中。
⑩设备厂商在加入FIDO联盟之后,可以在其设备中放置一颗安全芯片,保证用户的账户和信息安全。当然,用户也可以自行购买指纹识别器一类的设备。
⑪指纹识别技术还不完美,但这只是一个开始。谷歌正在开发一款USB钥匙扣,用他可以直接登录账户;微软虽然没有透露更多细节,但亦表示正在考虑寻求代替密码的另一种方式。
⑫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会有越来越多的场景通过人体的面容、指纹、声纹等方式进行验证。我们可以预见,需要单纯密码的场合会越来越少,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保养好我们的嗓子、手指和脸才是王道。
(选自《百科知识》,作者晓野,有删改)
【注释】①密钥:不同于密码。通俗地说,密码是设置的,而密钥是一种参数,是通过一系列的运算规则得到的,远比密码复杂。 13.细读选文标题,完成以下题目。(6分)
(1)选文标题中“杀死”一词所用的双引号作用是( )(2分) A.表示引语 B.着重强调 C.特殊含义 D.特定称谓
(2)结合全文,“杀死”在文中的含义是: 。密码被“杀死”的原因是: 。 (4分)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10
页
14.某企业决定使用FIDO认证方式,请结合选文第⑦段,从以下7项中找出这一企业使用FIDO认证方式的相关步骤,排序后依次将字母填入到流程图的方框中。(4分) A. 员工登录企业服务器B.员工设备上安装应用程序C.员工发送密码到应用软件 D. 服务器安装验证软件E.软件发送密钥到服务器F.服务器发送密钥到员工设备 G.服务器保存员工密钥 1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因为当前的密码存在着难以记忆的问题,因此导致了重大数据泄露事故频发。 B. FIDO标准是只支持指纹、虹膜、声纹、脸部辨识等生物识别的一种认证方法。 C. 世界知名公司都加入了FIDO联盟,旨在能够优先使用”指纹识别”等新技术。 D.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未来会越来越多的场景用到生物识别的验证方式。 16.请结合全文,第⑤至⑨节从定义、目标、认证方式、成员等方面对“FIDO联盟”进行介绍,语言简洁不超过100字。(6分)
(1) (2) 验证通过 (3) (4) 【答案】 13.(6分)(1)C(2分) (2)被替代(2分) 不好记、不安全(2分) 14.(4分,每空1分)(1)D(2)B(3)E(4)F 15.(3分)D 16.(6分,定义、目标、认证方式、成员各1分,字数表达符合要求2分) 示例:FIDO联盟是一个推动“去密码化”的强认证协议标准组织。目标是创建一组新协议,支持对Web应用持续、安全、无需密码的访问。它支持生物识别等任何一种认证方式,其成员包括谷歌、微软等诸多世界知名公司。 【解析】 13.(1)双引号的作用有四种:直接引用,强调,特殊含义和特定称谓。“杀死”在文章中指的是密码被取代,所以是特殊含义。(2)“杀死”密码联系上下文,意思是取代,替代;“杀死”密码的原因在原文的第①段中“这实在是不好记!可即便如此,密码安全还是问题。通过穷举、盗取信用证书、网络钓鱼等技术手段,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就能轻而易举获得我们辛辛苦苦设置的密码。”这几句中总结出答案为不好记和不安全。 14.根据第⑦段内容和题干上给出的“验证通过”,确定答案(1)(2)应该为“FIDO将用户的密码凭证储存在某些设备中,用户的密码不会被发送出去,而是在设备内部通过软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10 页
件来处理,企业如果要使用FIDO的认证方式,只需要在服务器上安装验证软件,然后在客户和员工的设备上安装相应的插件或应用程序即可。”(3)(4)在“软件会将密钥①发送到登录服务器,此过程中系统不会保存任何登录信息。之后,登录服务器会发送密钥到用户设备上,表示验证已经通过。与目前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模式相比,这种登录方式很难被黑客破解。”总结答案为DBEF。
15.A项中“因为当前的密码存在着难以记忆的问题,因此导致了重大数据泄露事故频发”导致数据泄露主要是它的不安全性。B项中“FIDO标准是只支持指纹、虹膜、声纹、脸部辨识等生物识别的一种认证方法”中“只”太绝对。C项中“世界知名公司都加入了FIDO联盟,旨在能够优先使用”指纹识别”等新技术”,并没有“都”加入了FIDO联盟。所以正确的选D。
16.首先要确定题干要求“第⑤至⑨节从定义、目标、认证方式、成员等方面对“FIDO联盟”进行介绍”字数在100字之内,所以答案中要注意“定义”是FIDO联盟是一个推动“去密码化”的强认证协议标准组织,“目标”是创建一组新协议,支持对Web应用持续、安全、无需密码的访问,“认证方式”是支持生物识别等,“成员”则包括谷歌、微软等诸多世界知名公司,总结上述内容即可。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9分)
缺口的木桶 梁刚
①儿子高三了,马上面临高考,但数学成绩老是上不去。父亲急,想跟儿子沟通,但儿子非常抵触。怎么办?
②这天,父亲特意跑到古镇,找到一个能箍桶的老人,他要求老人给他定做一只短一截木板的缺口木桶。老人说:“那还是木桶吗?咋用呀?你这不砸我牌子吗”父亲笑说:“我就是要让人家一眼看出,短一截木板,木桶就没法正常使用了。”老人疑惑地看了父亲几眼,似乎想得到确认,父亲狠狠点了点头。两个小时后,一只缺口木桶交到了父亲手中。
③父亲拿着这只缺口木桶回家,把它放在书房最显眼的地方。
④那边,儿子放学一进门就注意到了那个奇怪的木桶,但是他只是不屑地撇了撇嘴。父亲想凑上去说些什么,不料儿子却先身夺人:“不用解说,道理我懂,你是想让我提升数学这块短板,让木桶的容量迅速增加,但我讨厌数学!讨厌!”儿子的表情充满了厌烦。
⑤父亲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只是怔怔地看着儿子,心里是说不出的味道。晚上,他在QQ上给儿子留言:“我帮你请了最好的数学老师。”
⑥儿子没理会父亲的留言,可是,过了一天儿子突然回复:“人生的选择就没有第二条路了吗?那只木桶除了装水,就不能装其他东西了吗?如果装固体物质,短一截木板不是照常使用!!!”
⑦儿子故意用了三个惊叹号,明显是要和父亲叫板。儿子激烈的反应反而让父亲冷静了下来,他想了想,回复道:“木桶只是想告诉你,提升自己的短板,能最大限度增加自己的容量。”
⑧“难道只有一个选择吗?”儿子反诘道。 ⑨父亲停了一会,慢慢地输入一行回复:“你也可以做出其他选择。” ⑩儿子回复得很快:“数学是我无法逾越的障碍,我想好了,我要学摄影,考艺术。” ⑪父亲默默盯着电脑屏幕,心里五味杂陈。他叹了口气,可又忍不住轻轻点头。 ...........⑫父亲觉得高三那一年过得很慢,他看到儿子每天用功到很晚,而他也再也没有提起提高数学成绩这回事。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6 页 共 10 页
⑬终于,儿子考上了大学,还是本科。父亲捧着录取通知书看了好久,他知道按儿子原先的成绩,最多只能考个专科学校。
⑭儿子开始自信起来,与父亲的交流也变得主动。他会在QQ留言:“你看我做个班长是否够格?”父亲顿时激动起来,想跟他电话联系,但还是忍住了,他尽量回复得低调点:“可以!”儿子回复了一个握手的表情。父亲笑了,轻轻嘀咕到:“嘚瑟。”
⑮年末,儿子给父亲留言:“老爸,我这学期的考试绩点是4.5哦。”“不错。”父亲不敢表扬,但心里非常高兴。
⑯大三那年,儿子再次在QQ给父亲留言:“老爸,我创作了一个短剧,最近参加大学生专业比赛,要在电视上播呢,有兴趣就看看奥。”父亲兴奋得跳起来,隔着房门连声高叫:“孩子妈,你儿子出息啦!”老婆被他的叫声吓了一跳,手一滑,盘子砸了一地。
⑰父亲突然觉得放在儿子房间的那只木桶有些碍眼。那天,他悄悄把它拿了出来,恰好被回家的儿子撞上。儿子见了一顿,随即说:“爸,那木桶放着吧,我还有用。”父亲疑惑地看着儿子,问:“啥用?”儿子一笑,没回答。
⑱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再到书房时,突然发觉那只木桶被换掉了。原先那只木桶矮胖,现在这只瘦长;原先那只由八块木板组成,现在这只只有七块木板。
⑲儿子从背后凑上来,揽着父亲的肩膀,故作神秘地说:“你觉得怎么样?这是原来的桶呢?还是新买的桶呢?”父亲静静地注释着那只桶,若有所思……(上文有删改) 17.第④节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错字: ;改字: 。 18.请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6分)
父亲想借缺口木桶和儿子说理→(1)→儿子选择艺术并努力考上大学→(2)→(3) 19.第⑪段划线句描写了父亲复杂的心情。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叹了口气”和“忍不住轻轻点头”所表现出的矛盾心理。(4分) 20.一般文中人物的交流以对话为主,但上文的人物交流却以QQ留言为主。从第⑤至⑮节的内容,可以看出父亲教育儿子的方法和态度是: 。(4分) 21.结合全文,以下对于文中“木桶”所揭示的道理,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借“木桶”告诉我们:只有提升自己的短板,才能最大限度增加自己的容量。 B.文章借“木桶”告诉我们:只要忽略短板,虽然容量小一点但照样有自己的价值。 C.文章借“木桶”告诉我们:去掉短板,重新组合,发挥长板优势就能挖就出潜力。 D.文章借“木桶”告诉我们:短板长板都不重要,主要坚持自己的选择就定会成功。 【答案】
17.(2分)身 声
18.(6分,每空2分)(1)儿子质疑木桶理念提出自己想法(2)儿子的自信和成绩让父亲骄傲(3)儿子抽掉短板改装木桶引父亲思考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7 页 共 10 页
19.(4分,每处3分)“叹了口气”写出父亲因为儿子放弃数学学艺术的无奈和遗憾;“忍不住轻轻点头”则是父亲对儿子有独立思考,能找到突破困境的方法的认可和接纳。(写出原因1分,写出态度或心理1分)
20.(4分,每点2分)循循善诱、平等尊重、严格要求等(写出不同的两点即可) 21.(3分)C 【解析】
17.错别字题,学生日常注意积累,结合成语的含义理解识记。
18.概括文章主要情节,结合答案已经给到的两个情节进行分层概括,同时主要注意格式,答案都是“父亲”“儿子”的主语开头,学生的答案要注意这个格式。
19.结合上下文,儿子提出想放弃数学并且学习艺术,父亲在听到这个想法后叹了口气,表现了父亲的无奈;但是父亲又忍不住轻轻点头,这个忍不住表明了父亲虽然无奈,但是考虑到儿子有自己的想法且已经思考的很清楚,还是认可儿子能独立为自己人生做下的决定,在数学不好的情况下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答案要考虑到人物的情感,以及结合上下文,分析人物情感的原因。
20.在儿子决定学艺术开始,父亲再也没有提起提升数学成绩的事情,可以看出父亲教育儿子上,平等尊重;父亲用木桶的短板教育儿子,可见其循循善诱。
21.文章儿子放弃自己的短板数学,选择艺术,且从最后⑱段,可以看出儿子把原本八块木板的短板去掉了,用剩下的七块木板组合成了木桶,所以选C。
三、综合运用(12分)
为了营造校园的书香氛围,某校开展了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下列任务。 22.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下两个图表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3.为了解决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决定模仿上海街头的读书亭,在食堂、教学楼、操场等处安置“一本亭”,“一本亭”即每个亭子在一定周期内围绕一本书设计阅读主题,不但方便,而且能引导学生深度阅读。为了让全校师生知道“一本亭”,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为“一本亭”拟一句推广语,语言简洁。(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一本亭”推出的第一本书就是古典小说《水浒传》,阅读主题为“英雄人物”,进入“一本亭”借书读书的同学需完成知识小问答,请你也来试一试。(4分)
(1)《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都有绰号,请将以下绰号和人物配对,填写相应字母即可。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8 页 共 10
页
(2分)
行者_________;花和尚________;青面兽____________;豹子头__________;及时雨________; A.林冲 B.杨志 C.宋江 D.武松 E.鲁智深
(2)请从上述五个人物中任选两位,写出《水浒传》中和这两位人物有关的故事.(2分) 人物一:_____________;相关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二:______________;相关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2.(4分,情况和原因各2分,能突出主要信息即可。示例:经常去图书馆的学生极少,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手续繁琐、缺少指导;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很少去图书馆,主要原因可能是手续繁琐、缺少指导。
23.(4分,内容2分,能提到聚焦“一本”且具有借阅方便、主题突出、指导阅读等特点,特点不必全部列出,有特点即可;语言2分)示例:一书一亭一世界,精读深读有乐趣;“一本亭”随处可见,“深阅读”乐趣无穷;躲进小读一本,眼界大开厚底蕴。 24.(1)(2分,错2个扣1分,超过2个全扣) D E B A C (2)(2分,每个1分,故事与人物匹配即可) 示例:
林冲——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棒打洪教头、惨烹高衙内;
杨志一一汴京城杨志卖刀、青面兽北京斗武、押送金银担(智取生辰纲) 宋江一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三败高太尉; 武松一一景阳冈大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 鲁智深一大闹五台山、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解析】
22.此类题目考察的是对于图表的分析能力。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析柱状图时要把突出的信息表述出来。并且要把两个柱状图之间存在的内在因果关系阐述清楚。另外在表述时需要注意“主要原因”、“部分学生”等语言的准确性。
23.此类题目考察的是标语。标语具有高度概括性,并且要求有趣味、有创新。考生在答此题时注意题目要求,“一本”是重点,要把其特征表述清楚,另外语言也要简洁、通顺。 24.(1)此题考察的是考生对于《水浒传》的阅读情况。考生可从选项中选择,难度不大,但也要注意“武松”和“鲁智深”不要混淆,并用选项去回答,不要直接写了人物名字。 (2)此题考察的是课外名著阅读中的人物与故事情节的掌握情况。这五位人物相关的情节有很多,但要注意答题简洁、对应准确。
四、写作(60分)
25.请以“这一切,真棒”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1)以记叙文为主。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答案】
这一切,真棒
一汪碧水,一座古塔,一条小巷,一抹斜阳,一次相逢,一份温暖,这一切,真棒! 六月,乌镇的风里,春天的花香还在荡漾,夏天的燥热就已跃跃欲试。
在刚出发的小舟上。突然,眼前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一汪碧水旁静静的躺着两排白墙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9 页 共 10 页
青瓦的房子,一座座精致的小桥沟通着来往的游人。“好美呀!”临水的屋檐下挂着粉色的小花,木舟的吱呀声和着船夫的浆掀起的水波,仿佛冲淡了炎热。
下了船,客栈的阿姨十分和蔼,给我们吃了些甜品,又跟我们聊了聊这里的一切——原来这些客栈曾是她们生活的地方,现在改为客栈,她们也成了“老板”,还有比较稳定的收入。
很快,夜幕降临,船上的灯在水中摇曳,两岸的红灯笼像是给那船儿指路。“…小心火烛……”穿着怪异的人拿着两个像飞碟一样的东西敲。爸爸说是在“打更”,大概就是报时吧。我和我的同学换上了自己最喜爱的汉服,盘起头发,提着纸糊的灯笼在桥上嬉戏。清风吹过,白日的炎热怕是躲进井里了吧……
第二天,早上五点,我被一阵鸟叫声吵醒,强行叫醒了爸爸。在等着出门的时候坐在阳台上发呆,突然一条巨大的锦鲤从我面前的水中游过,在水中留下一道波纹。天空映照在水里,好像被那鱼儿划破,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小镇是那么的安静、自然,仿佛知道我要离开……
乌镇温暖了我,让我不禁想起千年前的这里,会不会也有一个傻姑娘对着水面发呆。我和同学约好三年后初中毕业,一起要回去,回到梦里去,回到温暖里去……
乌镇的景,乌镇的阿姨,在乌镇不经意的相逢,给我带来太多温暖,这一切,真棒…… 【解析】
“这一切,真棒”,整体难度一般,首先注意审题,“这一切”限制了本篇文章的主语,跟“这”要区分开,不是一个点,而是包括内容比较丰富;“真棒”是一个感叹词,情感比较强烈,写作时突出这一点即可。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